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构建高校大学生科技创新体系,促进优良学风建设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着眼于大学生科技创新与学风建设的关联性,透过对山东理工大学交通与车辆工程学院的个案分析,指出大学生科技创新有助于培养学习兴趣、增强学习效果、浓厚氛围,并从大学生科技创新的教育引导、管理、资助、队伍建设、平台建设、基地建设等六个维度,提出加强高校大学生科技创新体系和学风建设的具体对策。
  关键词:大学生;科技创新;学风建设
  学风建设是高校工作的一个重要部分,当前各高校围绕强化大学生学风建设,从强化学生思想引导、生涯指导、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改革课程考试方式等多角度进行了诸多积极有益的探索,对促进大学生学风建设起到了积极作用。笔者主要着眼于大学生科技创新与学风建设的关联性,透过对山东理工大学交通与车辆工程学院的个案分析大学生科技创新对促进优良学风建设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加强高校大学生科技创新体系建设。
  一、大学生科技创新对促进学风建设的重要性
  1.有助于培养学习兴趣
  兴趣培养的关键在于在具体的实践中通过行为主体的主动参与,实现一定的行为价值,并借以行为的反复,产生积极的、持久的情感体验。大学生在科技创新活动中学会运用知识,在具体实践探索中积极研究新问题,努力寻找问题解决的闪光点,以创新性的思维解决问题。在这条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探索科技创新道路上,一点细微的突破都能激起学生内心的兴奋点,唤起学生对科技创新活动更大的热情,从而培养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在科技创新实践中,学生的兴趣一旦形成,即使遇到再大的困难,都不能阻止他们思考的脚步。调查显示,83.5%的学生认为科技创新有利于培养自身的学习兴趣。
  2.有助于增强学习效果
  大学生专业学习效果的主要表现形式是专业课程学习成绩、专业实践技能、以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通过对该院2011级在省级以上科技创新类竞赛获奖的55支团队首位负责人的2013、2014两年度智育平均成绩分析来看,智育成绩位于班级前50%的达到92.7%,其中位于班级前10名的占62.3%,而智育成绩位于班级后列的4名同学参加的也多是非专业科技创新竞赛。大学生科技创新反作用于知识学习的效果可见一斑。
  此外,大学生科技创新过程本身,就是学生运用知识在具体的实践中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如大学生“飞思卡尔杯智能汽车竞赛”就是涵盖了自动控制、模式识别、传感技术、电子、电气、计算机、机械与汽车等多学科专业的创意性比赛。学生在参与科技创新的过程中既实现了理论学习的实践化,又提高了自身的实践操作技能。
  3.有助于营造学习氛围
  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对强化高校学风建设至关重要。调查结果显示,宿舍内有同学参与科技创新活动,就能带动宿舍其他同学对知识学习、科技创新活动的积极性;班级中有部分科技创新带头人,就能带动整个班级对知识学习、科技创新活动的积极性。该院车辆1105班通过6名科技创新带头人的带动,历经两年的建设发展,荣获17项省级以上科技创新奖励,参与者覆盖班级70%的学生,且该班级在整个2011级14个班级里面综合学习成绩一直位于第一,并于2014年入围团中央全国基层团建创新典型案例评选活动。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以其特有的魅力吸引着学生眼球,由团队所辐射的正能量,影响、带动更多的大学生有所作为,从而达到以科技创新为支点撬动整个大学生群体发展之功效,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
  二、构建大学生科技创新体系
  “构建大学生科技创新体系,推动大学生积极参与到科技创新活动中来”历来是高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工作内容。大学生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应按照“三重视”“三加强”的要求,有序推进,均衡发展,形成高校大学生科技创新的外部支撑和内部架构,扎实推进大学生科技创新体系建设。
  1.重视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树立正确导向
  加强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重在教育学生摒弃“获奖助学金”“综合测评加分”等错误认识,树立“兴趣至上”“发展至上”的正面价值导向。加强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就是要在大学生科技创新过程的不同阶段实施不同内容的教育,初期教育引导学生在兴趣爱好或提升素质能力基础上,选择合适的科技创新活动;中期教育学生学会坚持,勇于克服困难,团结协作,有责任和毅力;后期教育学生正确对待科技创新成绩,引导学生重点关注自身在大学生科技创新实践中兴趣的培养与发展、素质能力的提升等内涵式收益,弱化对科技创新成绩、获得奖助学金、综合测评加分等方面的外在诉求,帮助学生树立正确导向。
  2.重视大学生科技创新管理,实现大学生科技创新规范有序
  加强对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宣传、组织、实施、总结等过程的管理,不仅要确保活动的知晓度、覆盖面和参与率,更要从各个环节做好服务保障,提高活动的举办质量和水平,切实让广大学生感受到科技创新的魅力。同时,加强大学生科技创新过程中人、财、物的管理,做到科技创新活动的参与者人尽其才,树立学生诚信科学创新意识,规范科技创新过程中的不端行为;做到科技创新活动中“财”尽其用,杜绝科技创新过程中铺张浪费等不良现象;做好科技创新过程中使用物品的管理,尤其注重科技创新成果的存档管理,避免科技创新资源流失。
  3.重视大学生科技创新资助,增强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力
  加强政策引导,通过改革课堂教学和考试模式、制定大学生科技创新学分标准等措施,推动学生积极参与到科技创新活动或比赛中来。据调查,52%的学生希望通过科技创新活动能在后期考研中给予优惠政策,49%的学生希望可以获得额外学分,42.5%的学生建议把科技创新作为课程学习的必修环节,加强大学生科技创新奖助力度。鉴于大学生知识水平的局限性,在智力资源上给予大学生科技创新一定的指导尤为必要,高校可通过将指导大学生科技创新作为教师职称评定的重要内容等措施,激励教师深入指导大学生进行科技创新攻关。
  4.加强大学生科技创新队伍建设
  大学生科技创新大多是团队协作活动,需要团队成员发挥各自优势,团结协作,共同完成项目的思路设计、知识储备、创新制作等过程,如大学生工程实训大赛,涉及机械设计、材料力学、三维建模、有限元分析、数学建模、工程管理、3D快速成型等多学科专业。因此,高校必须广泛动员,从横向上,鼓励学生围绕某一项目积极组建团队,合理安排团队间的分工,增强团队的力量,共同推动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的进展;从纵向上,加强大学生科技创新梯队建设,注重不同年级之间的互帮互助,实现以老带新,发挥优秀成员的传帮带作用,实现大学生科技创新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5.加强大学生科技创新平台建设
  科技创新仅有学生的热情还不够,还需要学校建设科技创新平台。因此,高校不仅要广泛搜集适合学生参与的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还要贴近专业实际,积极搭建参与性强、覆盖面广、实效显著的大学生科技创新平台,组建大学生科技创新资源库,供学生选择参与。交通与车辆工程学院提出了“一专业一平台”“一专业一赛事”的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建设方案,该院下设的“四系一部一室”各有一品牌赛事,车辆工程系主推大学生方程式汽车大赛、大学生工程实训大赛,交通运输系主推大学生飞思卡尔智能车大赛,交通工程系主推大学生交通科技大赛,能源与动力工程系主推大学生节能大赛,力学教学部主推大学生力学知识竞赛,实验室主推大学生交通实验技能大赛等,形成了各种科技创新平台,营造了浓厚的创新氛围。
  6.加强大学生科技创新基地建设
  大学生科技创新基地为大学生科技创新提供了诸多便利条件。高校首先要注重校内科技创新基地建设,不仅要确保基地设备齐全;其次要从基地课业辅导、团队建设、项目管理、设备维护、成果展区等各个方面强化基地功能,切实让基地发挥最大功效;再次要注重校外基地建设,积极拓展校外科技创新基地,发挥校外基地在社会实用性、市场导向等方面的优势,主动对接,把校外基地的问题作为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进行研究,协同比较优势,增强大学生科技创新与活力。
  参考文献:
  [1]崔源等.大学生科技创新基地的建设与管理[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2,(2).责编:思 源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149212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