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泉眼细流润物无声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古典诗文教学是语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学语文教材精选的历代古典诗文集合就是一部中国文学的发展史,更是中国历代文人的心灵史。而语文教育与人格教育有着天然的血亲关系,这就要求教师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充分利用古典诗词加强中学生人格情感的培养。
  【关键词】中学生;古典诗文;人格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6)13-0132-01
  古典诗文教学是语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此过程中,教师既应简要勾勒出民族文化心理的发展历程,又要呈现出汉语发展的概貌,辐射中华文明和社会演进。此外,语文教育又与人格教育有着天然的血亲关系,这就要求教师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应充分利用古典诗词加强学生人格情感的培养。如何将这两方面有机结合起来,更是语文教师任重而道远的职责。
  1. 赏河山之美,感受自然之本真,追求人性的豁达
  古往今来,我国广袤的天地和奇山异水吸引了大批智者、仁人,正是这些仁人志士,他们看到了自然山水的形象和人类高尚道德品质相通的特点,便尝试通过歌咏自然景物来体现人性的坦率豁达,自然纯真。比如,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的高瞻远瞩,刘勰“登山而情满于山,观海而意溢于海”的怡情山水,苏轼“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豪迈气
  概……无不让人感受到我国山水的壮丽,读之令人折服。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专门安排朗读课,带领学生朗读古人的这些作品。具体可通过教师范读,指名学生读,小组、全班齐读等方式,让学生在激情朗诵的过程中,培养豁达的心胸,从而在学习、生活中树立自信。此外,教师还可引导学生进行仿写,让学生结合自己在生活中的所见所闻,通过以物抒情、借物言志等方式,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抒发自己对生活、学习的热情。由此,既能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还于无形中渗透了人格塑造方面的内容。
  2. 怡养读书之情,品味人生之志,绽放生命之花
  英国诗人培根说:“读书足以怡情,足以长才,足以傅彩。”作为精神营养品的书籍,从古至今一直浸润着人类的心灵。杜甫“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是开卷有益的最好论述;陆游“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则强调阅读积累的重要性。考古可证,人类自进入文明史,书籍便走进了人们的生活,滋养着人的性情,陶冶着人的情趣。人生有限学海无涯,教师只有引导学生将读书作为人生的内在要求,融化到血液、基因和灵魂中去,成为其生命的一部分,他们才能真切地感受到读书是伴随人一生的活动。
  要培养学生的古诗词阅读兴趣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教师需要长期引导。对此,可在教室内开辟图书角,让学生将自己中意的古诗词书籍带到图书角来,通过交换阅读,扩大学生的诗词积累量,从而提升其文学素养,实现其精神的升华。此外,还可根据学生好胜心强的年龄特点,组织古诗文背诵比赛,这样,学生既能体验到成功的乐趣,同时也增强了阅读古诗文的兴趣,达到了陶冶情操的目的。
  3. 注重亲情,解读友情,欣赏爱情,品读人生百味
  有人说,亲情是阴云永远遮不住的一片晴空!家,一个永远温馨的港湾!可见,这道由斩不断的血缘关系凝成的钢铁长城在每个人心中的分量是最重的。孟郊的“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是对家的地位所做的最好的言语阐释:母爱就是一生相伴的盈盈笑语,母爱就是漂泊天涯的缕缕思念。而客居他乡的王维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可见,不管离家多远,亲情都永远是人心中最柔软、最温暖的那块地方!
  亲情、友情、爱情是人一生中不可缺的三大情愫。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通过引导学生对教材中古典诗词的欣赏,让他们体味和顿悟这些来自人内心深处的真情实感:让人倍感温暖的亲情,让人振奋不已的友情,让人刻骨铭心的爱情。这几种感情的交织,便构成了整个人生情愫。在朗读过程中,教师应要求学生在诗人情感外化的文字里了解诗情,理解诗人,并学会理性地感受百味的人生。对此,教师在教学古典诗词前,就要做好备课工作,比如,结合文字、图片、视频等形式,给学生以直观感受,帮助他们了解作者生平,使之融入作者所在的时代,带着对作者的了解进入古诗文阅读中。这样,学生就能深刻领悟文字所蕴含的感情,实现对作品的客观、深入解读。
  古诗文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一笔丰厚的遗产,它所表现的既是作者对宇宙万物关怀的情感,也表现了诗人的品格、修养和抱负,是健全学生人格的难得的瑰宝。因此,古诗文教学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提高思想境界,还可以丰富他们的内心世界,培养其纯正的审美情趣,而且这种提高和丰富往往是在潜移默化中完成的,正所谓“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编辑:朱泽玲)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125391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