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植被恢复工程中碳汇造林技术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文章以植被恢复工程中碳汇造林技术为研究对象,首先简单分析了碳汇造林技术,随后探讨了植被恢复工程中碳汇造林原则,最后着重对植被恢复工程中碳汇造林技术进行了讨论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植被恢复工程;碳汇造林技术;应用
  全球气候变暖对人类生存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均带来了严重的威胁,二氧化碳作为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的“元凶”,理应采取有效的固碳措施,尽可能的降低大气温室气体浓度增加。在众多固碳措施中,碳汇造林技术是一种较为经济、高效的方法,通过分析该技术在植被恢复工程中的应用,对于提升植被恢复工程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碳汇造林技术概述
  在认识碳汇造林技术前,首先应了解何为碳汇?所谓碳汇具体是指森林吸收并储存二氧化碳量的多少,也可以被看作是森林吸收并储存二氧化碳的一种能力。与碳汇相对应的概念是碳源,简单来说是指二氧化碳产生的源头。为有效降低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一般会通过减少碳源(比如开展节能减排工作)或者增加碳汇(比如文章研究的碳汇造林技术)来实现。其中碳汇造林技术是一种主要的增加碳汇方式之一,具体指的是在已经确定基线的土地之上,以增加碳汇为主要目的,采用林木种植技术,开展造林工作,并针对造林与林木生长过程进行碳汇计量与监测,有效增加林木植物的固碳能力。相较于一般的造林技术,碳汇造林更加注重的是林木碳汇功能高低,并且有着碳汇计量与检测等特殊的技术要求,更加注重森林生态效益。碳汇造林技术是一种最为经济、高效的固碳方式,在植被恢复工程中应用碳汇造林技术,可有效提升植被恢复工程的生态效益,对于工程经济效益提升也有着较为积极的影响意义。
  二、植被恢复工程中碳汇造林原则
  1.物种多样性原则,在植被恢复工程中进行碳汇造林,除了能够确保林木最大限度地增加碳汇的同时,还应结合当地生物分布特点,注重保护生物多样性,在森林内营造一个更加稳定的小型生态系统,从而有效提升森林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充分发挥植被恢复工程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
  2.在植被恢复工程中应用碳汇造林技术,应优先考虑公益林,在具体造林过程中,应结合当地气候环境变化,坚持因地制宜原则,选择计较适合当地种植的树种,并且树种应保持多样性,多树种、多林种相结合。以广东地区为例,在植被恢复工程中应用造林技术时,可以选择樟树、荷木、枫香、山杜英、相思、火力楠等树种。在进行碳汇造林设计时,应严格按照规划济宁设计,并以此为依据,做好造林施工工作。
  3.在进行碳汇造林实施时,应尽可能的减少造林活动所造成的碳排放和碳泄漏,同时还要做好碳汇造林种植技术的全面落实,比如整地、栽植、施肥、抚育管理等。同时在种植是,还要做好碳汇林空间分布分析,应确保造林地能够充分满足林木生长需要,真多疏林地,可以采取补充性种植,同时还应考虑到人为干扰因素,应尽可能选择在人口密度较低的地区进行碳汇造林。
  三、植被恢复工程中碳汇造林技术
  1.合理選择树种。在进行植被恢复工程碳汇造林树种选择时,应结合当地气候立地条件,优先选择乡土树种,并且树种本身有着较强的固碳能力,抗逆性性强,稳定性好,同时兼顾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等。比如广东地区属于典型的亚热带、热带气候,水热资源十分丰富,因此可以选择樟树、荷木、紫薇、枫香、山杜英、香椿等树木。与此同时,为确保造林内物种多样性,还要做好树种的合理搭配,减少同类树种之间的竞争,保证林分结构稳定性。通常情况下,在造林时会随机选择3种以上的树种进行混交造林。比如木荷、樟树与其他阔叶类树种比例为4:3:3,相邻的统一树种应控制在5株以内。
  2.控制好碳汇造林种植密度。做好碳汇造林种植密度,确保林木能够持续稳定生长,可有效提升林木固碳总量,提升林木碳汇效益。具体来说,在植被恢复工程中应用碳汇造林时,若目标土地基本无植被,每公顷土地可将林木种植数量控制在1200株左右,行距控制在2 4m,若是套种种植,每公顷可种植950株左右,行距控制在2 4m或者3 3.6m,结合原本的林地疏密合理控制种植树木数量,保证整体种植密度满足碳汇造林规划设计要求。
  3.整地挖穴。在实际整地时,应将灌木杂草清理干净,按照实际地形,可进行带状整地或块状整地,然后济宁挖穴,结合实际造林密度,沿着等高线设置好穴位,针对上下行穴位,应呈品字形排列。在挖穴时,还应注重将表土与回心土分开。由于广东地区冬季气温相对较高,因此回表土与施基肥应选择在12月份进行,先将表土与穴周围草木灰回入穴内,提升树穴内基础养分,注意应先回表土后回心土,应将表土中枝丫、草根、石块等杂物清理干净再回土,在回土40%后,进行施基肥(过磷酸钙200至2520g)处理,注意与穴内土壤充分拌匀。
  4.树木栽植与补植。栽植时应选择合理的时间,通常是在春季雨后或者阴天进行,避免苗木遭受阳光爆嗮,降低成活率。若栽植的是容器苗,在栽植前应将塑料袋撕破。在进行栽植时应注意控制栽植深度,通常要比营养土深至3至5cm。如有必要,在完成栽植后还可以为树苗做一个简单的辅助支撑,比如利用木棍做一个简单的支架,防止树深歪斜,完成栽种后及时浇足定根水,加强后续的维护管理,确保树苗平稳顺利生长。
  如果苗木是裸根,应注意选择的苗木应根系旺盛,主根无损伤,苗身粗壮,无病虫害,在起苗、运苗过程中,做好苗木根系保护,可以选择在夜间进行苗木运输,在白天运输时应注意遮盖处理,苗木根部应浸水,避免损伤苗木。在栽植裸根,苗木时,为避免出现窝根,可遵循“三埋”、“二踩”、“一提苗”栽植技术要点。与此同时,为有效提升裸根苗木的成活率,还可以采取泥浆浸根措施,可以在泥浆之中,掺一些食盐、草木灰、尿素等肥料物质,从而可以保裸根苗木具有足够的养分,快速适应新环境。在栽植时应确保苗木直立,根系舒展,在进行填土过程中,应注意在填至坑深60至70%时,轻轻上提苗木,令填土完全占据整个树坑。最后需要浇灌定根水,待水完全渗入穴内,可将树穴覆土填满、压实,以防土壤中水分蒸发,提高苗木成活率。
  5.做好林木抚育管理。碳汇造林后需要连续抚育三年。在第一年初次完成苗木栽植后,植物会需要一段时间适应新环境,在这一段时期,苗木一般比较“脆弱”,很容易受外界不良因素影响,因此需要加强抚育管理,有效为苗木提供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比如通过加强日常巡护,防止一些野兔、牛、羊等啃食幼苗,在发现死株后应及时补充新的苗木;在,苗木初次萌芽后,需要做好抹芽除蘖处理,只将一个茁壮的主生长枝干留下,其他多余的枝条全部剪除,更加有助于养分集中供应,保障幼树稳定快速生长,最终整体成林也比较整齐。在每年4至5月份,应开展一次扩穴松土一次,将穴周围的杂草清理干净,次年7至8月份,进行一次全面的除草,根据立地条件,可在每一株树上坡开挖一条弧形沟,沟长 40至60cm,宽 10至20cm,深 15至25cm,沟距树干 40至60cm,然后将肥料均匀施入沟内,追肥后应立即做好覆土处理。
  四、结语
  综上所述,碳汇造林技术是植被恢复工程中常见的一种技术,它在提升工程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需要结合实际,做好碳汇造林技术实施,充分发挥碳汇造林技术作用价值,推动植被恢复工程实现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曾彩兰. 乡土阔叶树种在碳汇造林中的应用优势[J]. 农民致富之友, 2017(17):148-148.
  [2]陈菊梅. 碳汇林树种选择及主要造林技术措施[J]. 绿色科技, 2018(5).
  [3]闫鉴, 唐夫凯, 崔明,等. 碳汇造林技术研究与探讨——以长治市老顶山植被恢复工程为例[J]. 林业资源管理, 2012(5):27-3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3349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