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三年级学生计算问题及解决对策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计算能力是小学生必须形成的基本技能,它是学生今后学习数学乃至其他相关学科的基础,它还是一个人必备的数学素养。但是作为基础的计算,学生在练习时出现的失误层出不穷。
  家长反应:我的孩子真粗心,计算题总是错很多。
  一线教师的陈述:课堂教学、作业、单元测试等方面的练习,学生计算屡屡出错:没有按要求做;数字抄错;符号看错;运算顺序搞错等等,提高计算的正确率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
  期末试卷分析:三上期末试卷中的计算题共33分,参加考试60人,计算题有扣分的29人,占48.3%,扣分最多的达20分。是什么使计算屡屡失分呢?难道真的只是粗心吗?我分析了试卷中的一组计算题,如下:
  用竖式计算并验算(12分)97×5 =     654÷6 =      714 ÷ 7
  从以上统计数据分析,计算失误的原因并不单一。表格的一、二、四项属于计算习惯不好而失分,占失分总数的84.2%。
  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提高计算的正确率?我认为“细心、精心、静心”是提高正确率的三元素。
  一、细心审题,避免无用功
  审题是顺利解题的必要前提,决定了解题的成败。如果把题目看错了,或是把题意理解错了,那样再成功的解题也是无用功。有的同学做应用题时会逐字读题,做计算题则拿笔就算,结果张冠李戴、丢三落四。就如试卷中的计算,要求“用竖式计算并验算”, 部分同学凭借着已有解题经验或大概的印象开始做题,只写了竖式,就把“验算”做丢了;有的把“乘”却算成了“除”。这难道仅仅是“粗心”?不,这是没有好的审题习惯。审题过于草率,走马观花匆匆而过:只关注具体数据,忽视叙述性语言;只关注会算,忽视择优;只关注结果,忽视过程……种种坏习惯会使解题的切入点和思维出现盲目和混乱,计算屡算屡错。做计算题同样需要认真审题的。
  审题一般可按以下步骤进行:(1)读题标注。审题从读题开始,动笔前先要阅读几遍题目的文字(包括附图),找出关键词标出记号。尤其是低年级小学生的理解能力相对较差,对于题目要求中的文字或题图中隐含的条件等都不能正确理解,这就要求学生在读题目时划波浪线、点重点号、画圈等作记号,标识出其中的一些重点词、字、句,这样能完整准确地把握题意。就如试卷中的大题要求可以这样标“用竖式计算并验算”。 (2)关注符号和数据。观察分析计算数据的特征,能不能应用运算定理、性质,使计算简便。看清运算符号,运算数据,想一想:按题目要求该怎么做。就如试卷中的题目有乘有除,经过审题,就可以减少前后题的负迁移,把乘算成除或把除算成乘。 (3)善始善终。审题的任务并不只在动笔计算之前,而是贯穿整个计算过程的始终,整个算式不能用运算定律、性质使计算简便,局部能不能用呢?会不会局部的应用而带动整体呢?总之“审题”要贯穿计算的“全过程”。认真审题,既是学习习惯,也是学习能力,需要教师在日积月累的练习中,有意识地训练和培养。
  二、精心训练,追求最佳“首因效应”
  首因效应也叫首次效应、优先效应或“第一印象”效应。它是指当人们第一次与某物或某人相接触时会留下深刻印象。 第一印象作用最强,持续的时间也长,比以后得到的信息对于事物整个印象产生的作用更强。在计算教学中,正确算法的“首因效应”也是减少计算错误的佳径。计算能力的形成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在理解法则阶段,学生总是进行着详尽的、展开式的思维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控制教学的节奏,让新的知识点在学生喜闻乐见的状态下,实现知识的自我建构。算理算法自主建构之后,要组织有效的练习,使正确的计算程序“输入人心”,最后进行题组训练。当一些简单的计算学生能脱口而出,说明学生计算技能已熟练,计算思维活动实现了“自动化”。这个阶段以集体练习为主,只要求正确,不要求速度,避免错误的计算先入为主,形成不良“首因效应”。对于学生常犯的错误,我们可以以错题集的形式,经常组织学生有针对性的练习,以此巩固正确的算法。
  案例:“两位数乘一位数”1、理解算理:例如教学14×2?14是由1个十和4个一组成的,可以把14×2转化成已经学过的乘法计算:先算2个10 是多少,再算2个4是多少,最后不得数合起来,写成算式:10×2=20,4×2=8, 20+8=28。转化成口算的过程是知识的转化迁移过程,让学生懂得算理。2、及时练习,巩固内化。熟练的练习能把算理内化为计算知识的自我构建。尝试练习两三道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算式,让学生在练习中加深对算理的理解,为后面抽象概括计算方法奠定坚实的基础。3、应用算理,规范程序。当学生理解和掌握了算理之后,应引导学生对计算过程进行反思,总结算法: 4×2=8,在个位上写上8,再算10×2=20,在十位上写2、个位上写0,最后再把8和20加起来等于28,得出竖式。当学生比较熟练地竖式计算后,再归纳出计算法则。4、题组训练,熟能生巧。,例如:37×2、37×3、37×4……37×9;18×2、18×3、18×4……18×9。在练习时及时反馈,发现知识技能形成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加以解决,把错误消灭在萌芽状态之中,防止错误计算的“负堆积”。这样的学习,学生既弄清算理,又掌握了法则,避免计算的盲目性,保证计算的正确性。
  三、静心检查,一步一回头
  许多学生写完作业就“万事大吉”,作业后的“检查”都是老师和家长的事情。为纠正这种现象,教师要教给学生的检查方法,引导学生自觉检查。计算题要“三查”: 一查漏:对照题目,一个一个检查,有没有漏做题目或漏写答案;二查错:抄下计算的式子与原题比较,看看有没有抄错数字、符号或答案;三查算:可以先估算,再细算,检查计算有没有错,特别是计算程序、进位等。做完作业后,“静下心来想一想”,总结经验教训,尽量减少相同的错误重复的犯。如,检查三位数除以两位数420÷75,一查答案有没有漏写,会不会列了竖式就忘写得数。二查420、÷、75有没有抄错;三查算,先估算,商是几位数,确定商的大致范围,再重点检查计算的程序和进位退位有没有出错,估算与笔算相结合,一步一回头。这样不仅能提高的计算正确率,而且培养了学生对学习一丝不苟的好习惯,众多的实践证明:作业工整、善于自查的同学计算正确率肯定高。
  良好的习惯直接影响人的性格,良好的计算习惯直接影响着学生计算能力的形成和提高,因此小学阶段数学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178038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