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信息技术与高中化学教学的整合应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现代教学媒体特别是以计算机为中心的现代化教学媒体,逐渐进入了我们的课堂教学,为教育注入了“现代化”的理念和新的生机。作为推进现代化教学的重要步骤――信息化,信息化技术的推广不但有效的促进素质教育的进程,而且对我国教育整体水平的提升起着重要的作用。在课程教学中对信息化技术的应用不但是社会发展趋势的要求,也是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和效率的有效条件。结合教学实际,本文浅谈信息技术与中学化学教学整合的一些个人认识和体会。
   关键词:信息化 高中化学 教学 整合
  将信息化技术融入到高中化学课程教学中是信息化在高中化学课程中应用的关键点,它是一个关系到整个教学课程发展的重要问题。课程资源配置、教师教学水平、当前社会的教学理念等很多因素都将影响信息化技术和高中化学课程教学有机整合应用。如何将信息化有效地整合到高中化学教学中,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探索新的教学模式,是广大教师普遍关注的问题。
  一、利用信息技术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句话生动地说明了兴趣在一个人求知过程中的作用,揭示了在教学中兴趣和学习的关系。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也说过“没有任何兴趣,被迫地进行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志向” 。兴趣能激发一个人的学习主动性、创造性,以及促进个性发展,是一个人终身学习和不断创新的不竭的动力、源泉。在教学中,如果教师能创造性地应用教学资源,精心创设情境,就能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学习兴趣一旦形成,将变成一种学习的动力和信念,这种信念将使学生在学习中不怕吃苦、不怕挫折,敢于质疑、敢于挑战。信息技术的运用恰恰是激发学生兴趣的最好手段。?在课堂教学中,利用计算机教学软件的集直观性、多变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的特点,为学生提供生动逼真的教学情境;丰富多彩的教学资源,为学生营造一个色彩缤纷、图文并茂、动静相融的教学情景,促使学生脑、眼、耳、手、口等多种器官同时接受刺激,大大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
  例如,在“钠”一节课的引入阶段,先通过大屏幕向学生展示某地发生的一条关于白色炸弹的新闻后,又通过大屏幕展示不宜课堂演示的实验室自录的危险性模拟爆炸实验,学生在课堂上如临其境。然后马上向学生提问:如果你是一个新闻记者,你还想深入调查什么呢?让学生通过“观察――惊叹”,感受化学世界的神秘和新奇,通过创设恰当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动机,使学生一上课就兴趣盎然,思维进入兴奋高潮。
  通过有效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可以在每节化学课教学的起始阶段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唤醒学生的记忆,并用己有的知识经验去吸收和同化新知识,促使学生将新的化学知识与自己头脑中己有的观念建立起实质性的联系。在新知识的传递过程中,也可以利用信息技术的多样化刺激,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力,这样就可以实现以学习者为中心的主动自我认知结构的“顺应”,在达成教学目标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利用信息化技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在传统的化学课堂教学中,由于课堂教学内容与时间之间的矛盾,师生之间不可能有充分的、尽可能多的交流。学生一旦离开课堂、老师就没有办法有效地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使得学生的学习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信息技术在高中化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恰恰解决了这一问题,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将会给学生学习更大空间和时间,为学生创造了很多条件进行学习中的问题解决,同时将学生与老师之间的沟通拉近,减弱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同时,信息技术还可以为学习者提供同一化学主题不同观点的分析综合机会,这样就为师生、生生之提供了一个集思广益的舞台,师生、生生在交流碰撞的过程中,可以点燃自己思维的火花,实现自我对知识的主动建构,培养其认知能力。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我们往往有意识地按照教学目标、教学任务、教学内容要求以及学生的基础与水平,对包含不同媒体信息的各种教学资料以及相关各个学科的预备知识和开阔视野所需要的补充知识精心选择、认真组织,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这样按超文本方式组织的图、文、音、像并茂的电子教材,不仅内容丰富、有利于因材施教,更有利于学生对知识形成系统、网络的联系,使其能够注意知识的连贯性和系统性,引导其对教学信息进行更有效的组织和管理,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效率,并逐渐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养成学生自主学习,奠定终身学习的基础。在学习过程中,还可以运用E―mail 、BBS和众多有着丰富内涵的网络站点等多种不同形式来学习,学生可以相互交流和沟通,遇到问题时,还可以通过协作来完成任务。使用信息技术来辅助化学教学,在时间和空间上突破了传统教学的模式,使化学教学不再局限于课堂、书本、教室和实验室,教和学在时间和空间上得到延伸和扩展。在网络环境下,教师可将自己的教案和课件发布在校园网或教学网站上,供学生在课余时间上机查寻和使用,给学生的预习、复习提供了良好的课外学习环境,学生可以通过通讯软件及时与老师取得联系,或通过老师建立的论坛、QQ群、微信群、电子邮件等多种方式进行与老师沟通,与同学进行互动,分享学习的乐趣,分享学习化学知识时遇到的问题和趣事。师生可以不受时空的限制,弥补传统教学中交互不足的问题。同时,信息技术可以为学习者提供同一化学主题不同观点的分析综合机会,这样就为师生、生生之提供了一个集思广益的舞台,这不仅有利于深入理解教学内容,而且有利于高级认知能力与合作精神的培养。师生、生生在交流碰撞的过程中,可以点燃自己思维的火花,实现自我对知识的主动建构,培养其认知能力。
  通过这些信息化技术的广泛应用为学生创造一个更加自由的自主学习的环境,学生在这样的一个学习环境中进行学习,将更加有利于学习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全面提升学生整体素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通过这样的学习,不断与人交流,既学习了知识,又锻炼自身的社会交际能力。
  三、利用信息化技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我国素质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重中之重,教学过程中应用信息化技术能培养良好的思维方式,而拥有一个良好的思维方式是培养创新精神和能力的关键点。不同层次的学生探索和创新欲望不同,可以利用信息化教学环境,在教学中利用新旧知识的联系,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并结合教材,大胆进行信息化教学设计,充分挖掘培养创新能力方面的内容,要激发学生敢于打破传统、逆向思维,积极探索化学世界中的规律,充分调动自身的发散思维、想象能力和逆向思等思维能力实现新的创新。?学生的求知兴趣是创新思维的内驱力,只有重视、引导、保护学生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从诱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激发学生的创新动机入手,变被动学习模式的教学为诱导思维式的教学,根据学生学习需要,引发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动机,保持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教师要善于利用信息技术,抓住诱导学生学习兴趣、学习动机和思维,使传统意义上的书本课堂的内涵和外延得到极大的扩展,让学生通过信息技术提供的思考诱因加深学习的深度和广度,在激发学生创新意识的基础上加强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不是简单的把信息技术仅仅作为辅助教师的演示工具,而是要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育的“融合”。把信息技术(动画、图片、视频等)融合在学科的学习中,实现那些用传统教学无法达到的教学目标。教学过程不再是老师讲学生听,是教学模式的根本性变革。教材不再是一本书,而是多方面的广泛资源;学习方式中学生不是被动的,而是主动的,学生通过交流获取知识,提高素质,课堂教学变得更实际、更有效、更深入,更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精神和信息素养的提高。
  四、利用信息化技术优化课堂教学 ,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一)化学是从分子、原子层面研究物质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而微观粒子的结构和运动比较抽象,是肉眼看不到的,某些学生缺乏足够的空间想象能力,单靠课本、挂图、模型和教师的枯燥讲解很难使学生认识和理解,运用信息技术则可以将微观现象转化为宏观现象,将抽象问题具体化、感性化。电子运动状态、化学键、晶体结构、有机物分子空间结构、有机物反应机理都可以用动画模拟,教学效果是传统的教学模式无法比拟的。诸如取代反应、加成反应、消去反应、酯化反应等反应历程,其中的断裂和形成等均可利用模拟动画来展示,能使学生很快明白反应的全程,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
  化学许多理论知识都是不可感知的,非常抽象,学生学习时感到非常困难,如果运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可将抽象的教学内容变为现实的,可以感知的,大大降低学生理解的难度。如在杂化轨道一节的教学,因学生初学,缺乏空间结构意识和空间想象力,黑板上的平面板书无论如何也难以唤起学生的共鸣,我们采用动画视频让学生观看,在学生头脑中描绘了一个杂化过程。在有机物部分的教学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把各种有机物的结构进行角度的展示,如比例模型、球棍模型、模型旋转、模型对比,拆分与复原、关键部位放大缩小等,逼真的动画、清晰的比较、精炼的规律归纳,牢牢地吸引住学生,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这些三维立体结构课件的使用,可有效地帮助学生形成对化学物质的空间想象能力,学会从量的角度来分析物质的微观组成。
  (二)实验是化学的灵魂和魅力所在,实验教学在化学教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化学实验不仅仅是向学生展示教学内容,促进认知发展的过程,也是激发学生浓厚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基础性条件。 但当前高中化学实验有着很多的问题,有很多实验没法进行或进行后很难观察其化学过程,信息技术带来的多媒体性、交互性则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弥补这一缺陷。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以及网络技术带来的资源的多样性,可以把学科教学中的实验过程以模拟的方式展现出来。
  在化学实验教学中,一些化学变化瞬间完成,无法用肉眼进行观察,那么我们就可以通过信息化技术进行呈现,将实验现象放慢、实验结果放大,这样讲有利于我们进一步观察实验情况,掌握实验知识。我们通过信息化技术将实验过程和结果进行形象化展示,利用电子课件、3D动态模型等信息化技术手段进行模拟,对其中的重点关键环节进行重点标注,强化学生在学习化学实验时的学习兴趣,加强学生对化学实验中的颜色、结构等变化的认知。
  有一些实验对人体的伤害比较大,只有在专业环境中才能进行,但由于教学条件有限没办法保证实验安全,我们就可以利用信息化技术将这类实验进行模拟,对于有毒、有污染的实验采取在通风橱内实际操作,录制实验过程,上课时给学生播放,既保证了人身安全,又可以进行化学教学。
  有一些实验操作性高、时间跨度大,利用课堂时间进行实验很难实现,而且由于环境所限实验很难成功,所以这类实验通过信息化技术进行模拟,达到真实程度,让学生如临其境,取得实验效果。例如:铁的氧化反应及一些有机实验,在这些情况下,可以适当进行艺术加工,用动画视频播放化学实验,能有效地节约课时,克服教学中的诸多不利因素,提高教学成效。
  综上所述,信息化与高中化学教学的有机整合,不仅仅是一种教学方法的更新,更重要的是把信息资源引入化学教学活动中,将信息化技术手段科学、合理、有效地应用于高中化学教学中,给学生创造良好的自有的学习环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合理、机动地运用信息技术,把学习空间还给学生,给学生提供视觉和听觉感受,丰富学生的想象,给课堂注入新的活力,有效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发展的意识和能力,充分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所以,教学中要善于把信息技术与传统教学方法有机的结合起来,推陈出新,最终实现课堂教学的最大效益化。
  参考文献
  [1]许立清;《现代教育技术与中学化学教学的整合初探》  大众科技2009(9)
  [2]何克抗;《关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论思考》[J];电化教育研究2005(1)
  [3]刘丽丽、沈理明、韩杰 ;《化学实验改进与创新的视角》[J];化学教与学 2010(5)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178030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