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传情达意 润物无声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在初中教育阶段,美术教学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有着较大的影响。但是,在美术教学中,一些教师忽视了对学生的情感培养,他们过于重视绘画技巧的传授,这不利于学生审美能力的提升。本文主要围绕美术教学中的情感培养进行分析。
  关键词:初中美术 情感培养 审美能力
  引言
  美术来源于生活,许多美术作品的灵感其实都是生活所赋予的,如果离开了生活,那么美术作品就会缺少感情色彩,其观赏度就会有所下降。因此,在美术教学中,必须要对学生的情感进行培养。
  一、当前美术教学中所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1.美术教学的受重视程度较低
  虽然我国已经实施了素质教育,要求教师要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但是,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我国大多数学校对于文化学科的成绩要更加的重视,对于音乐、美术等学科的有所忽视。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课时较少。许多学校的美术课时为每周1~2节,甚至没有美术课时。这样一来,就导致学生的美术素质难以得到提升。(2)基础设施不足。由于美术学科的受重视程度较低,所以在资金投入上有所不足,这导致许多学校缺乏足够的美术教学设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师的教学开展[1]。(3)存在着美术课被霸占的现象。由于马上面临中考,所以许多教师都希望争取更多的时间灌输文化学科的知识。因此,在我国少部分学校中,存在着美术课被其他学科教师霸占的情况。
  2.教师忽视了对学生的情感培养
  在美术教学中,一些教师主要根据教材中的内容进行讲述,这样虽然可以让学生了解教材知识点,但是却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美术的本质是情感的,但凡优秀的作品都包含了作者的情感,包含了一定的灵魂。因此,在美术教学中需要对学生的情感进行培养,使学生能够将自己的情感注入到作品之中。但是,在实际教学中,一些教师更重视对学生的绘画技巧进行培养,而没有引导学生回归到实际生活中,忽视了对他们的情感进行培养。
  3.教师的教学方式较为单一
  当前,在美术教学中,大多数教师的教学方式较为单一,他们主要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对照课本中的内容进行讲解。在教学过程中,他们忽视了对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忽视了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在这种教学方式的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受到了较大的打击,影响了他们美术素养的提升[2]。
  二、美术教学中情感培养的主要措施
  1.创设相应的情境
  在情感培养过程中,教师需要为学生创设相应的情境,使学生能够快速融入到教学之中。事实上,人的情感大多在一定的场合之下产生的,当人处于一个特定的情境之中,他们就会产生相应的情感。在传统的美术教学中,许多教师忽视了这一点,他们主要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对教材中的理论知识进行灌输,这不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因此,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情境教学法,来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使他们对知识的理解更加的深入。例如,在《春天的畅想》一课教学中,教师可以先为学生展现一些有关春天景象的图片,然后让学生通过欣赏、感受、评析春天,让他们去体会自然美与艺术美共同的美感,去体会这不同的表现形式。通过对教师所展示图片的分析,学生的情感就会得到激发。随后,教师可以让学生思考自然界中哪些现象向我们传达了春天到来的信息?通过这个问题来引导学生回归到生活之中。最后,进入到春天的创作环节,让他们通过画作来表现春天。在这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先通过各种春天的景色来唤起学生对春天的感触,然后通过相应的问题来激发学生对春天的思考,并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贴近,为学生营造了一个良好的学习情境,使他们将自己的情感注入到春天的创作之中[3]。
  2.以教材为依托来培养学生的情感
  在初中美术教材中,有许多的知识点包含了情感元素,教师只需要去挖掘这些情感元素。例如,在《我为校园添色彩》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开设各种各样的活动来激发学生对校园的热爱,通过引导学生开展小组活动为校园添色彩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为校园进行装扮,使学校变得更加的美观、大方。这时,有些小组通过种植树木的方式来美化学校,有的小组通过装点教室,清扫校园卫生的方式来美化学校的卫生环境;还有的小组通过为学校设计校服或者校徽的方式。在参与到这些活动的过程之中,学生对学校的热爱之情会更加的深厚,各小组成员之间的情感联系也会更加的密切,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比如,在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教学中,在围绕中国美术的辉煌历程进行教学时,教师可以为学生呈现中国美术的辉煌历史,通过引导学生观看一些传统的美术作品,让学生了解中国优秀的傳统文化。这样一来,就能够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能够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又比如,在《劳动——人类创造力的源泉》的教学中,教师也可以通过为学生呈现一些关于劳动者辛勤劳作的作品,让学生去欣赏、评析这些作品。那么为了更好的了解作品,欣赏作品,学生必须要将自身的情感注入作品之中,这样才能够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才能够解读作品中内在含义。此外,通过对劳动者辛勤劳作作品的欣赏,能够让学生了解劳动人民的伟大,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升他们的思想道德情感,使他们养成勤俭节约的良好美德。由此可知,在对学生的情感培养过程中,教师可以以教材为依托,在教材中挖掘一些情感元素,以激发学生的内心情感,为后期的美术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结语
  综上,在初中美术教学中,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如美术教学的受重视程度较低、教师忽视了对学生的情感培养。这样一来,就打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影响了他们美术学习水平的提升。美术是基于情感创作的,如果一副作品缺乏情感的注入,那么这幅作品是没有灵魂的。因此,在美术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对学生情感的培养。而要实现这一点,教师需要为学生创设相应的情境;要以教材为依托来培养学生的情感。
  参考文献
  [1]李鲜.新课改以来乌鲁木齐地区初中美术校本课程开发与现状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6.
  [2]王晓婧.初中美术教学与健全人格培养研究[D].温州大学,2011.
  [3]胡亚文.版画教育功能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实践研究[D].中国美术学院,201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9160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