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让学生从语文学习中吸收优秀文化促进身心健康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文本蕴含着极为丰富的古外中今优秀文化,是初中学生身心健康成长极具营养价值的精神食粮。如果在教学中仅思考语文课程的工具性,而不思考语文课程的人文性,那学生是不可能汲取到丰富的精神营养,当然也谈不上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
  【关键词】优秀文化;健康身心;吸收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语文课程是一门基础性极强的课程,因为它是其他学科课程的基础所在。所以,人们在教学中都比较关注语文课程工具性的课程特征,比较机械地而又屡屡重复地强化着学生基本功的训练,促使学生在中考中获取高分。这样的语文教学是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也是与学生身心健康成长所格格不入的。作为语文教学必须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高度统一。现拙于笔端的是自己在语文教学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上让学生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的思考和实践,权且抛砖引玉。
  一、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须学生深挖文本
  入选于苏教版语文教材的篇篇目目,都出于大家的大手笔。有古之文人骚客的作品,有当今出类拔萃之文豪的作品;有外国文学作品,也有本土化的文学作品。人类文化历史长河中的颗颗璀璨明星共同筑起姹紫嫣红的园圃,共同崛起美甲胜天的富矿。纵观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都通过一定的形象和事理去表现人类共同的精神文化,比较深度阅读能够织造出促进人类文明发展的精神网络。但从一定的意义上说不能就是简单的浮面上的阅读,而应当就是比较深刻意义上的阅读。应当让学生在学习中也能够比较自主且有创新意义地挖掘文本所蕴藏着的深刻内涵,教材文本所呈现的人物是各具风采的,不仅仅有像太阳一样光彩夺目的明星,也有着许许多多在自己的岗位上默默奉献的极其微小的星星,他们都在为着人类的文明和进步贡献着自己的一切。但在诸多的阅读教学中,我们发现学生往往有着这样的不良习惯,学生对英雄人物敬佩过度,而对一些默默无闻于普通岗位的小小星星不带有任何意义上的点赞。尤其对一些作品中的人物不是那样的同情,不能施以人文性的关怀。这对学生而言阅读感悟是得不到自己的全面发展的。所以,学生的阅读感悟,必须让学生能够深挖细嚼,咀嚼出文本的味道,点赞、同情、憎恶,该怎样的就怎样,不带一点含糊。如让学生学习《我的叔叔于勒》,学生就能够在自己的充分咀嚼中咀嚼出于勒不是十足的败家子,也应当值得人们去同情。
  二、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须学生广泛阅读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有一个比较新的亮点,那就是在阅读教学的同时,让学生能够进行比较广泛的阅读,而且还提出阅读字数的具体要求。让学生去进行广泛的阅读不仅仅就是要让学生去接触更多的读物,更为主要的是能够丰富学生的营养,让学生去接触到调和的五味,去接触到香气扑鼻的百味。从这个意义上说,语文教学就不能光让学生去死啃教材文本,而应当让学生去涉猎更多更丰富的教材文本以外的精彩世界。在平时的阅读感悟中,人们似乎都存有这样的怪癖,总是让学生围绕教材文本去团团转,把教材作为圆心,让学生去作圆。这是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的,应当力劈之。所以,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作为教师必须努力为学生营造广泛阅读的氛围。诸多教育教学的实践告诉我们:营造学生广泛阅读的氛围并非就是怎样的难事儿,而且就是比较十足的容易。如我们同样以教材文本为圆心,则可以让学生做出更大的广泛阅读的圆来。教材文本的题目可以是圆心,以此让学生读到围绕作品所描写的事物之更多的作品来;教材文本的主题可以是圆心,以此为圆心,学生可以读到更多的表现方式不同的作品来;教材文本的作者可以是圆心,以此为圆心可以让学生读到作者不同时期不同际遇的极为丰富的作品来。如和学生一起学习一代伟人毛泽东的《沁园春・雪》,让学生进行广泛意义上的阅读,学生读到许许多多毛泽东的作品,学生读到许许多多相关“沁园春”词牌的词作,学生读到许许多多革命题材的作品。学生所能获取的精神营养就是那样的不一样。
  三、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须学生知行统一
  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尤其是我们初中的语文教学,必须让学生在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的基础上,吸收古今中外的优秀文化,进而提高学生的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的精神成长。但教学实践告诉我们:让学生进行广泛意义上的阅读,学生是吸收到了不少的营养,但学生还没有能够进行比较理想的光合作用,形成一种促进自己精神成长的内化力量。所以,我们必须做出的思考是,学生吸收古今中外的优秀文化,促进自身的精神成长,也还完全必须去做学生知行统一的引领性工作。譬如,我们和学生一起学习苏联伟大的文学家高尔基《童年的朋友》,一个个学生通过阅读,通过神游于作品的字里行间,便比较有意义地发现,高尔基不仅仅就称外祖母是朋友,而且说外祖母是他最知心的朋友,说外祖母是最珍贵的朋友,说外祖母是终身的朋友。我们的学生对自己的外祖母乃至与自己的长辈有些怎样的感觉?也许没有大文豪的感觉这样深刻,但在教学中,让学生去极力寻觅长辈对自己的关怀,学生还都是可以寻觅得到的。光让学生去寻觅不行,教学中还注意让学生进行道德意义上的体验。如让学生进行相关的思考,自己的长辈为什么就对自己如此的关怀?学生便有意义地感到,人之亲情是一种意义上的道德文化,是源远流长的道德文化。自己的长辈如此关怀着自己,我们又如何对他们进行感恩?让学生从现在做起的行为,为学生的知行统一创造了条件,也产生了比较有意义的效果。
  总而言之,让初中学生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健康学生的身心,十分迫切需要人们做比较踏踏实实且又充满创新的工作,需要我们做出比较最新的研究和实践。
  参考文献
  [1]祁智.剥开教育的责任[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12(6).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3]肖川.教育的使命与责任[M].长沙:岳麓书社,2007.
  (编辑:龙贤东)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108074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