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高等艺术院校服务社区探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本文聚焦高等艺术院校的社会服务功能,分析了艺术院校服务社区的内容与意义,提出了艺术院校服务社区需要提供满足社区居民需求的服务,坚持学术优先,平衡三大功能的关系,健全学校管理机制等。
  关键词:艺术院校;社会服务;社区
  当前,社会对大学在人才、科研与合作领域的需求空前提高,社会服务成为高校三种职能中发展变化最快的一个,大学与社会的互动关系比以往更加紧密。高校利用自身文化优势引领和助力社区文化建设是其责无旁贷的社会责任。高等艺术院校聚集文化艺术资源,在服务社区文化建设和满足大众文化生活需求方面更具先天优势。
  1 艺术院校与社区的互动
  大学开放已成共识,校园及体育场馆向公众开放已较为普遍。艺术院校开放办学的范围更加广泛,服务社区的方式更加多元,与大众的互动关系也更加密切,不仅“请进来”,还“走出去”。总结艺术院校服务社区的内容和形式,主要包括:开放具有浓厚艺术氛围的校园供市民游览;开放音乐厅、美术馆、剧场等场馆的各项展演供市民鉴赏;面向少儿举办音乐、美术等艺术教育体验活动;教师、学生直接走进周边街道和社区输送电影、展览、演出等;为社区文体骨干开展文艺培训、讲座;与社区合作建立艺术实践基地、创意产业空间等。以南京艺术学院为例,学校将“文艺志愿者进社区”培训文艺骨干、开展文艺辅导活动常态化,带领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到社区、福利院等为社会弱势群体义演。近年来还将学生毕业展演送到周边公共空间,实现了艺术与生活的连接与互动,让大众能够亲近艺术、享受艺术。
  2 艺术院校服务社区的意义
  艺术院校服务社区有助于满足市民文化生活需求、提升大众审美水平,有助于发展文化艺术市场,还能为社区提供有力的文化艺术方面的支持,提升社区文化建设品质。师生通过指导、辅导社区文化活动,提升了社会责任感,积累了实践经验。同时,在互动中得到的反馈和检验还能有效地促进教学质量提升。建立与社区良好的互动关系不仅能提高高等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还能有效促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完善,实现院校与社区的共赢,促进和谐社区乃至和谐社会的发展。
  3 艺术院校提升服务社区水平的几点建议
  3.1 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针对社区居民需求提供服务
  社区文化建设的根本目的是有效地满足社区居民的精神文化需求,服务社区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防止出现只崇尚学术而脱离社会与民众需求的情况,把着眼点切实放在居民的需求上。通过座谈、调研、访谈等方式了解不同社区的经济文化基础、组织管理水平、居民需求和偏好等,针对社区的需求,融入高校先进的文化理念、优秀的文化作品,因地制宜地设计活动内容与形式。比如成都大学艺术学院曾针对武侯区20多个社区进行调研,针对需求和问题制定服务社区的方案,取得了良好效果。
  3.2 秉承学术优先的原则,正确处理艺术教育与社会需求的关系
  知识经济时代,坚守大学精神也面临一些挑战。为了获得支持,教师的研究往往会倾向于能带来短期利益和实用价值的项目,可能会忽略了更具有长远意义的基础性研究工作。作为艺术院校,同样需遵从大学的基本准则,即具备学术价值性。在提供社会服务时,要坚持以学术价值为核心,遵循艺术教育规律,在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的结合过程中不忘学术根本,充分结合教学需求及师生的艺术实践与研究。通过某些实践项目,既可以解决社会发展中的问题,还能够拓展教师们的研究视野,丰富學生的实践经验,推动艺术学科的进步与发展。
  3.3 以人才培养为核心,正确处理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三大功能的关系
  当前,艺术院校对社会服务功能的认识还有待加强,政策与资金支持也不到位,服务社区还处于探索阶段。如何在服务中平衡各种力量关系,使社会服务功能得到充分的发挥。是学校需要解决的重要任务之一。德里克·博克在《超越象牙塔》一书中对服务限度问题提出了很好的解答:每新增一个计划都应有利于促进学院现有的教学和研究活动;新计划应该得到老师们的热情支持和拥护等。从大学职能来看,社会服务作为艺术院校需要履行的一项独立社会职能,应始终以艺术人才培养为核心,把社会服务作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科学研究水平、创作展演水平的重要途径和手段,通过艺术实践与服务,促进教学与科研水平的提升。
  3.4 健全管理机制,促进服务社区可持续发展
  从学校层面来说,为了保障师生能够在适度的范围内做好社会服务,建立专门的社会服务管理机构、专项推动社会服务的协调与发展很有必要。在制度保障方面,健全安全、财务、法律关系等制度,推动服务合作有序、长期开展。在激励考评方面,将社会服务、成果转化等纳入对教师的绩效考评,将社会服务与实践与学生学分制挂钩等。据报道,香港理工大学多年前已经将社会服务纳入学分考核,每个本科毕业生必须修满3个学分。在选择服务的具体内容方面,指导师生将公共文化服务作为社会服务的重要内容之一,鼓励师生参与更多基础性公益性活动及项目实践;引导师生在服务社区过程中重视保护传统文化,引领社区结合文艺发展方向进行传承与创新;与社区及企事业单位达成长远的、战略性的合作关系,建立长效合作机制,形成良性互动,走可持续发展路径。
  参考文献:
  [1] 德里克·博克(美).走出象牙塔——现代大学的社会责任[M].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2] 朱名燕.高校文化进社区探析——以成都大学艺术学院服务地方实践活动为例[J].教育与教学研究,2009(12).
  作者简介:洪静(1981—),硕士,就职于南京艺术学院党院办,研究方向:教育管理。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3682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