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DR系统肘关节正侧位立位投照探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肘关节正侧位片教科书介绍的常规拍摄方法采取坐位进行,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外伤病人特别是儿童常因摆位难度大而难以配合,加之DR系统不再具有暗盒方便移动可置于任意角度成像的特点,使坐位摆位常难以取得标准体位的图像,本文探讨了在立位情况下拍摄肘关节正侧位片的方法,具有摆位简单,患者容易配合,所得图像体位正确,适合DR系统拍摄的特点,为肘关节常规拍片的一样改良尝试。
  【关键词】DR 肘关节正侧位片立位改良
  肘关节正侧位片传统投照方法是采用坐姿拍摄,具有投照位置准确,解剖关系及病变显示清晰的特点。但在临床实际工作中,肘关节病变以外伤特别是急诊外伤多见,且大多数是儿童,由于疼痛、强迫体位无法配合,给坐位时肘关节正侧位投照的正确摆位造成相当大的困难,而投照体位不正,严重影响医师做出正确的诊断,误、漏诊及不确定的诊断明显增多。鉴于此,作者在临床工作中摸索出采用立位拍摄肘关节正侧位片的一套方法,具有摆位简单、患者容易配合、投照结果体位准确的特点,报告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拍片设备采用西门子AXIOM  Aristos VX plus DR系统,探测器可旋转,从而可进行各种体位拍摄,爆光条件成人多采用程序控制自动跟踪,儿童多用手动条件,通过Pacs系统(心医SWNYINT USS V1.0)及巨鲨2.0M竖屏显示器分析图像。
  1.2方法:①立位正位的摆位方法:患者面向球管呈前后位立于探测器一侧(右肘立于右侧,左肘立于左侧),肩关节外展,上肢上抬尽量与肩平齐,不能保持体位者可由家属在另一侧协助固定手臂,患肢鹰嘴平对探测器中心,肘部冠状面与探测器平面平行,注意此时大多患者的前臂处于内旋位,既手掌向下的位置,射线中心从肘关节中心处投照。②侧位有三种投照方法:⑴患者侧身立于探测器一侧,患侧对探测器,屈肘90度,手壁朝上,手掌与探测器平面垂直,肘部伸向探测器中心部位,整个上臂及肘部、前臂外侧贴于探测器,中心线对肘关节中心。⑵患者面向探测器呈后前位立于其一侧,右肘立于左侧,左肘立于右侧,屈肘90度,手壁向上,肩部外展,肘部伸向探测器中央,使上壁与肘部贴于探测器,手掌冠状面与探测器垂直,中心线通过肘部中心。⑶患者面向探测器立于其一侧同上方法(2),患肢自然固定悬垂于胸前,手心向上使肘部呈侧位,患侧上臂尽量外展,患壁外侧贴于探测器,肘关节置于探测器中心,对侧躯干离开摄影架呈斜位,从而使患侧肘关节易于贴近探测器。以上三种方法可根据情况选用,实际应用中以第一种用的最多。③小儿患者由家属协助抱持于一侧,在保证肘部位置的正确的情况下,其站立及包持方式可灵活掌握。
  1.3评价标准:将通过以上立位方法所拍摄图像与能够很好配合而按传统教科书坐位标准摆位所得图像进行对比,从而对投照效果进行评价。标准正位片,鹰嘴窝位于肱骨内外侧正中稍偏尺侧,桡骨小头与尺骨上端略有重叠,关节间隙清晰显示,标准侧位片肱骨内外髁皮质重叠,可见鹰嘴窝及喙突窝皮质形成的致密X形线,能清晰显示肘前脂肪垫及病变时的肘后脂肪垫,若摆位不正确,可出现肱骨内外髁分开显示,内旋则内髁有后方显示,外旋侧外髁在后方显示。
  2结果
  随机抽取我院2014年1-4月通过以上立位方法拍摄的肘关节正侧位片200例,按上1.3评价标准进行评价,结果显示,其中162例达到上述正侧位片标准显示要求,占81%,36例在侧位片上肱骨远段有不同程度旋转而致内外髁骨质错开显示,但对诊断影不大,占18%,仅有2例因肱骨旋转过大而无法诊断,须重新摄片,占用1%,此2例均为小儿患者。
  3讨论
  肘关节外伤后骨折、脱位是临床常见疾病,其诊断主要依靠常规X线正侧位片,但是,不正确的投照体位可使肘关节实际成斜位及不成比例的放大显示,严重影响对肱骨下段骨折、桡骨小头半脱位、肘关节骨骺损伤移位的显示,对小儿肘关节损伤具有重大诊断价值的“八字征”(既肘关节侧位片上肘前后脂肪垫同时显示)显示率低,误漏诊多。传统X线肘关节正侧位投照采取坐姿,正位时要求肩部下压,上臂贴于片盒,外伤病人由于疼痛多数病人很难做到,尤其是儿童人群很难得到正确的正位投照,大多由于上臂不能贴于胶片而呈放大或呈斜位显示,传统坐姿侧位投照摆位相对容易,但一般需要将暗盒置于摄影床边缘部以便于肘部能伸到到其中心部位,在DR系统代替暗盒后,DR探测器需要与球管保持在一定的相对位置才能正常曝光,所以有侧位采取坐姿时,肘部尤其是儿童因不能伸到探测器中心位置而只能加大照射野并用斜射线部投照,不仅不能得到正确的影像,反而加大辐射,所发探索一种新的投照方法很有必要,笔者在实际工作中,参考各种资料,通过不断的设计和改进,摸索出在立位情况下进行投照,经实践证明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由于这种摆位对患者伤部影响少,大多患者都能很好配合,从而取得优良的图像,提高了正确诊断率。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发现进行这种立位的投照时,要注意以几点:①正位投照时,鹰嘴要正对探测器,肘部冠状面与探测器平行,此时大多患者的前壁呈手掌下向的内旋态,如果过于追求前壁处于正位,则肘部很难处于正位状态显示,这是正位投照成功的关键。操作时可用手扶持患者的肘部,缓慢上抬使肩部外展,尽量与肘平齐,操作技师一手扶持患者肘部,另一手拇指置肘窝处,其余四指从上或下方向后触及鹰嘴,并将其正对探测器,前壁自然向下旋,此时肘部以正位处于照片野中,肘部尽量伸直使前臂与上臂贴于探测器,肘部不能伸直时,让前臂的远段及上臂的近侧对称离开探测器,以屈曲的肘关节角平分线为中心线位置,当然,检查的重点在肱骨或尺桡骨时,可使分别使前壁及上臂贴于探测器,和一般肘部投照原则同。②侧位投照时,从体位设计的角度,以上述方法⑵的后前向投照更接近于坐位时的侧位投照原理,肱骨的旋转更容易控制,但是儿童和上臂较短者,因肘部不能伸到探测器的中心而使其应用受到限制,在实践中可酌情应用。③侧位立位前后位投照时最常见的投照失败原因是肱骨的旋转,可通过调整人体站立时冠面与上壁间的角度既从面的朝向及前壁上举的高度进行调节,灵活掌握,一般以相对探测器侧向站立为宜,前臂冠面与射线平行。④对于肩部不能上抬的病人,正位可用前壁竖直位投照,而侧位用前述方法(3),既患肢置于胸前的侧位投照。⑤严重患者常需家属在患者的手部和前壁加以扶持固定,此时要注意辐射防护,不能站立的儿童可由大人抱持于一侧,调节抱持角度多能满足肘部位置要求,同样对侧需另一家属协助扶持固定。
  参考文献:
  [1]皱仲.X线检查技术学.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3
  [2]唐光健,译.骨放射学第三版.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3:124-127
  [3]白鹤龙.脂肪垫征在肘关节损伤中的诊断意义.1991,7(5):58-59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178011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