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我国图书馆大流通服务研究述评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目的对我国图书馆大流通服务研究进行述评,为今后学者在该领域的研究提供借鉴。方法以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收录的2005-2014年发表的关于我国图书馆大流通服务研究领域的文献为数据源,采用文献计量法和内容分析法,分析该领域的研究现状及主题。结果 目前该领域研究的发文数量少,论文质量不高,未形成核心作者群,缺乏基金资助项目,研究主题集中在大流通服务模式的构建、管理创新及读者教育等方面。结论 目前国内该领域学术水平比较低,需要学者建立研究机制,推动大流通服务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图书馆:大流通:文献计量分析
  doi:10.3969/j.issn.2095-5707.2015.03.008Research Review on Big Circulation Service of Domestic LibrariesLIN lv-ping(Library of Guangdong Pharmaceutical University, Guangzhou Guangdong 510006,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his article reviewed the researches on big circulation service of domestic libraries,so as to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scholars in this field hereafter. Methods Taking the literature about bigcirculation service of domestic libraries published in the journals of CNKI database from 2005 t0 2014 as datasources, the article analyzed the research status and themes of this field by applying bibliometric analysis andcontent analysis methods. Results The research papers published in this field were few in number and of poorquality. It has not yet formed a core group of authors, and lacked of fund. The research themes focused on theconstruction of big circulation service mode, management innovation and reader education. Conclusion Thedomestic academic level in this field is relatively low. Researchers need to establish research mechanisms topromote the progress ofbig circulation service.
  Key words: library; big circulation; bibliometric analysis
  图书馆大流通服务改变了传统的流通方式,是以整个图书馆为一个大开间、大开架进行布局的,可实现“藏、借、阅、咨”等一体化服务的新兴模式,它提高了馆藏文献的利用率,发挥了馆藏资源的整体效益,大大提高了读者的满意度。
  近几年来,随着信息及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国内各图书馆纷纷采取开放式的大流通服务模式,该模式己成为现代图书馆的基本要求和发展趋势。与此同时,作为一种新的管理模式,与图书馆大流通服务相关的具体理论与方法需要在工作中不断实践、完善。本文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我国图书馆大流通服务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以期总结和把握其研究现状及特点,为今后进一步完善图书馆大流通服务管理模式提供借鉴。
  资料与方法
  文献来源
  以中国知识资源总库( CNKI)为数据源。
  纳入标准
  纳入以图书馆大流通服务、超市化流通模式研究为主要内容的文献。
  排除标准
  排除综述,文摘,一稿多投(只统计发表时间最早的一篇),以及“文化超市”“无人超市”“信息超市”“学科化服务超市”等与流通服务主题相关度不高的文献。
  检索策略
  以篇名为检索字段,以“图书馆”并且“大流通”,或“图书馆”并且“超市”为检索词进行检索。检索范围限定在2005 -2014年。检索日期为2015年2月12日。
  研究方法
  采用文献计量法和内容分析法的文献计量学方法。在统计过程中,用EXCEL2007和NoteExpress软件,从年度发文量、期刊分布、核心作者群、基金资助情况以及研究主题5个方面对检索数据进行分析,旨在反映我国图书馆大流通服务研究领域的发展状况与特点。2结果与分析
  共检索到164篇文献。通过逐篇阅读,依据文献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筛选,最后得到相关文献133篇。
  发表年代分布
  我国图书馆大流通服务研究起步较晚,张红于2000年首次提出借鉴超市模式,实行藏、借、阅、咨一体化全方位开架的文献流通服务,此为国内大流通服务模式的雏形,其后几年该领域的研究成果并不多,图1展示了2005年以来该研究领域论文发表年代分布情况。
  图1揭示近10年来我国大流通服务研究的发展趋势,从文献数量来看,我国大流通服务模式研究发展速度缓慢,2008年之后发文数增长趋势加快,但发表总量偏少。由此表明,该领域研究在图书馆界受到关注较少,离稳定成熟期还有较大差距。   期刊分布
  对来源期刊进行统计分析可揭示该研究领域文献的空间分布特点,确定该研究领域的核心期刊,并为相关研究者进一步深化对该领域的研究提供有效的情报源分布。本文将检索到的133篇文献进行统计,得到发表文献的期刊分布。根据布拉福德定律,核心期刊区所载文献量约占总文献量的33. 33%。从表1可知,载文篇数最多的前5种期刊《内蒙古科技与经济》《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农业图书情报学刊》《图书馆学刊》《科技信息》,共载文58篇,占期刊发文总量的43. 61%,为该领域文献的核心期刊,但在这5种期刊中,并没有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收录的期刊。在所有刊载相关文献的64种期刊中,有12种为CSSCI来源刊,共刊载了19篇关于图书馆大流通服务研究的成果,占期刊发文总量的14. 29%。可见国内该领域的研究成果质量一般,缺乏权威或者经典著作。
  核心作者群
  在本文的统计中,共有158位作者发表了133篇关于图书馆大流通服务研究的文献。158位作者当中,有122位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文献,根据普赖斯定律,核心作者的最低文献数m。o.749√Nm。。(Nmax -统计年限中最高产作者的文献数),结合表2中数据得出m~0. 749×√5;因此,凡以第一作者发文2篇及以上的作者均为本研究的核心作者,由此统计出该研究领域的核心作者为6人,共发表文献17篇,占12. 78%。普赖斯定律规定“只有核心作者发文量约占总发文量的50%时,学科的高产作者群才可形成”,因此可见,该研究领域的核心作者群尚未形成,仍需研究者对该领域在深度和广度上进行扩展。
  基金分布
  分析文献资助来源,一方面能发现国家或地方政府等部门对该研究领域的重视程度,另一方面获得资助基金的等级也决定着研究领域的研究水平和最新发展趋势及动向,所以,是否获得科研基金的资助被作为评估文献质量和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
  在2005-2014年间,获得基金资助的文献共11篇(见表3),仅占文献总量的8. 27%。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项目l项(仅占总文献的0. 75%),省级资助项目3项,广州市市级课题2项,其余5项为校级课题,由此表明,该研究领域的学术水平及文献质量还处于比较低的水平,需要研究者争取更多的基金资助,推动该研究的发展,保证成果的连贯性和影响力。
  高频关键词分析
  对文献关键词进行分析可以推断出某一学术领域的研究热点和方向,为研究者在学术选题方面提供参考,更好地着眼于该研究前沿主题。根据Donohue于1973年提出的高频词低频词界分公式:T-(-1+√1+ 81.)/2计算出高频词阈值,此次统计1=472,由此得出T-30.2,取阈值为31,即高频关键词只有“大流通”“高校图书馆”“图书馆”,这显然不能反应研究的具体主题,本文将同义关键词进行合并,选取频次≥3的关键词作为高频关键词(见表4)。
  从表4可以看出,当前国内文献主要是从利弊分析、管理模式、创新服务以及读者教育等角度对图书馆大流通服务进行研究,在关键词频次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文献内容,概括我国图书馆大流通服务领域的研究热点并进行讨论。
  讨论
  图书馆实行大流通模式的利弊分析
  针对是否改革旧的流通模式,实施大流通服务,研究者们进行了大流通模式的利弊分析。其优越性体现在:读者只需要在入口处刷卡进馆,就可自由地进出各阅览区,挑选需要的文献资源,实现文献载体与读者零距离接触,提高文献资源利用率;由总服务台负责整个图书馆文献的借还工作,简化读者借还手续,同时能够节省人力资源,通过合理配置,延长图书馆的开放时间。大流通使图书馆服务更加人性化,允许读者携带书包及已借阅的图书馆书籍等进入图书馆各个区域阅览学习,给予读者极大的自由度,更加方便了读者的学习和研究,更好地发挥图书馆的教育职能。
  同时,大流通服务的弊端也在实施过程中展露。在完全开放的环境下,读者利用文献的自由度和书刊的流动性空前加大,由此带来的错架、乱架现象更加严重,妨碍了读者查找、利用文献资源,同时加大了书库流通馆员的工作负担;这种管理模式,加大了馆员的监查难度,部分读者在馆内阅读时存在在图书上批注、撕页等行为,导致图书破损、污损,影响图书质量;开放式的书库格局导致图书的丢失率上升,再者,部分读者将自己喜爱的图书藏匿在馆内其他地方,导致假丢失现象;此外,开放式管理带来的占座现象等不文明行为增加,破坏图书馆阅读学习氛围,影响读者公平使用图书馆资源。
  通过利弊分析,研究者明确了实施大流通服务的必要性,并强调在实施过程中要注意克服大流通服务模式带来的弊端。
  大流通服务模式的特点
  从实现整个图书馆藏、借、阅、检、询等一体化管理和服务方面,可以对大流通服务模式特点进行诠释。构建大流通服务模式首先需要改变传统的结构布局,取消各阅览室的条块分割,全馆实行大开间、大开架,对书刊统一布局。整座图书馆只在总出入口设一套防盗检测系统,读者只需要在入口处刷卡进馆,即可自由进入各阅览区;设立总服务台,负责整个图书馆文献资源的借还工作,配备可充消图书磁性的设备,便于图书文献的进出馆流通,保障馆内资源的安全性;馆内完全开放,读者可以取阅任意书刊到馆内任意地方自由阅览;在各阅览区配备检索机,设置读者实时咨询服务区,为读者提供导读、导借服务。
  大流通服务管理模式的构建
  通过改革管理模式,创新管理理念及手段,以对应大流通的开放式服务特点,将“刚柔并济”的管理理念渗透到整个管理中,以规章制度为本,制定切实的岗位责任制,明确每个岗位的工作任务,通过柔性管理,让每个人树立当家作主的责任感,激发馆员积极性、主动性,由衷地为读者服务。
  在新的服务模式下,馆员的角色由“守摊式”的管理者变成主动服务者,因而要求馆员发挥主人翁精神,适应开放时代的图书馆,本着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针对不同读者提供个性化服务,增强读者对图书馆大流通服务的认同感。根据馆员的特点及工作技能,合理安排工作岗位,使馆员各尽其能。加强业务技能培训,不仅要求馆员掌握传统的图书管理服务知识与技能,还要具备现代服务技能和水平,针对不同读者灵活选择各种资源信息,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同时,对馆员工作进行量化统计,分析各岗位不同时期的工作量,合理配置人力资源,均衡馆员的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
  大流通服务模式下的读者教育
  通过探讨读者素质与能否顺利开展大流通服务的密切关系,揭示读者的培养及教育对大流通服务模式运行的重要性。大流通服务给读者带来了极大的自由度,读者几乎处于无人监管的状态下,依靠的是源于读者道德素养的自我约束。然而每个读者的素质参差不齐,难免会使图书馆和谐的阅读环境受到破坏,给开放管理增加难度。对此必须加强管理,但不应以约束和限制读者作为主要手段,而是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本着爱书、育人的积极态度,对读者阅读行为进行引导和教育,从而营造出和谐宽松的读书环境。
  可以从新生入馆培训开始抓起,通过介绍本馆概况、馆藏分布、资源的查找和利用方法等,对新读者进行文明教育,让新读者明确图书馆相关规章制度和纪律,进而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同时利用图片展、交流座谈会、宣传片等多种方式,与读者形成良性互动,使读者养成文明用馆的习惯。
  小结
  通过对我国图书馆大流通服务研究成果的梳理,从年度发文量、期刊分布、核心作者群、基金资助情况以及研究主题等方面进行分析表明,现阶段我国图书馆大流通服务领域的学术水平及文献质量仍比较低,国内学术界权威学者对此研究领域的关注度较小,缺乏深层次研究。故需要研究者建立相关的研究机制,加大研究力度,争取多渠道的资助,保证研究成果的连贯性和影响力,以加快大流通服务模式建设的步伐。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181091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