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农村中学生学习数学两极分化不容忽视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作为一名农村中学数学教师,如何应对学生学习数学过程中出现的两级分化问题,是广大数学教师面临的重大课题,本文对农村中学生学习数学两级分化的原因及解决办法做了相关探讨。
   关键词:农村 中学生 数学学习 两级分化 原因 策略
  教学实践证明,农村,特别是边远山区农村的学生到了初中阶段,学习数学出现优劣两极分化的现象日趋严重。为此,如何避免初中数学两极分化的问题,已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一个社会问题。
  一、造成初中数学两分开化的原因
  (一)缺乏学习数学的兴趣是造成两极分化的主要原因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从现代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学习兴趣与学习的关系主要表现在,当学生对某门学科产生学习兴趣时,他就会产生力求掌握知识的理智感,使心理活动处于积极状态,从而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在浓厚兴趣推动下的学习活动,取得一定的成绩时,就会使学生产生学习的价值感、荣誉感和喜悦感,促进学习兴趣的深化和丰富。
  (二)思维方式和学习方法不适应数学学习的要求
  教学实践证明:初二阶段是数学学习分化最明显的阶段。一个重要原因是初中阶段数学课程对学生抽象逻辑思维能力要求有了明显提高。而初二学生正处于由直观形象思维为主向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过渡的又一个关键期,没有形成比较成熟的抽象逻辑思维方式,而且学生个体差异也比较大,有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发展快一些,有的则慢一些,因此表现出数学学习接受能力的差异。
  (三)家庭经济困难,学习基础差,制约了学生智力的发展
  在我国广大农村,尤其是象隆林县这样的边远山区和少数民族地区的学生,由于其家庭贫困,供不起子女上学,导致其子女学习基础差,对学习不感兴趣,上数学课时,面对诸多的定理定义和抽象的逻辑思维就更加产生畏难情绪和厌学心理。加上有的教师对学生失去信心,没有很好地根据学生的实际和教学要求去组织教学活动,指导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促进学生抽象逻辑思维的发展,提高学习能力和学习适应性,使数学科的教学质量怎么也提不高。
  二、避免学生学习数学两极分化的教学对策
  (一)学生学习数学的学习兴趣,是提高他们自主学习能力的有效途径。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动力,学生如果能在学习数学中产生兴趣,就能积极主动地去学习。笔者经多年的教学实践,有如下的体会:
  1、热爱学生,增加情感投入。在教学中,教师首先应该热爱自己的学生,以爱心去感化他们,把师生间的距离缩短,让学生感到老师是他们的朋友,这一点很重要,因为中学生正处于青春发育期,许多情感问题很容易受到感染。若是教师对他们不闻不问,或是体罚或打击他们,这会使他们对老师抱有很大的成见,从而产生害怕教师和厌学情绪。久而久之,学习兴趣全无。
  2、化枯燥为有趣,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数学内容多为抽象、枯燥的,学生学习起来往往感觉无味,这也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尽量将书本上的知识加以研究,使之变为生动有趣的问题。如:有理数的加法这一节,我们可以用扑克来替代正负数进行玩游戏,红色的为正数,黑色的为负数,让两个同学为一组来抽扑克,每人抽两张,然后把他们相加,谁得的数大,谁就是胜者。这样,就能把抽象而枯燥的数学知识转变到了一种妙趣横生的游戏上来,使学生在游戏中学会了有理数的加法。
  3、利用中学生“好奇”的心理特征,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中学生正处在对任何事物都倍感好奇的年龄阶段,教师可抓住这一心理特征,大胆创设能让他们好奇的各种实际问题。
  4、在趣味教学中,使“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教师在深刻领会教学思想的同时,还应当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首先向学生说明人具有巨大的自主学习潜能,使他们相信自己的能力,树立自信心和勇气;其次,让学生明确自主学习是时代的要求,能使自己成为学习的主人,能提高自己的独立学习、独立思考等各种能力,只有学会学习,才能在将来竞争激烈的社会上求得生存。但学生的思想工作不是靠生硬的说教能左右的,还应该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去感受,去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明确的学习目标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动机,使学生产生“疑而不解,又欲解之”的强烈愿望,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作用,促进学生产生自学课本的欲望。
  (二)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师要特别加强对学生的学习指导,一方面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正确的数学学习观念;另一方面是在教师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对学生的学法指导和学习心理辅导。
  首先,要教会学生预习的方法。预习是学习各科的有效方法之一,但有很多学生不会用这一方法来进行学习。因此,教师有必要教给他们预习的方法。预习,也就是在上课前将所要学的内容提前阅读,达到熟悉内容,认识自己不懂的地方的一种方法。在此过程中,教师应教会他们“打记号”,如对比例的性质这一内容不懂时,就在这一地方打上自己的记号,以便于在上课时认真听教师讲解,从而真正理解这一内容。
  其次是教会学生听课。听课是教学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多数学生人在课堂就是听不懂老师在讲什么,因此,教师还必须教会学生怎么听课。怎样听好课呢?一是在听课过程中必须专心,不要“身在教室心在外”。二是抓重点,做笔记。在上课时,教师都会强调某些问题(或多次提到的问题)即为本节重点,学生在听课时,只是暂时的记住和理解,因此,要将知识点记下来,以便在复习时巩固。三是在预习中打记号,上课时应“认真听,多提问”,确保听懂自己打记号的知识。
  三、正确评价学生的课堂活动,让学生充分体会到成功感
  积极而正确地评价学生,这是树立学生学好数学自信心的重要环节。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差异,允许不同的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认识问题,采用不同的知识与方法去解决问题。特别是对那些家庭特别困难,学习又比较差的特困生和差生,教师就更要耐心施教。通过评价,帮助他们认识自我,建立起学习数学的自信心。鼓励他们大胆发言,把预习或思考后得到的知识和方法能够大胆充分地体现出来。可以通过提问来检查学生自学的成果,也可以请学生到黑板上来演示自己的解题过程。对能够给出正确结果的学生则给予充分的肯定,让他们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增强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对于通过思考但解答中有不足之处的学生,教师应先肯定他们解答中的正确之处,然后用鼓励性的语言(但千万不要嘲笑或挖苦、讽剌)来给予评价,例如“你可以从某某方面来继续考虑”、“请你再……,你会想出来的”等,而不要轻易地让学生马上坐下;对于学生中新颖、简洁的解法,教师则应给予表扬、鼓励,可以用“你的解法很棒”、“老师还没有想到这种解法”等语言来激励学生,让学生有一种自豪感。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178044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