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区域特色的小学班级文化建设的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区域特色的班级文化建设,是在充分挖掘本区域的文化资源的基础上,将其转化为教学资源,融入于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以便促进学生更好的全面发展。因次本文从基于区域特色的小学班级文化建设的意义出发,提出基于区域特色的小学班级文化建设的策略,以便更好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区域特色 小学 班级建设
一、基于区域特色的小学班级文化建设的意义
1.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新课标提出,要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在常规的日常教学上,主要的教学重点是品德与智力的发展,往往忽视了体美劳这三个方面。结合本市的区域文化特色来看,本市以丰富的旅游文化而著称,因此教师应该充分利用本市优秀的旅游文化,带领学生感悟自然界的美好,从而间接的培养学生的审美的意识与能力。在户外实践活动中,要主张步行,从而强化学生的身体素质的锻炼。
2.加强教师专业素质的培养
教师的主要职责是教书育人,但是班级文化建设也是班主任工作能力的展示。因此,加强班级文化建设,也是加强教师专业素质的培养。教师要学会充分利用本区域所具有的独特的文化资源,挖掘其优秀的文化资源精髓,将其融合于日常教学活动中,在丰富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的同时,也提升了自身专业素质的培养。[1]
3.有利于优秀文化的继承与发扬
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是需要我们大力去继承与发扬。但是就当今的教学现状来看,在应试教育的大前提下,教师更多的是钻研如何更好更快的提升学生成绩这个方面,而忽略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的任务。那么在班级文化建设中,适当的加入对本区域所具有的特色文化的展示,使学生在班级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去领阅本区域所具有的独特的文化资源时,也加强了学生对于本区域特色文化的认识,有利于学生更好的去传承本区域的特色文化。[2]
二、基于区域特色的小学班级文化建设的策略
1.多种方式强化区域特色的小学班级物质文化建设
(1)将区域特色文化融入黑板报
班级文化建设的重点之一,黑板报。黑板报是一个需要师生集体劳作的创作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可以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也可以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品质。因此,黑板报的创设一直是班级文化建设的重点。基于本市的区域文化特色来看,在黑板报创设的准备工作中,应大量收集本市的旅游文化资源、以及旅游发展的简史等,同学们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就已经潜移默化的感受到了本市的丰富的自然资源,以及美好的山水风光,从而树立学生们爱护环境的良好品质,也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除此,在绘制黑板报的插图,应大量选择本市特色风光,比如雪城的风光等等。学生们在选择绘制图片的时候,也间接的感受到了本市自然风光的无限美好,审美意识也得到了间接的熏陶及提升。[3]
(2)打造特色文化墙
班级特色文化墙的创建,也是班级文化建设的重点。本市有“丁香城、文化之都、东方小巴黎、音乐之都、冰城夏都”等美称,充分利用本市的特色资源,创建具有本市特色的班级文化墙。在班级文化墙的创建过程中,可以锻炼学生的选择资源的能力,同时学生也对本市的文化特色有了大致的了解与概括。班级文化墙应设置在教室前后两面主墙上,以图片并列的展示方式悬挂一系列代表本市特色文化的图片。教室的各个角落也要充分利用起来,创建班级图书馆,放一些本市特色文化介绍的书籍,供学生阅读与交流。
2.开展基于区域特色的小学班级精神文化建设
(1)加强积极向上的班风建设
班级文化建设中,班风的塑造也是十分重要。班风是一个班级精神文明,以及班级的整体风貌的重要体现。结合本市的人文风情来看,热情、积极向上是本市的显著特征。在班级班风建设上,也要以热情、积极向上为主要建设目标。班主任要适当举行一些户外的实践活动,向义务清扫大街,培养学生爱劳动的良好品质。定期举行以“特色文化学习”为主题的班会,同学在学习认识本市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也强化了传承优秀文化的意识。[4]
(2)举办读书交流会,创良好学风
班级班风建设是班级文化的重点,班级学风的建设也同样是重点。应加大对学生空余时间的利用,加大对班级图书馆资源的利用。督促学生做到一周一书的阅读量,每周进行读书交流会,及时地进行读书感悟的分享与总结。在督促学生养成爱阅读的习惯的同时,也培养学生爱思考、爱分享、勇于交流的品质,这也是符合新课改的课改标准与要求。[5]
(3)于自然风光中培养积极向上的态度
具有一颗积极向上、热爱生活的心,是一切活动进行与展开的基础。在如今越来越忙碌的课程学习、越来越大压力的学习环境中,拥有一颗积极向上的心就显得尤为重要与珍贵。因此教师在督促学生努力学习的同时,也要引导学生适当放松心情,调整心态。在这里本市的区域文化特色便显露出其优势来,教师适当举行一些“走入自然”的課外实践活动,带领学生领阅本市自然风光,放松学生的心情,以促进下一阶段更好的学习。
3.建设民主、自由的班级管理制度
创建民主、自由的班级管理制度,是结合本市高度发达的旅游业而制定的,旅游业高度发达的城市,它所传达出的一定是包容的文化态度。在班级管理制度的设置上,班主任应该集思广益,充分的、全面的听取学生的想法与主张,合理的安排班级职位的设定。采用毛遂自荐、民主评选的方式来选取班级管理人,要学生真正做到由“他治”到“自治”的转变。学生学会自我管理,在一定程度上能感受到班主任管理工作的不容易,从而强化学生对于教师的尊重意识,促进师生交往与相处的和谐。其次,学生自我管理,更加能够使学生发现自己的缺点,从而正视自己的缺点,改变自己的缺点,以促进自我更全面的发展、完善。
结语
基于区域特色的班级文化建设是指在班级文化建设过程中,挖掘学校所在区域中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教育资源,吸纳其中一些典型的教育元素,并把它们融入班级生活,以更好地促进班级成员成长的过程。因此基于区域特色的班级文化建设,应该围绕的是开展基于区域特色的小学班级物质文化建设、精神文化建设、制度文化建设这三个方面进行。
参考文献
[1]徐清霞.小学班级文化建设的策略[J].甘肃教育,2018,(18):44.
[2]陈琳.浅谈小学班级文化建设的实施策略[J].教书育人,2018,(19):76.
[3]林凯.有关小学班级文化建设的思考[J].学周刊,2018,(21):168-169.
[4]顾娟.小学班主任要如何做好班级文化建设[J].西部素质教育,2018,4(18):251-252.
[5]张艳芬.基于区域特色的小学班级文化建设研究[J].教学与管理,2015,(03):82-8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5807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