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基于语言视角的中国当代文学浅谈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语言是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的发展,文学语言也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文章基于文学语言的视角,跟随当代文学的演变,浅谈当代文学的特征以及影响。
  关键词:当代文学;语言;作家;思考
  新中国成立以后,很多文学流派相继而生。大致可以划分为新时期文学、80年代文学、90年代文学、新世纪文学四个阶段,将我国当代文学带入大众化、统一化的形式格局。从理论到实践,中国当代文学大力追求“雅”、“俗”共赏,对传统文学艺术取其精华、去其繁琐,更多的贴近人民群众、反映现实生活,受到普遍认可。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近年来,文学作品越来越倾向于网络化、商业化,为取悦大众,其中文学语言也越趋近庸俗化,甚至低级化。如何规范当代文学语言成为文艺评论家所关注的焦点。
  一、当代文学的发展
  新中国成立伊始,我国涌现了大量的文学作品。尤为著名的,像老舍的《茶馆》、梁斌的《红旗谱》等,打响了文学革命的第一枪;郭沫若、巴金、冰心等文学家的散文作品,更是家喻户晓,引领了文学的新潮流。随着文学扫盲工作的逐步实施,“戏曲”在人们群众的娱乐生活中逐步淡化,而基于通俗语言的当代文学作品,成为喜闻乐见的话题,将社会主义背景下中国特色的文艺造诣推向一个高峰。
  70年代,当代文学受到西方现代派创作风格的影响,进入了一个新阶段。文学家将西方文学创作技巧及风格,巧以“拿来”,并善加应用,随着中外文化交流的浪潮走上世界的舞台,被国际友人所关注。
  80年代,中国当代文学历经“文化大革命”的考验后,重振旗鼓,以“为人民服务”为首要原则,解放思想,从人民群众的思想出发,以振兴中华为根本,以“四化”为目标,多以普通人的创业励志故事为题材,树立“四化”英雄、知识分子、行业精英等形象。因“白话文”语言更加通俗易懂,读起来比较郎朗上口,这就能引起广大读者共鸣,在各阶层人民群众中引起强烈的反响,代表作有蒋子龙的《乔厂长上任记》和《拜年》、王小波的《黄金时代》等。
  90年代后,当代文学迎合历史发展潮流,历经锤炼,时代发展的土壤滋生了很多文学流派,如:荷花淀派,代表作家孙犁、韩映山等;山药蛋派,代表作家赵树理等。后来又随着时间的推移,涌现出伤痕文学、反思文学、改革文学、寻根文学等,以及近年来所为青年人追捧的,像韩寒、痞子蔡等青春偶像派,其文学的语言,在“白话”的基础上更具特色。
  二、语言与当代文学的互动
  以“荒诞现实主义大师”阎连科为例,形象语言在他的文学作品中层出不穷,这种语言方式,被后来学者称作“变异化语言”,体现了后现代主义文化特点,作家艺术直觉融进语言中进行创作,将语言表达方式,用现代文学推向一个新的浪潮。莫言的小说也颇具语言艺术,以《蛙》这部小说为例,莫言作为当代文学界最有影响力的作家,其小说的修辞、词汇运用等方面也具有典型的独特性。汪曾祺在创作时,语言更散文化,主题思想也颇具现代化特征。都梁的《亮剑》、《血色浪漫》等在当代文学领域也颇具反响,他的作品很多被改编成电视剧,在荧幕的舞台上大放光彩。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互联网的普及,语言从网络开始,很多“网络流行语”由“网民”“创造”,逐渐流行起来。这时候的当代文学更趋近于娱乐化,滋生了很多网络作家,如天下霸唱、唐家三少等。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富足,需求也越来越脱离实际,更倾向于情感类、冒险类文章,文学作品也出现了很多迎合大众口味的题材,如《鬼吹灯》、《三生三世》系列等。网络文学的兴盛,网络语言也逐步走进网络文学中,有些网络作家,为了获取点击率,“取悦”读者,粗俗网上文学语言甚至还带着污秽的色彩,不仅如此,很多报刊上的文学语言也不尽人意,甚至语病百出的诗歌也大量涌现,当代文学语言现状令人堪忧,需要我们深思和反省。越来越多的语言评论家也关注到这一现象,"语言规范化"的思潮再次活跃,延伸到网络文学洪流之中。
  三、文学语言规范化
  在现今网络文学中,对很多语气词使用的划分还不明朗,生活中,出现虚词滥用现象,有语病的口头禅也相继从喜剧演员的口中诞生,并以娱乐性的形势在人们生活中普及。随着当代文学步入网络化、大众化、市场化,中国社会的网络化、市场化,当代文学出现了新的挑战,网络语言的兴起,将文学推向更加随意化的方向,滋生了很多不入流的作品,为我国当代文学的发展带来极其不好的影响。这种影响不单单局限在网络环境中,也随着互联网的蔓延,走向世界。“中国当代文学垃圾论”曾经躁动一时,并引起轩然大波,虽其外籍作者对其言论在后期进行了澄清,但此番言论对我国当代文学在世界的印象,也是极为不好的。不仅如此,现在很多小孩子的阅读水平也是惊人的,互联网的“垃圾”文学,对他们的健康成长以及学习也造成了干扰。语言在文学中滥用的现状令人堪忧,值得文学作家,特别是网络作家的反省。净化网络环境,势在必行。
  四、语言在诗歌中的应用
  当代文学不仅对小说,散文颇具影响,在诗歌题材由传统向现代,由文言到白话的转变中,也起了不容小觑的作用。当代诗歌将传统和现代相联合,发生了不可言说的突变,寥寥几行字,却用丰富语言的表达力,将人们的情感带出内心世界。“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徐志摩的《再别康桥》脍炙人口,将现代审美融入其中,简单易懂的文字,将那种“淡淡的忧伤”淋漓尽致的呈现在人们眼前,给人无限遐想和回味。
  五、结语
  综上所述,优美规范的语言可以使作品档次得到提升,相反,粗俗的语言则可以拉低文章的水准。作家应该响应我国语言文学改革委员的号召,在文学创作时,从语音、语法等基本元素入手,规避方言,以“白话”作为主,对文学进行创作,一方面要求作家的自觉性,另一方面也要求作者加大“语言文学规范化”的执行力度。身为文学作家,应该自觉遵守“语言文学规范化”的标准,净化网络,为我国当代文学的健康而努力。
  参考文献:
  [1]高玉.文学研究中的语言问题及其思考[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02).
  [2]顾彬.从语言角度看中国当代文学[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09(02).
  [3]高玉.论中国当代文学的语言品格[J].社会科学,2016(0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002071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