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大学生聆听音乐重塑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水平迅速提升,素质教育在社会发展的驱动下取得了相当不错的成就。以大学阶段为例,由传统的书本教育模式逐渐发展为多样式的教育模式,更加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其中音乐作为主要科目之一,在培养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和学习能力方面具有重要作用,随着社会环境的快速变化,大学音乐课堂逐渐向培养学生音乐感知能力培养方面发展,本文就基于此进行探究。
  关键词:大学音乐;感知能力;培养
  近些年社会教育的发展愈来愈受到公众注视,大学教育作为高等教育中的主体,长期内经过体制改革和更新,为国家在应试教育之后提供了一批综合型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其中大学教育中重要的艺术模块之一—音乐教育对于推动大学生感受艺术、热爱艺术、减负减重具有重要意义,在我国树立文化自信的发展阶段,社会文明不断推动与发展,音乐这种艺术形式最能展现艺术的力量与智慧,在推动高等教育、社会文化建设方面具有重大作用。
  一、大学生音乐感知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一)推动大学素质教育发展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表述:“实施素质教育…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大学音乐教育是素质教育中艺术教育方面最为直接、重要的一种方式,培养大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能够有效推动大学素质教育的发展,其作为学生接触艺术的重要基础课程,实践性、创造性强,经过系统学习能够提升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和感知力。
  (二)促进学生个人综合素质发展
  考研、工作的巨大压力下,枯燥无味且繁重的学业严重阻碍大学生向综合方面发展。而发展其他方面教育活动,既不能影响大学生原本学习活动的进行,又要最大程度上达到教育的效果,音乐教育作为最基础的艺术教育,拥有不同特点的学生都能在音乐学习中获取不同的艺术感知。同时,在歌唱、聆听过程中培养青年的团队协作能力、个人沟通能力、创新能力和艺术鉴赏能力,真正提升大学生全面发展,推动个人综合素质发展。
  (三)推动和谐社会发展
  一个良好的社会文化氛围由多方面构成,大学生作为国家的希望、民族的脊梁,在其中占据主要地位,构建一个优秀和谐的大学文化氛围,对于构建一个良好和谐的社会文化氛围,推动和谐社会不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且在当下我国树立文化自信的重要发展阶段,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十分重要,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二、大学生音乐聆听重塑—音乐感知能力培养的措施
  本文在上述内容中已经分析探究了培养大学生感知能力的重要性,在推动大学教育以及学生个人素质方面具有不可磨灭的重要作用,那么既然大学音乐教育的存在不可忽视,如何才能有效提升青年的音乐感知能力呢?
  (一)壮大教师队伍,更新教师资源
  专业教师对于课程教授具有重要作用,专业素质则是教师教学过程中的灵魂,教师专业知识的积累需要教师中间过程中的不断学习,对待教学工作的严谨要求其加强对于专业素质的提升。一个高水平高素质的教师,必然具有强烈的责任心,音乐教育的学习需要老师手把手来耐心指导,需要其日常不断明确自我职责、不断激发自己的工作激情,以更加高涨的热情来投入到工作中去。
  (二)因材施教,有效进行教学工作
  有效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个体素质不同来具体安排,个人音色问题加上学习能力、学习方法的截然不同,导致教师在合唱学习过程中,要十分關注学生的学习情况,根据其学习特点来进行专业指导,帮助其有效学习。先进的专业教学模式要求教师将合唱还给学生,其需细心观察学生的发展情况,因材施教,不能对待所有学生采取同一套教学方式。
  (三)加强实践操作,及时应用学习知识
  音乐课堂的特点是要求学生投入大量时间精力,只有通过反复的聆听、歌唱,才能真正理解透彻声乐艺术、掌握歌唱技巧。熟能生巧,学生们在歌唱过程中才会自主思考相关内容,激发其音乐创造力、感知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做好主导工作,带动学生主动学习,在实践训练过程中强化音乐知识。
  (四)加强教育部门的指导作用
  对于音乐教育工作同样需要相关部门来进行指导,专业的教育部门能够在教学工作开展之前选拔出优秀的教师队伍,对其教学过程进行有效的监督,保证其进行高质量的教授过程,在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下足功夫。同时,教育部门的监督也能防止教育资金被挪用现象的发生,保障正常学习过程能够顺利进行。
  (五)有效利用教育资料开展工作
  音乐教育工作也要扎根于教育资源,要想因材施教培养出具备较强音乐感知能力的学生,就要有效利用现有的教育资源,对其进行有效处理。如教学设施、教育资金,要能够合理规划投入到真正的教学过程中去,尤其对于实践性极强的歌唱训练,教学资源显得十分重要。
  (六)明确教学目标,丰富音乐教学形式
  新课改的大力推行下,音乐教师要清楚教学的根本目标在于实际提升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鉴赏能力和艺术创造能力,要抛弃传统的音乐课堂理论,转向发展以聆听训练为主、歌唱训练为辅的多形式教学模式。考察机制也不能局限于卷面考试,而要综合歌唱能力、鉴赏能力进行多方位考察,真正了解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
  三、结语
  大学音乐教育的教学工作需要许多人为之共同努力,要求教师在教学工作中要以学生为主体,因材施教。当下社会对于素质教育工作提出了越来越高标准的要求,这同时也无形中要求了教师队伍自身素质的提升、政府部门的帮扶、教学体制的改革、教学资源的更新。大学音乐教育对青年影响十分重大,在今后的发展中,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仍然占据音乐教育中的重要部分,在面临当下时代的要求,要及时进行合理有效的改革,继续培养出全面综合性人才。
  [参考文献]
  [1] 常乐,边银鑫.浅谈大学生音乐感知能力的培养[J].黄河之声,2018, 10:10-1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5296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