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小学体育课教学中培养学生好习惯的尝试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本文介绍了小学体育课教学中培养学生好习惯的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如基本训练和竞赛活动中培养学生懂得礼仪的好习惯;在身体练习和跑步训练中培养学生战胜困难的好习惯;在按规矩严要求中培养学生遵守纪律的好习惯;在健身目的教育中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好习惯……
   关键词:体育课程 培养 习惯 礼仪行为 战胜困难 遵守纪律 热爱祖国
  国家教育部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第三部分“课程标准”里强调指出:“制定国家课程标准依据各门课程的特点,结合具体内容,加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加强思想品质和德育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根据这一精神,《体育课程标准》更是强调在实施课程标准时,渗透德育教育的具体方法。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就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好习惯作了一些尝试。
  一、培养学生礼仪行为的好习惯
  礼仪是指人们在相互交往的过程中,关于对他人的态度的外在表现行为规范的总和。它是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在风俗习惯基础上形成的人们共同遵守的品行、程序、方式、风度等,它是现代人文明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我国是一个具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素以“礼仪之邦”著称于世。而体育教学,正是强化渗透礼仪教育培养学生礼仪行为的好习惯的有效途径。
  1.在基础训练中培养学生礼仪习惯
  体育教学与礼仪教育的许多方面是有机结合自然渗透的。如,体育教学中,实施的基本动作训练、形体训练、仪态、仪表训练、健美操训练等等。每一个细节都有严格要求、严格规范。它与礼仪教育中的举止礼仪、品貌礼仪、形体礼仪自然对口吻合。另一方面,在礼仪教育中要求学生“精神饱满,举止文雅,站有站相,坐有坐样”,即“站如松,坐如钟,行如风”。这些又正是体育教学中的基本要求与启蒙教育。体育教学的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活动空间广阔。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交往比一般文化课多,既有利于沟通思想,联络感情,又有利于相互学习,看谁肢体更匀称,看谁的体魄更健壮,看谁的言行更文明。
  2.在竞赛活动中培养学生礼仪习惯
  在竞赛活动中,由于集体荣誉感的影响,求胜心切,使得一些学生不能正确对待胜负。常常失去理智,不讲礼仪。有的为了指责对方,就粗言脏语,甚至动手伤人;有的内部互相埋怨,恶语伤情;有的借口裁判不公,甚至侮辱裁判等等。这些问题的暴露,正有利于教师抓住时机,广泛进行思想品德方面的礼仪教育,使他们懂得“言为心声,语为人镜”的道理,人际之间要“以礼相待,以礼为荣,以礼为乐。”高高举起“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光辉旗帜。
  二、培养学生用意志力战胜困难的好习惯
  意志力是指排除万难,坚定不移,坚强持久的能力。意志力是沉默中一小步,一小步不间断的跨越。滴水石穿,愚公移山,龟兔赛跑,这些看似不可思议的事情,由于意志力的支撑,使弱者战胜强者成为了现实。随着独生子女的增多,人们常常感叹现在的孩子遇到挫折的承受能力逐渐降低,面对艰难困苦,容易知难而退。因而培养学生的勇敢、顽强的毅力战胜困难,这正是体育课程的德育功能的体现。
  1.在身体练习中培养学生战胜困难的好习惯
  强化身体练习,这是体育课教学区别于其他课程教学的显著特点。学生掌握了某项运动技术和基本理论之后,就必须进行大量的身体练习。如学习游泳,除了在岸上掌握其动作要令外,更重要的是必须下水练习,不下水,永远也学不会游泳。游泳这个项目是这样,其他的运动项目也是这样。要掌握好每一项动作技术,都要经过反复练习才能使动作达到高度的准确性,达到动作自由化的程度。这样就要付出很大的体能和体力,会感受到疲劳、疼痛、酸胀。同时还会伴随着产生许多心理感觉,如怕苦、怕累、怕痛、怕伤等等。面对生理感受的痛苦与心理感受的畏惧,作为教师应及时采取有效的教育方法,培养学生用顽强的意志力战胜困难的好习惯。去迎难而进,迎难而上,坚信“毛铁久炼成钢”,“技能久炼成功”。
  2.在跑步训练中培养学生战胜困难的好习惯
  在跑步训练中,有意志不坚强的学生,慢跑不到200米生理上就出现“极点”,就会马上停顿下来。偶然一次不足为怪,但如果这些学生每次都是这样,那么,他们的跑步成绩绝不可能达到目标。他们缺乏意志力,没有战胜困难的好习惯,经不起实践的考验,以后遇到中短跑这个项目就望而生畏,知难而退。作为教师,就要适当地利用中短跑这个项目去教育学生,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和敢于克服困难,战胜困难的勇气。使学生懂得,只有通过劳累、磨难等令人不舒适的外界环境刺激,才能掌握运动技术,才能培养学生的意志力,才能培养学生战胜困难的好习惯。
  三、培养学生遵守纪律的好习惯
  纪律是指政党机关团体等所制订的为所属成员必须遵守的行动规则。学有目标,教有常规,赛有规划,练有纪律,比有风格,这些对学生的纪律性将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如,为了使学生达到一定的运动量,使肌体能受到适当刺激,根据不同的年龄不同的运动项目,对学生提出不同的纪律要求。如在速度、耐力练习过程中,就对跑的距离、次数、速度、姿态等提出纪律要求。使学生通过练习提高运动能力,锻炼顽强拼搏精神。这种精神,日积月累,就会养成一种催人奋进的遵守纪律的好习惯。又如,体育竞赛为了保证比赛的顺利进行,事先要精心设计制定好有关的比赛规则,耐心进行赛前道德教育,以防止运动员违纪违规行为的发生。并养成运动员自觉遵守纪律,听从指挥,服从裁决的好习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长期参加这种规范的、严格的、有组织的体育活动,就有利于养成良好的遵守校纪校规的好习惯,为将来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好公民打好基础。
  四、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好习惯
  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核心、最根本的理念。“爱国”二字是神圣的,它是一种崇高无私的感情,是一个民族精神财富中最珍贵的感情,它具有巨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体育作为一种社会文化和精神文明的表现形式,它在历史发展和进步中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体育与爱国主义精神在其本质的内涵上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我国公民积极参与锻炼身体,健强体魄的体育锻炼,保证了参与保卫和建设社会主义祖国的体力的支持。我国体育健儿在国际比赛中取得的光辉成就,极大地激发了亿万人民,特别是青少年学生的爱国热情,成为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和民族凝聚力。这些“强我民族,壮我国威”的“历史记录”,正是我们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一部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教科书”,我们应该百讲不烦,百学不厌,让学生从小养成热爱祖国的好习惯。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178036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