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大学生心理障碍的德商归因与对策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健康与否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和祖国的未来。从目前大学生心理状况来看,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引发大学生心理障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本文认为引发大学生心理障碍的最主要原因是大学生道德认知、道德素养状况和水平较低引起的,即德商水平偏低。要从根本解决大学生心理障碍问题,提高大学生德商水平是预防和矫正大学生心理障碍的有效措施。从“德商”视角分析、研究大学生心理障碍,可以从理论上进一步扩大大学生心理障碍的研究纬度和深度,从而为在实践上解决大学生心理障碍提供科学的观念和方法。
   关键词:德商 心理障碍 大学生
  大学阶段是人生发展的一个关键时期,对大学生个人发展起着关键的作用。大学生虽然智力发展到最佳水平,但心理尚未完全成熟,自我意识还不够健全,内心还不时的存在各种矛盾和困惑,有些人甚至存在着严重的心理障碍。众多的校园暴力事件和大学生因心理问题出现的自虐、自杀事件,使得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日益引起的广泛关注。造成大学生心理障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德商水平与大学生的心理障碍有着密切的联系。本文试图以德商为视角,以存在严重心理障碍的当代大学生为研究对象,探析大学生发生心理障碍的原因以及解决的具体路径。
  一、大学生心理障碍的表现
  心理障碍是一个较为笼统的概念,涵盖一切心理活动的异常表现。大学生心理障碍是指与一切大学生正常身心特点和思想、行为方式不相适合的异常心理和行为。从客观上表现为行为主体不能适应社会环境,不能完善和发展自身,从主观上表现为所作所为不受自身控制,是在不自觉意识下的表现的行为。大学生心理障碍主要表现在:
  (1)学业上的心理障碍。经过激烈的高考后有进入大学的人往往在一片赞扬声与羡慕的目光下,优越感、自豪感油然而生。但是,在高校优秀人才众多的新环境中,以往的优越感逐渐消失,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困惑和挫折不能适应和得到解决,使他们很容易产生自我否定的自卑心理,学习过程中由于不能达到预期的目标,致使自尊心受挫,失败感增强,沉溺于一种紧张不安的情绪状态。在这种情绪下无法从容面对挑战,自信感丧失,不能正确认识理想中的自我和客观现实,致使一些大学生产生焦虑心理,容易引起心理失衡。
  (2)人际交往的心理障碍。大学生来到新的环境,未曾经历过多样的社交活动和人际关系,现有的社交能力又不能满足自身需要,有的大学生认为自己的交往能力差而害怕社交,不愿意接触新的朋友,害怕被人观察和议论,处于一种试图躲避的心理压力下。有的大学生以自我为中心,常独来独往,长期以往社交能力差,更加不愿意接触新的环境。还有一些大学生由于找不到能理解自己的知己而闷闷不乐,有的因不被别人接纳而伤心难过。他们内心矛盾、焦虑、孤独,没有安全感,不信任他人,常因一些小事放大他人缺点,自艾自怜,长期下去出现心理障碍。
  (3)自我认知的心理障碍。大学生基本上能较客观地评价自己,但有时他们过高或过低地估价自己,对自己缺乏客观正确的认识,常常面临着自我肯定和自我否定的心理冲突。尽管他们对自己未来的生活充满信心,对未来抱有希望和幻想,但现实往往不能如他们所愿,于是出现了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的矛盾,这种矛盾带来对自己的怀疑和厌恶,使自己陷入自卑与孤独,过高或过低的自我评价,都容易使他们失去心理平衡,引发心理障碍。
  (4)恋爱中的性心理障碍。大学生的恋爱既不完全同于成年人以婚姻为目的的恋爱,又不同于中学生的早恋,是介于两者之间的一种恋爱状态,这种恋爱状态易产生恋爱心理问题。有的大学生陷入热恋后,不善于控制自己的情感,一旦感情受挫,就情绪失控,痛苦万分,引发心理问题。大学生处于青春期,渴望、向往爱情,性意识体验意识强烈,但是,社会道德准则、自身经济状况等方面的原因又使他们理智地对待生理和情感需要,产生了因需求得不到满足的心理问题。
  二、大学生心理障碍与德商的归因探究
  对大学生心理障碍发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当代大学生心理障碍的最主要类型是认知性心理障碍,是由于认知观念和认知方法偏差引起的各种心理障碍。那么大学生发生认知偏差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呢?笔者认为,大学生认知性心理障碍不仅是心理问题,更是和大学生思想观念和道德素养、道德状况是分不开的。大学生道德素养状况和德商水平的高低与心理障碍出现的几率有着密切的关系。
  “德商”是西方学者于20世纪90年代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 1996年哈佛大学的精神病专家罗伯特・科尔斯教授在他的专著《孩童的道德智商》中首次提出了“德商”这一新的术语。他认为,德商――品格和德行要更胜于情商智商。关于“德商”的概念,大多数专家、学者认为:德商反映着一个人的德行素养状况和水平以及道德人格品质。由于“德商”反映着一个人的道德水平和道德素养状况,体现一个人的道德水准,即个人本身已经具备的道德素养与社会对个人要求达到的道德水平之间的差距。本文探讨的“大学生德商”就是探讨当前大学生的道德水平和道德素养与社会对大学生所期待的道德水平的差距问题,差距越小说明德商越高。
  德商低的大学生容易出现认知性心理障碍,原因在于德商决定着一个人的价值观念和认识方式,德商高的人,在认识世界、认识社会、认识自我方面能够有正确客观的价值观念和认知方法,不会由于认知偏差而导致心理落差和心理失衡,从而带来一系列可能导致的心理障碍。改革开放以来,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整个社会都在追求经济利益的情况下,不少大学生产生了个体本位观念、金钱万能观念,并且个人主义观念强烈。一旦独立走向社会,遇到各种挫折和困难,不能正确的认知和消化,不能正确地摆正和看待自己与他人和社会的关系,在遭受挫折时不能保持乐观的心态,难以有效控制自己的情绪,特别是负面情绪,不能宽容对待他人,容易通过违反道德和法律的行为来报复社会,发泄对社会和他人的不满。在这种情况下,心理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就会逐渐演变成心理障碍。可以看出,大学生心理障碍发生原因大多数与大学生德商水平有关系,德商水平高的大学生,能够拥有一个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能够有正确的价值观念和认识方式,能将注意力放在为社会和他人服务上,而不把个人得失、个人利益放在首位,从而发生心理障碍的利率就会大大降低。   三、提高大学生德商的基本对策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更加重视公民道德建设和大学生的道德修养与道德实践。如党的十八大报告将“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作为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重要举措,提出“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弘扬真善美、贬斥假恶丑;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上述报告的精神无疑为新时期全面加强大学生德性教育提高大学生德商水平提供了指南和全新要求提高大学生德性水平,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1)努力营造有助于提高大学生德商水平的德育环境
  当前不少高校重智育轻德育现状普遍,道德教育多停留在表面的一些理论灌输,课程内容陈旧、重复,不适应社会发展的新形势,脱离社会现实和大学生实际学习和生活状况,不少大学生把这种道德教育看成是一种无用的教育而不是一种提高个人德商水平的机遇,造成不少大学生道德判断能力差,德商水平低,甚至产生了逆反心理,引发心理障碍。要改变这种状况,就必须针对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应把眼光聚焦于现实,道德教育应与大学生实际生活紧密相关,紧密联系当前社会多元的道德生活,开展与大学生学习、生活相关的多方面的教育。针对我国高校德育目标缺乏系统性、连贯性和稳定性的特点,应该把握当前大学生思想发展的时代特点,统一科学规划和设置德育目标,分层次、分类型开展道德教育,使德育工作更加科学化、现代化。首先,从单一灌输式向渗透式转变,改变强硬灌输的状况。其次,在教育方式上,应从集中教育向个别教育方式转变。集中教育虽然方便、快捷,但其缺点是忽视了个体差异。当前社会呈现出多样化,大学生的思想是复杂的、多样的。高校德育工作者应根据大学生的认知水平和道德素养状况开展工作。最后,完善德育内容,过去的德育内容并不完全符合受教育者的实际状况和时代进步、社会发展所需状况。大学生应具备知识经济时代所必须的最基本的道德品质,故德育内容必须要体现出针对性、时代性、创造性。
  (2)重视家风建设,营造家庭德育氛围
  家庭环境对大学生德商水平有着重要影响。尽管大学生进入大学后逐渐脱离了对家庭的依赖,但是家庭仍然是大学生生活和成长的最主要的环境,家庭对大学生道德观念、认知水平存在一定的影响。家庭的价值观念对他们的影响,不仅塑造着个体的人格,也影响他们的心理状况和道德水平。很多大学生的心理障碍问题都与其家庭教育的偏差不无关系,不良教育方式影响孩子正确道德观念的形成。例如家长过分地宠溺孩子,或用简单粗暴的压制方式教育孩子,缺乏严格的家庭管理等都可能使孩子对自己的不良行为存在“侥幸心理”,久而久之,孩子容易形成不正确的道德观念,道德认知水平低,发生心理障碍的几率就会大大增加。一个健康、和谐、融洽的家庭氛围对孩子心理健康、道德判断能力的发展是必不可少的。父母应注意好自己的行为方式,互敬互爱,为孩子营造一个在关爱的、愉悦温暖的家庭氛围。只有在这样一个环境中学习与生活的时候,他们才会发现自己的能力,肯定自己,并逐步形成健康的心理状态。因此,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对塑造孩子的健全人格有着重要意义。
  (3)推进当代大学生良好德商的自我养成
  大学生要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外因固然重要,但关键还在于加强自我道德修养。大学生应该注重用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正确的世界观武装头脑,树立坚定信仰,一个缺乏正确价值观念的人,容易思想偏激,出现人格性心理障碍。树立正确价值观念和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对提高大学生德商水平,预防和克服心理障碍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正确的人生态度有助于大学生自身形成健康的心理,一个道德高尚的大学生,应当正确看待社会和他人,增强与社会和他人的联系,用温暖善良的眼光去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同时,积极地自我引导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念,树立起为人民服务的意识,并且在任何情况下都能严格要求自己,即使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也能一丝不苟地遵守道德规范。这样,个人才不会因为以自我为中心而忽视集体,发生心理矛盾和心理失衡,从而减少心理障碍发生几率。
  提高大学生德商水平不仅仅是高校德育问题,全社会都应积极参与进来,共同为提高大学生德商水平承当相应的责任和义务,做出相应的努力。为大学生的健康发展提供良好的道德环境,大力弘扬我国传统道德,加强社会道德宣传教育。大学生的德商水平提高了,心理障碍发生几率自然就会降低了。
  参考文献
  [1]布鲁斯温斯坦.德商比智商和情商更重要 [M].中国电影出版社2013.10-18.
  [2]耿步健.当代大学生心理学 [M].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10.25-28.
  [3]吴来苏.大学生人格教育与修身[M].经济管理出版社2005:30-38.
  [4]杨心德.大学生心理障碍自我超越[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12-16.
  [5]桑志芹,李绍珠.大学生心理健康教程[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8-9.
  [6]方敏.简论研究生德商现状及提高策略[J].文学教育,2012(10).
  [7]冯雯.PDCA循环下大学生德商培养研究 [J].教育探索,2010(21).
  [8]刘雪梅.从麦金泰尔的德性观看当代大学生的德商培养[J]. 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0(11).
  [9]耿步健.大学生心理障碍的德商归因与对策 [J].南京财经大学学报,2009(4):94.
  [10]张量.论社会化视域下大学生心理障碍的原因及对策[J].理论界,2009(1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178049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