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关于高中语文“先学后教,三清教学”模式的实施策略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中图分类号】G632.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25-0-01
  我校自2011年实施“先学后教,三清教学”课堂教学模式改革以来,已经在全校范围内全面铺开,2013年《“先学后教,三清教学”教学模式实验改革深化研究》获得福建省教育科学规划办立项课题(课题批准号:FJJKXB13―199),通过对课堂教学策略的改革,我校的课堂教学改革、教师的教学行为、学生的学习方式都有了很大的转变。下面结合课堂教学的实际,谈谈“先学后教,三清教学”模式下高中语文的教学策略。
  一、“先学”环节,驱动学生学习动力
  “先学后教,三清教学”模式下的高中语文课堂,倡导学生做好“先学”工作,可以根据文本内容的特点,安排在课前或课内。在“先学”环节中,必须明确四个细化指标:一是先学的内容,既文本内容或者相关材料内容;二是先学的策略,既要求学生阅读,或是背诵,或是议论,或是思考,或是练习等;三是先学的要求,既对内容的程度要求,看要看到什么程度,做要怎么做,做到什么程度等;四是先学的时间,既在规定的时间内尽量地完成教师要求的内容,训练学生先学的效率与质量。这样,每节课学生都能带着任务驱动参与学习,不论是在课外还是在课内,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主动学习的素养,同时也为后面的“后教”奠定必要的前提条件。如果什么任务都不布置给学生,学生活动就会没有章法,课堂就没有效果,而且这种没有任务驱动的自主学习,不利于学生知识体系的建立。当然,先学的内容要注意不要过于难,应该是具有总领性的问题,能引导学生深入文本,与作者对话,是学生通过努力可以完成的为宜。
  比如,在授课《陈情表》一文中,我提前让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完成下面几个“先学”环节:1、李密的人生历程。(知人论世)2、李密为何要陈情?(背景探究)3、李密在文中陈哪里种情?(文本探究)4、找出并掌握文中的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特殊句式。(文言常识)。再比如,授课《就任北大校长之演说》一文中,我在上课前十分钟组织学生进行了如下的“先学”环节:1、当时北大学生的宗旨是什么?表现在行为上是怎样的?2、这样不正的宗旨危害有哪些?蔡元培希望学生抱定什么杨的宗旨?3、蔡元培的“砥砺德行”的要求是针对当时社会的什么状况提出的?4、阅读第四段:为什么蔡元培先生认为“敬爱师友”很重要?让学生带着任务去先学,去思考,去探索,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是学生在学,不是老师在教,完全转变了传统的教学方式。
  二、“先学检测”环节,监测学生先学质量
  在学生带着任务驱动先学后,教师的任务不是简单坐着等,对于学生在先学过程中,教师要做一个观察者、发现者、倾听者。要认真观察学生的学习状态,发现学生先学存在的问题,倾听学生先学讨论中展示的成果等,类似于中医的“望、闻、问、切”,才能根据教学目标进行有效地实施。
  利用“先学检测”来发现学生先学中存在的问题,是教师在课堂中最为重要的环节之一。因为传统填鸭式的教学模式下,教师讲的只是自己一厢情愿的内容,根本无法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学生个体差异是无法呈现出来的。而通过“先学”环节后,再利用“先学检测”来诊断先学的情况,就可以避免心中无数,浪费时间,无法突出重点、难点等问题。因此在“先学检测”中,教师要注重对不同层次学生答题情况的掌握,对于个别性错误和普遍性错误要了如指掌,从而为“后教”提供生成的内容。比如,在授课《陈情表》中,我首先利用5道选择题来检查学生“先学”内容的掌握情况,结果发现学生对词类活用和李密陈了哪几种情掌握情况不是很好,于是在课堂上,这两个点就成为了授课的重点之一。
  三、“后教”环节,启迪学生全面思维
  “后教”环节是根据在学生“先学”“先学检测”之后进行的,具有较强的针对性,个人认为所谓的“后教”应该从两个层面来看,一是合作学习。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学生之间就先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地合作探究,在相互更正、讨论的过程中,思维产生碰撞,能够唤起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对学习的兴趣,有效地做到“兵教兵”的效果。二是教师对存在的问题的引导与示范。我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不是就问题讲问题,而是先让学生来解决,反复地讨论后解决,实在解决不了的问题,再由教师来解决。这样行为不是教师不作为,而是真正做到孔子说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原则,引导学生积极深入地思考,更不是让学生浅尝辄止,遇到困难就引导。
  换句话来说,“后教”主要是针对学生先学的内容进行梳理,必要的补充和纠正,更是对学生先学内容在理解层次上的提升。因此在“后教”中要注意几个细节:
  做到“会的不讲,不会的精讲”的原则,不是面面俱到地把原先设计的内容,或者学生先学的内容重复讲解。而是对学生有疑惑的,不会的进行精讲。仍以《陈情表》为例,李密陈了哪几种情,学生掌握的情况不是很好,在生成中有“悲情”“恩情”“私情”等,对教材的思路和作者的思路存在一定的偏差。我设计让学生找出每个段落的中心句,归纳每一段的段落大意,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最后得出李密陈的分别是“苦情”“孝情”“忠情”。在原先的教学设计中是没有归纳段落大意这个环节的,但是由于学生在先学中存在的问题,因此临时增加了这个环节,同时引导学生学会对题干进行有效地解读与分析,可谓是一举两得。
  四、“合作”环节,激发学生思维碰撞
  有时候,为了落实讨论环节,前后两桌就在那里吵吵闹闹一番,根本没有进行真正的思考,而只是同一水平的简单重复,流于一种形式,并没有达到真正的效果。所以只有让学生真正地上路,激发学生的动力,让他自己想学,自然而然他就会去寻找方法,他就会去合作与探究。教学的关键就是唤起学生的热情,先唤起学生的热情,把学生弄得一愣一愣的,后面自然而然就容易了。你讲了半天,学生还是傻傻的,知识简单的附和,那就是空洞的热闹,空洞的华丽。学生的热情焕发起来了,他的整个生命激情也就调动起来,他的身心就会充分地走进课堂。其实好的教学就是学生身心的转向。   当然一节课中,可以几个先学后教、堂练结合在一起。比如高三文言文复习中对翻译的导学设计流程如下:先学看知识点―检测(巡视、批改发现问题)―讨论合作(解决部分问题)―学生讲评(再次发现问题)―教师后教(解决学生不会的问题)―归纳小结―当堂训练。
  五、注重兼性主体,合理发挥师生的作用
  (一)必须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在成功教学与先学后教的模式下,教师只是充当主导的设计者的角色,引导学生进行深入地思考。老师要找准自己的定位,关键要唤起学生的热情,理智还有想象力。高中语文教育可能理智要更多一点,需要适当的热情来冲淡理智的冰冷,通过热情、想象力和理智的注入,让学生充分地融入交流中,真正地被老师引导,激活。因此,教师要对课堂的重点、难点和学生可能的兴奋点深入地理解,进一步寻找课堂教学与学生发展对接的“眼”,想方设法让学生进入学习的情景,然后再点拨和指导。教师的引导、点拨既要敢于把学生放开,又要能够适时把学生思维收回。
  (二)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毋庸置疑,学生必须是课堂上的主体地位,这样的课堂才是以人为本的课堂,才是真正的高效课堂。因此在“先学后教,三清教学”模式下,如何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笔者注意了几个方面:
  1、相信学生是可以塑造的,关键在于我们如何去塑造他,用什么样的教育技巧去塑造他,比如我经常和学生进行情感沟通,从而产生共鸣等,塑造学生开始接受语文,接受语文老师,接受语文试题。
  2、学生如何塑造。一是要鼓励,在初期要多鼓励,鼓励起来展示。二是要发现,每个学生都有一种表现欲,不同的人在于不同的方面,有的是文字,有的语言,有的动作等。三是要规范,给予学生规范的学习习惯,展示表达等。四是要约束,不是无限制地让学生自由发挥,而是在一定的规范之内,对学生甲乙约束。
  3、塑造学生的什么。教师要给予学生一定的方向,比如如何讨论,讨论什么,如何记录,如何回答,如何归纳,如何展示等等内容。
  当然,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好课有模无定模。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给学生能借助已有知识去获取新知识,启发学生积极思考的教学技巧”。只要能结合生情、校情等,哪怕是练习讲评课,把一堂课上得有效就是很好的课。一个模式的运用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灵活的,是基于科学的教学理念的基础上完成的,因此合理、辩证地看待先学后教模式就显得尤为重要。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150584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