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基于中职教育招生模式改革与创新研究课题下的实践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本调查报告以剑阁县地域分布不同的10所初中校为选点,对部分初中毕业生去向进行调查分析,从实践的角度把握初中毕业生的思想意愿,为中职校招生引导及招生模式改革与创新提供更多更好的参考和借鉴,同时也更能从研究过程中进一步充实和完善课题的实践性。
  关键词:基于课题研究实践 初中毕业生 去向调查分析
  九年义务教育后,有大多数学生理智选择继续自己的学业,但仍有部分学生由于受个人、家庭、社会等各种因素影响,选择放弃学业,就此在家待业或提前进入社会。基于课题研究及教育工作者工作的需要,我们利用下乡招生的机会,深入部分初中学校或学生家中对我县2015年部分初中毕业生去向作了较为详细的调查。[1]
  一、调查基本情况
  1.调研目的
  1.1 调查了解初中初三毕业生的去向情况。
  1.2 有针对性分析学生去向选择的原因及影响。
  1.3 更有利于中职教育招生模式改革与创新。
  2.调查方法
  主要采取走访座谈、问卷调查、总结分析等研究方法,此次调查正值学校春、秋招生之际,而且参与调研的均为课题组招生联络员,给本次调查带来了很大方便。
  3.调研时间
  2015年4月到2015年8月,本次调查历时五个月。
  4.调研对象
  本次调查在我县34个初中校点中,选择了10个初中校点(新老县城各一所、镇一级独立初中5所、偏远乡初中校点3个);在全县应届初中毕业生中选择了450名作为调查对象。尽量考虑学生城乡分布、学生成绩、经济状况、男女比例,力争准确了解初中毕业生去向。
  本次调查被调查者的年龄集中在14―16岁,被调查者父母的文化程度普遍偏低(一般是高中或初中及以下)。至于父母的职业,除个别毕业生的家长是老师、公务员等外,90%的学生家长是农民且在外务工。[2]
  二、调查分析
  1.初三毕业生的去向情况
  根据调查显示,毕业生的去向大致可分为两类:一是继续读书,二是放弃读书。
  1.1继续读书。选择继续读书的又分三种类型。一是选择公办普通高中,选择此类的毕业生最多,占到50%,其中有85%左右学生愿意选择县内普高,15%左右学生等待中考成绩后到县外或民办高中校就读;其次是复读,有5%的毕业生,此类毕业生一般家庭经济条件较好且学习成绩不是太差;还有20%的毕业生选择上职业中学,此类毕业生家庭经济条件一般,成绩不太好。[3]
  1.2 放弃读书。此类毕业生占到25%,此类毕业生一般家庭经济条件较差或学习成绩不好,处于我县偏远乡镇的学生占80%以上。
  2.初三毕业生的去向认识
  2.1 选择普通高中的学生认识
  根据调查结果显示,选择上普通高中的学生中70%的学生认为将来继续深造,可实现自己的伟大理想。有20%的学生受到家庭因素的影响,他们认为要适应历史的发展,要与时俱进;其中有10%的学生是以他们的个人一时兴趣上高中的,他们认为经常与同龄学生相伴,他们会感到很快乐。
  2.2 选择就读职校的学生认识
  有25%的学生受当前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重视而受吸引;有35%学生认为现在的大学和中专都一样的,且中专学习时间短、就业快,他们能够一、二年内学得一技之长,可以提早出社会赚钱;30%的学生认为上中职的压力小于上普高的压力,担心上普高考不上大学会浪费金钱和时间;10%的学生认为出于自己的爱好,认为自己太小了不如读几年书学点技术再做打算。
  2.3 选择放弃学业外出务工学生的认识
  调查发现35%的学生认为自己成绩差,混个初中就可以了;30%的学生认为自己家庭困难,向父母要钱觉得过意不去;20%的学生想读书但确家庭经济困难,父母无力送读;15%的学生受社会及其他不读书同学的影响,处于既不想读书又不想外出务工的困扰中。
  三、初三毕业生去向原因简析
  1.成绩依据是选拔学生的标准、分数依据制约着学生的去向。
  考纲依据引领着学生学习的方向,分数依旧是选拔学生的门槛。一些初三毕业生受成绩的影响,被迫选择去向。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如考不上好点的高中,想上也没办法;成绩差的学生会受到社会中的小混混影响而辍学。
  2.考大学容易、读大学费高、就业压力大。
  据国家调查数据结果显示,20%的学生因为难以支付上大学的高额费因而放弃学业;47%的学生认为上大学不包分配工作而感到渺茫,不如趁着自己年轻出去打拼。
  3.家庭贫困被迫辍学、选择职校部分父母阻拦。
  据座谈了解一些农村初三毕业生因为贫困,无读书费用而选择辍学,学生只得早点找工作来减少家庭负担;而另外一些学生的去向则被父母限制,有些毕业生选择职校,但却因父母的阻拦而放弃,他们的父母认为上不了普高只有外出打工,上职校没前途,就连大学生都为找工作发愁,上职校更没用。
  4.职校对口升学录取率不高,中、高职衔接渠道不畅。
  目前国家虽出台了很多有利于职业教育发展的政策,但做强职教还有一个过程,职校学生的对口录取一般仅限于省内特定二本高校或专业特定的专科类学校,深造受限,不利于吸引优生选读职业
  高中。
  四、学生真实的选择留给我们严峻思考
  1.学生辍学无序流入社会不利于地方和谐发展
  每年有为数不少的初中毕业生流向社会,这些升学无望、就业无技的弱势群体,只能从事一些低层次的工作,将影响和制约县域经济发展。再则,由于其他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流向社会初中生中的部分无业人员也将是影响社会安定、和谐的一种不利因素。[4]
  2.学生盲从选择学校不利普、职协调发展
  初三毕业生的去向选择直接关系学生前途、系关家庭和睦,选择正确对家庭可以减轻负担,如果学生去向选择盲目,不但加剧家庭负担,还会给父母带来精神伤害,同时还会造成普、职发展失去平衡,导致普、职招生无序竞争,增加教育办学成本,衰减办学效益。
  3.正确引导学生读书积极改善办学条件
  初三毕业生的真实想法、最终的去向,再一次提醒着我们教育工作者,他们的存在值得我们长久的关心与关注。虽然此次初中毕业生去向调查所取样本较少,再加之时间仓促,调查存在一定局限,但这仅仅是我们对初中毕业生去向调查和关注的开端,我们还将继续围绕这一课题,加大初三毕业生去向的关注力度,切实做细学生服务工作。[5]
  参考文献: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2]《四川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3]周淑英中职招生大战透析[J]。《当代教育论坛》2005(11)
  [4]李德俭对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现状的思考[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第10期
  [5]米靖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研究若干问题探讨《未来与发展》2006年第7期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098648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