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大学生就业困难问题的社会学因素分析及对策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本文就当前大学生就业所面临的形势、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展开调查,从社会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因素等方面进行分析,提出畅通社会流动机制,打破二元劳动力市场之间的分割;采取更加优惠的政策,引导大学生到基层和西部就业;鼓励、支持发展自由职业和自主创业,认同非正规就业创业模式;加强大学生就业市场的法律法规建设等切实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相应对策。
   关键词:大学生 就业 困难 因素分析 社会
  一、大学生面临的就业机遇与挑战
  做为接受系统化教育的大学生们,他们拥有较高的文化素质和专业技能,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还是具备一定的优势,也面临着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局面。
  1、大学毕业生需求总体仍属供不应求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中国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数仅占全国总人口比例的5.57%;而美国是60%,日本、韩国为30%,甚至同为发展中国家的印度(16%)也超出我们十个百分点。当前相当一部分单位存在着人员老化、文化素质偏低、办事效率不高、人才出现断层等问题,这种“假饱和”最终必定会被良性的人才配置关系所替代,拥有低年龄、高素质的大学毕业生在这种配置关系中占据着明显的优势。
  2、我国经济持续发展势头良好
  加入WTO后的十几年间,中国与世界经济一体化,将使我国对外贸易面向更广泛的地区扩展,出口市场多元化,出口商品多样化,以及促使国内企业向规范化,制度化发展与国际接轨,这些都带动我国经济的全面持续健康发展,为拥有知识、语言和计算机优势的大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1]
  3、知识经济的突起
  随着社会的迅速进步,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周期越来越短,必然导致经济产业结构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这就对劳动力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低素质劳动力来讲这可能导致结构性失业,对大学生来讲则增加了就业的机会。中国产业结构的调整,高科技高新技术产业的快速发展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经济点之一,随之而来的对高科技高新技术人才的需求则不断扩大。各地各行业目前都在积极吸引高新技术人才,争相提供优惠条件,为其创造良好的工作、生活和学习环境。从最新的“十一五”规划中,党中央也明确表示经济增长模式由粗放型转为节约型;以“物”为本转变为以“人”为本。这种日益浓重的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风气,重视知识经济的发展,必然为大学生毕业生就业带来更多的机遇。
  4、党和国家对大学毕业生就业高度重视
  根据不同的就业形势,国家每年都出台了相应的就业政策和措施,为引导、协调、安排毕业生就业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各级党委和政府以及各高校,因势利导,加强就业指导教育,加大技能训练,扩宽就业渠道,最大限度的保障毕业生优先就业。社会对大学生就业也愈显关注,相对于千百万失去工作的农民工和下岗职工来说,大学生们享受到的就业关注和政策支持,在某种意义上堪称“超国民待遇”。
  二、大学生就业困难的社会因素
  1、国家经济发展的改革。
  近几年随着国家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和产业结构的重组,以及国民经济增长的速度及新增就业机会低于劳动力供给的水平,特别是传统产业比重的下降使传统的毕业生就业主渠道吸纳能力更加减弱,都加重了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困难。由于受国际经济和国内市场的影响,一些国有企业效益不佳,加之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经济体制转换和经济结构调整的需要,相当多的企业为减员增效正在裁减冗员,下岗、等岗、转岗工人大量增加。受国际经济大环境的影响,外企招人的空间也日益缩小。企业是大学毕业生就业的最大市场,企业这个“市场”的饱和、过剩,给毕业生就业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2、二元劳动力市场分割严重
  从地域上看,我国劳动力市场可以分为大中城市劳动力市场和小城镇及广大的农村劳动力市场;从职业等级上看,存在高等教育水平的劳动力市场和中初等教育水平的劳动力市场。由于高等教育水平的劳动力市场上的工作岗位对求职者有着较强的专用性人力资本要求,而大学生所具有的人力资本并不会自然保值,如果他就业时选择了中初等教育水平的劳动力市场,其专用性的人力资本就长时期处于闲置状态,最终将逐渐贬值。当将来市场需求形势变化,对其原有的专业需求旺盛时,他却已丧失原本拥有的专用性人力资本,在求职过程中就不具备核心竞争力,依然难以进入高等教育水平的劳动力市场。[2]因为高等教育水平劳动力市场的雇主在招聘时往往注重求职者以往的工作经验,尤其是工作性质,他们根据这些因素来判断求职者对岗位的匹配程度,相关的工作经验越丰富,匹配程度就越高,求职者应聘成功的可能性就越大。反之,应聘成功可能性就越小。于是,大学生毕业时宁愿处于高等教育水平劳动力市场上的失业状态,也不愿意进入中初等教育水平劳动力市场,这也相应导致大学生的自愿性失业。
  3、就业法律法规的不完善
  由于各种客观环境的限制,在就业制度上仍存在束缚和障碍。例如现行的人事制度仍存在与毕业生市场化的择业机制不相协调的情况,户籍、编制、各种指标和档案管理等改革相对滞后,人事部门对毕业生就业的申请报批手续也显繁杂,仍在逐步改善之中。这种审批程序和环节过多的人事管理体制还造就工作中的靠关系、走后门等不良风气;甚至还存在毕业生就业工作部门职责不清、政出多门、政策交叉矛盾等现象,致使许多就业改革措施难以兑现。
  4、就业市场建设有待进一步规范
  就业信息不真、不够、不畅,社会对高校毕业生的需求信息存在着比较严重的“失真、失控、失责” 状态,缺乏科学系统的人才需求预测工作,也造成毕业生的就业困难。不少用人单位存在着的“人才高消费”的错误观念,盲目追求高学历人才,使得对毕业生的需求出现扭曲,人为地制造了就业难。
  三、解决当前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对策
  1、畅通社会流动机制,打破二元劳动力市场之间的分割   畅通的社会流动机制是实现统筹城乡就业市场,统筹区域就业市场,优化就业系统的前提之一。要鼓励支持大学生降低要求就业,通过畅通的社会流动机制,使社会成员通过自己的努力,有机会改变降低要求而导致的差异,从较低的社会阶层上升为较高的社会阶层,或区域间的水平流动。[3]比如,放宽户籍制度,深化改革毕业生档案管理制度、僵化的企事业用人制度以及社会保障体制,以降低人才从第二劳动力市场向第一劳动力市场流动的成本,促进人才的自由流动。
  2、采取优惠政策,引导大学生到基层和西部就业
  基层特别是山区和西部欠发达地区,在工作环境 、物质待遇、生活条件等方面与城市存在较大差距,在吸引人才处于不利地位。目前基层或西部地区急需大量人才,而大学生又下不去,人才“引进难”,“留不住”,“到了基层出来难”,因此在发挥市场作用的同时,必须采取有力措施,加大宏观调控、政策引导、财政支持力度,完善激励机制增强基层和西部对大学生的吸引力。比如通过让到基层就业大学生可根据个人意愿迁移户口,工作流动后,接收单位所在地准予落户;需要人事劳动保障代理服务的,由相应办理机构提供免费代理;实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助学贷款国家代偿政策,帮助到基层和西部就业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生完成助学贷款偿还;也可通过提高生活补助,参加国家公务员考试、硕士研究生考试等公开招考中给予加分奖励优先录用;甚至采取适当增加部分困难地区的转编制指标等优惠政策,吸引大学生前往就业。
  3、鼓励、支持发展自由职业,认同非正规就业
  中国劳动力市场的非正规就业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过去,非正规就业只是弱势群体或下岗工人的就业选择,而伴随着改革的深化和新技术在各个领域的传播、应用,特别是电脑技术和网络的广泛应用,一些高学历,高职称的人员也选择了非正规就业的工作方式,这使“非正规就业”不仅仅是正规就业的过渡,甚至是某些人喜爱的一种长期的就业方式。[4]比如目前新兴一些自由职业:大学生开设微店、无营业执照的大学食堂、职业股民、职业网游、网络营销员、自由撰稿人、短信写手、彩铃创作人员等等,它们都具备了非正规就业的灵活性、敏感性、多样性、个性化的特点,也比较符合追求时尚的大学生们的兴趣爱好,也越来越吸引着大学生就业。可见开拓非正规就业,可以相当程度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有效增加就业岗位。
  4、加强大学生就业市场的法律法规建设
  要建立和健全大学生就业市场运行规则,规范市场行为。尽快建立和实施《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条例》,规定就业市场开设的条件、程度,制定出全国统一的毕业生就业管理办法。加强对毕业生就业市场的监督和管理,维护市场秩序,反对不正当竞争,制止欺诈行为,保证毕业生就业市场正常运行。尽快制定毕业生就业市场交易规则,规范毕业生就业市场主体行为,规范毕业生就业市场中介组织管理方面的法规和政策。在近期内,建立毕业生就业市场中介组织审批制度,明确设立毕业生就业市场中介组织的条件和审批程序,界定其业务范围,逐步完善毕业生就业市场中介组织的功能;建立和完善举办毕业生交流大会的审批制度,明确举办大会的条件和审批程序,提高交流的实际效果;加强毕业生招聘的管理,对招聘单位进行资格认定,明确《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协议书》的法律地位;采取确实可行的措施,制止乱招、滥聘、乱收费、性别歧视和毕业生随意违约等违反政策规定行为,建立良好的市场运行秩序,明确供需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严格执行《高等教育法》,完善《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暂行规定》,使毕业生就业工作有章可循,并逐步达到规范化、法制化,条件成熟后出台《大学生就业法》。[5]
  参考文献
  [1]张玲玲,张芝萍.大学生就业指导[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2]吴克明,赖德胜.大学生自愿性失业的经济学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2014,(3):38-41.
  [3]庞波,杜凤.新形势下大学生就业工作的对策探讨[J].2009,8(1):18-20.
  [4]韩建南.非正规就业是扩大就业的重要渠道[J].茂名学院学报,2014,16(2):73-75.
  [5]戚新,白云波.发达国家大学生就业特点及启示[J].教育探索, 2014(5):27-29.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178045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