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最为重要的部分之一,认同教育作用于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实践应用。当前,人们受到多元化思想冲击,要想提高思想水平,必须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本文通过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的分析,论述其影响,并制订教育措施,从而为相关领域研究提供参考,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实践出谋划策。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内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的宗旨为将自身规律含义深植于思想价值系统中,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人的内心留下深刻印象,并且鼓舞人们付诸行动。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即自身把科学的思想知识系统变换为生活化的思想和语言认知流程,从而在实际生活中把重要观念逐渐变成个体价值体系。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影响
  首先,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人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看法和认可程度对社会建设有直接影响。其次,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此为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重点。利用核心价值观武装自己,培养科学世界观。最后,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通过典型人物、典型故事在师生中大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是全面推进立德树人工程,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的理论基础。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对策
  1.拓展教育内容
  第一,加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含义的了解。学校应重视,拓展教育内容,将学生对此价值观的认同当做第一思考点。同时扩展教育范围,使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生活化、日常化,保证知行一致。学校可开展相应认同教育活动,如主题纪念日、社团汇报、支教帮扶等,以实现认同教育目的。
  2.优化教育方法
  ①将灌输和渗透相结合。学校在开展相关教育过程中,多数教师利用“填鸭式”教学方法,没有意识到学生潜意识的重要性。应将灌输和渗透相融合以保证教育成果。教育过程中,应弘扬优秀传统文化。②软化认同教育。此教育流程历时时间长,需要几个时期的努力,如“认知认同”“行动认同”“感情认同”,而第三个认同即感情认同是中心部分,其是对基础内容直接做出判断的,是价值挑选过程。通常把爱国主义等思想融入教学内容中,加强对隐性教育的重视。软化教育,能防止学生对教学过程产生厌恶心理。教师应制订个性化辅导方法,在了解每个学生基础上制订教育方针,每学期完成4个个性化辅导任务以激发学生培养道德品质和核心价值观的兴趣与积极性,创造轻松愉悦的环境,让学生在接受认同教育时感受到快乐,对学生的学习有循序渐进的教育效果。
  3.构建内化制度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过程中,应构建解读制度、高效运送制度、实际学习制度等。解读制度即为对核心价值观加以深入了解。主要方式为将价值观转变成学生实际价值观念、价值选择等。传送制度应构建传送平台,将思想政治教育与理论课作为主要教育载体,将校园文化活动、互联网信息传播工具等作为传播平台,构建教育体系。实际学习制度即为理论联系实践。如可带领学生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或者利用互联网搜索有关民族团结的实事,通过实例实物让学生体会中国人民大团结的能量,增强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
  4.强化家庭教育
  父母应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构建一个利于孩子身心发展的家庭环境,提供必要的家庭物质条件,和孩子之间要和平相处,不应施加暴力。坚持严格和孝敬原则,夫妻间保持恩爱,培养孩子良好的起居习惯,教导孩子讲卫生,节约用电,不随地乱扔杂物等,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
  认同教育要发挥出真正作用,教学机构应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以实现学生思想的认同,利用认同思想巩固教育效果。
  参考文献:
  [1]王晨艳,李奎刚.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分析与培育着眼点[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3,(4).
  [2]陈 颜,张志坚,陈金龙.民族高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模式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1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122343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