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巧用分层教学提高课堂有效性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 评价一所中职学校的好坏,学校的学风占了重要的位置。职教学风的好坏,直接影响教学水平、教学质量的提高和人才的质量的培养,甚至影响学校的声誉和办学效益。因此,抓好学风建设是一项艰巨、长期性的任务。在教学管理中教师巧用分层教学有利于学风建设和专业建设。
  关键字:学风建设  分层教学 电工电子技术
  一所学校教学质量的好坏,学风起至关重要的作用。所谓的学风是指学生学习的风气,它是学校全体师生知、情、意、行在学习问题上的综合表现。学风凝聚了学生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及学习自主性等特征。目前中职学生学风存在很大问题,它是学生对自身职业规划欠缺的集中体现。因此,教师在教学管理中,巧妙的利用分层性教学,结合学生实际特点,加强学风建设,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一、中职学校学风、课堂有效性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自主性欠缺
   中职生大部分学习主动性较差,缺乏自律性。就业班中迟到、早退、抄袭作业、考试作弊等现象时有发生,学习主动性、学习兴趣不浓,对学校各项规章制度采取不理睬。高职班学生在纪律性、学习自觉性方面比就业班好。
   (二)社会不良风气影响
  随着社会信息化高速发展,网络、电视在传播正能力的同时,也流露出社会阴暗一面,比如:拜金主义、社会暴力、利己主义等不良风气进入中职学校,导致学生没有心思学习,利用大量时间去膜拜,严重影响学校教学,影响学生身心发展。
   (三)传统教学模式严重制约学生个性发展
   因中职学生学习兴趣不浓,缺乏學习主动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很强的挫败感,特别是对于年轻教师,辛苦的备课、授课却换来学生的厌烦,因此,更无心专研教学,每堂课就按传统方式讲授,日复一日,学生就越缺乏学习兴趣,制约学生个性发展。
   (四)中职学校自身存在问题
   近两年,由于初中生人数急剧下降,国家对中职学校办学规模并没有因人口因素而降低,加上招生难度较大,因此学校从综合因素考虑,不会随便开除任何一个学生,行为习惯特别差的学生依然留在学校,影响整个班级学习的氛围。从长远的角度来说,降低了学校的声誉。
  二、巧用分层次教学,提高课堂有效性,促进学风建设
  所谓的分层次教学是指:教师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能力水平和潜力把学生分成几组各自水平相近的群体并区别对待。也就是说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性的实施分层教学,达到预期目的。
  (一)分层次教学在电工电子教学模式中的重要性
  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是中职机械设计制造专业基础课,也是高考升学必考科目。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电工的基础知识和技能,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因此,在教学设计上,结合电工教材和班级情况,利用分层教学制定不同班级教学大纲、不同班级在教学目标和知识难度有所区别,高考班级课程安排上更加注重应试能力的训练,就业班则突出理论和实践与行业标准相结合,为不同的水平的学生定制个性的教学方案,进而促进课程的改革。
   (二)根据学生学习特征,对教学目标科学合理的分层
   学生不同的认知水平的分层,是开展电工电子技术课程分层教学的前提。电工专业老师应配合班主任,充分了解学生的性格、心理特征、学习方式方法、交往方式等多个因素综合考虑进行分层。现以低压电器为例,高职班教学目标如下:1、掌握低压电器的型号、原理及用途。2、能根据实际需求选择不同类型低压电器3、会正确安装低压电器。4、在实际应用中,能正确分析问题,并解决出现的电路故障。就业班教学目标:要求学生掌握最基本的应知部分,降低技能要求。能力相对强的组在掌握应知部分后,加强的技能训练,做到因材施教,有助于班级学风的建设。
  (三)利用项目教学法,促使教学过程分层教学更具科学性
   通过项目教学法和教学内容分层教学的结合,促进教学改革。以电动机正反转控制电路为例,能力强的组,课前熟练低压电器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课中团队合作对电动机电路布线及元件的安装和结果的调试。课后共同探讨如何改进等。能力较差的组,课前正确识别低压电器及使用,课中在教师的指导下能够合理布线、连接电路并正常通车。这种分层不仅提高学生理论和技能水平,还体现出每个学生不一样的价值,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四)结合信息化手段,促进分层教学更具有效性
  教学中利用微课、微信公众号、MOCC等信息化手段,推送相印的教学内容,促使分层教学更具有效性。
  总之,分层教学应在多个老师共同努力下完成,并制定健全的考核体系,为科学实施分层教学奠定基础。分层教学根据学生学习特点和知识储备情况进行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促进中职学校学风建设。
  参考文献:
  [1] 王晓艳.职业学校《电工基础》教学实效性策略探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2.1
  [2] 赵志.试论当前高校学风建设的现状、原因及对策[J].中国电力教育,2010,(18)
  [3] 任友群 郑旭东 深度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的融合创新[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6(5)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3904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