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美国游学之我见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有幸去美国进行一次为期十几天的游学之行,让我感触颇深。不一样的味道
  去美国前,我刚闹完了十几天的胃病,每天热汤面、小米粥地保养着。听说美国都是直饮冷水没有开水喝,临行前妈妈还特意网购了一个电热水壶,给我塞进了行李箱里。
  踏上美国土地的第一天,我就领教了美国的“寒羹冷炙”。第一顿早餐,甜饼、水果都是从冰箱里直接取出来的,牛奶、果汁都是5摄氏度以下的,唯一可用于加热的热水壶被我们五十几个同学团团围住。
  游览过哈佛大学的艺术博物馆、维德纳尔图书馆之后,我们去哈佛法学院号称最受欢迎的烤肉店吃午餐。偌大的店面只见两个大师傅,围着圆形的烧烤台忙得热火朝天。在这里,你可以按自己的口味选好各种肉类、鱼类、蔬菜和酱料放在他们身后的柜台上,大师傅就会把这些食材放在烧烤台上像炒菜似的烹制一番,再淋上酱料,大功告成!初来乍到,我原本以为蔬菜和肉类是要分开烹制的,没想到大师傅却把我的番茄、鱼片、生菜、蘑菇一勺烩了,面目全非的一盘菜,再加上甜腻腻的颜色像面酱的调料,那味道真是颠覆了我十几年的人生观,要不是那一大杯加了冰块的水不停地冲淡味觉,这“大餐”真是无法下咽。更令人瞠目的是,有一个人大约比我更不懂“规矩”,把西瓜什么的一堆水果和肉类、蔬菜放在了一个盘子里,大师傅竟然问都不问便一股脑儿倒在一起料理了一番!那味道,嘿嘿,真是不敢想象。
  有时候晚餐后我们会去吃冰激凌。一家不大的店,招牌上各种口味的冰激凌令人眼花缭乱。不能决定自己想吃哪一种?没关系,你可以先取一个直径一元硬币大小的小纸杯,到冰激凌机前,每个口味挤一点儿尝尝,确定后再换大纸杯挤你想要的那一种或者混合几种,总之全凭你喜欢。然后再去一个长长的柜台,选择你喜欢的水果、软糖、巧克力、小饼干、果脯什么的,放在冰激凌上做点缀,应有尽有,多少不限,只要你喜欢。都选好了就去过秤,按重量付钱,然后,就可以开吃啦。那味道,真是好得没话说!店内还提供免费冰水,玻璃水缸里面放几枚红红的新鲜欲滴的草莓,很诱人的样子,忍不住接一杯尝尝,却一点儿草莓味都没有。
  奇怪的是,每天这么生猛地吃,除了有一天早上我的胃略有不适,十几天下来竟然没有“造反”!老妈的热水壶,我倒没怎么用,倒是在小伙伴们吃夜宵泡面的时候大受欢迎!
  在插班学习的最后一节英语课上,美国老师让我们介绍一下中国的事物,我们小组抽到了“吃”。同学们画了十几种中国食物进行展示,包括饺子、包子、面条、糖葫芦……而我则负责演说。在演说的结尾,我说:“中国是一个美食的国度,食物种类繁多,各具特色,欢迎大家去中国,尝一尝不一样的东方味道。”英雄的纪念
  在美国,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建在各种公共场所的杰出人物雕塑。在城市广场、大学校园、公园门口……到处都矗立着美国人民心目中的英雄,比如独立战争中贡献突出的耶鲁毕业生的雕塑被安置在耶鲁大学正门左侧,波士顿第一位市长的雕塑被放在中心公园门口,还有一位参加了独立战争和《独立宣言》起草的将军纵马驰骋的塑像伫立在公园正中央的高台上……让人望过去敬意便油然而生。
  美国是一个喜欢用各种方式铭记先辈、塑造英雄的国家,这里,每个人也都可能成为英雄。在哈佛、耶鲁、麻省理工等世界名校,最华丽的建筑里最显著的墙壁上都镌刻着美国“一战”“二战”中为国捐躯的毕业生的名字,每一个为国家做出贡献的人都会受到自己祖国和人民的缅怀与敬仰。每一个名字都金光闪闪,熠熠生辉,静静地凝视着驻足瞻仰的路人,足以令每一个与他们对视的美国青年热血沸腾。
  在这个国度,人们对国父华盛顿更是有近乎神一样的敬仰,他的雕像、画像随处可见。美国高中校园里的爱国主义宣传画,就是在华盛顿的画像旁边写着“做一个对社会负责的人”。有一点与我们这边类似:洛杉矶大街两侧的墙上也画着美国梦的宣传画,一个手拿毕业证书的青年站在演讲台上,他的左侧是华盛顿像、《圣经》以及一位头发被画成飘扬的星条旗的姑娘。
  对于我们这种外国游客,游览景点自然少不了白宫、林肯纪念堂、越战纪念墙、国会山庄、华盛顿纪念碑等美国标志性建筑,它们的位置关系类似于北京长安街上的建筑群。在那里我看到了很多美国本土的小学生,只有六七岁的样子,在老师的组织下,正排着队认真地聆听讲解。原来,美国学校会利用每年的假期组织中小学生到这些地方接受爱国主义教育。他们张大眼睛,凝神而专注,虔诚的面孔上写满庄重,我想,在他们的心里已经有星条旗在飘扬。
  这次的美国游学之行,增长了我的知识,开阔了我的视野,也让我对美国的习俗、文化有了更多的了解。“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诚哉斯言!
  教师点评
  从喝冷水到吃烤肉,从波士顿市长雕塑到华盛顿画像,不一样的国度,不一样的饮食,不一样的风俗,不一样的崇拜,李让同学以“我见”的真实而细腻的文笔娓娓道来,带着微笑静静地为我们叙述他在美国游学的过程,让人仿佛置身其中,感受中关文化的差异和交融,而其中“美国学校会利用每年的假期组织中小学生到这些地方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则显示出美国对于中小学生思想教育的重视。文章描写生动,刻画真实,在叙述中随时加入作者的思考和评论,让读者的印象更加深刻。
  (刘宝增)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118412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