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城市中小型河道景观生态化改造设计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长期以来,在整治城市河道时,人们往往只考虑水利技术要求,而忽视了其在城市中生态、环境和景观功能。近年来,随着人们对水及水环境、水景观的认识增长,在城市中小型河道治理过程中,生态化改造及景观设计日渐成为主流,上海市崇明区为建设世界级生态岛,启动了包括东平河在内的一系列河道整治工程,具体措施包括:对河道岸坡进行生态景观修复,打造特色滨水景观功能空间;补充水生植物配置种植,完善河道生态系统;增强河道水动力,提升水体自净能力,为河流生物多样性的提高提供良好的环境基础等。
  关键词:城市河道;治理;水景观;生态化改造;人与自然和谐
  1   引言
  崇明岛位于长江的入海口,是我国第三大岛,全岛东西长约78km,南北宽13km~18km,岛内河道密布,纵横交错,水面率较高,有一定的调蓄能力。河网密度为10.7km/km2,水域面积占全岛总面积的9.65%。主要骨干河道32条,河道总长444.5km。现状大部分河道两岸生态系统薄弱,护坡植物保土能力较差,导致水土流失加剧,水体透明度低,无法为水生植物的生长提供适宜的环境。
  本次东平河综合整治工程主要任务包括对东平河进行生态修复整治,提高河道防汛除涝和水资源调度的能力,防止岸坡继续坍塌,达到水土保持和改良土壤综合功能;同时进行河道生态建设,进行河道陆域水域植物配置,改善水环境、提高物种多样性,打造“生态河、景观河、人居河”,满足生态、自然、人文的建设目标,满足社会经济综合发展需要。
  2  现状问题分析
  (1)水文情势:现状河道断面不满足防汛除涝规划要求,部分跨河桥梁处过水断面较小;引水调度方案需进一步研究;
  (2)生境地貌:现状河岸线过于笔直,缺乏自然曲折、高低起伏的美感;两岸陆域控制范围内,有违章建筑;
  (3)生物群落:现状河道生态形式原始、单一,缺乏生物多样性;
  (4)水质净化:现状河道植物品种较少、缺少水体净化植物及生态花卉多样性,同时河道主要污染源为农业面源污染和道路初期雨水;
  (5)人居环境:现状缺少人与自然亲近的公共空间及慢行系统;
  (6)面源污染:河道主要污染源为农业面源污染和道路初期雨水;
  (7)文化内涵:现状河道景观没有对当地的文化及特色有所体现;
  (8)人口活力:现状及周边缺少活力聚集点、活力亮点打造。
  3  设计策略
  策略一:改善水文情势。
  规划过水断面比现状过水断面增加95m2,堤顶高程达到设防标高4.0m以上,改造跨河桥梁,增加支河桥梁,沟通两岸防汛通道,划定河道陆域控制宽度8m。
  (1)河道过流能力满足防汛安全要求;(2)沟通水系,改造跨河阻水设施,疏拓支河口,促进水体流动。
  策略二:修复生境地貌。
  改造原有的直线河道为自然曲线河道,保持河流纵向蜿蜒性和横向形态的多样性,在适当的位置设置生态岛,并保证48m河口宽度。采用生态型护坡,沉降堤防、扩大滩地,并在河岸线外、路域控制线内根据等高线堆坡,消耗场地多余土方量并营造丰富的河岸景观。
  策略三:构建生物群落。
  在地形塑造的基础上,从河床到路域控制边界线,水体形态和水位的变化形成丰富的水生环境,通过对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进行优化调整,恢复湿地植物群落、水生动物群落,为更多生物提供更多栖息繁衍空间,并从营养环节来控制水体富营养化,拦截并分解富含氮、磷的营养物,使其转变为人类需要的终产品(如鱼、菱角、藕等水产品),修复受损生境,最终形成结构合理的生态系统。
  生物群落构建措施:
  (1)底质优化:通过将树墩、砾石群等自然材料倒插、堆放在河流道内形成适宜生物生存的栖息地环境,或者在河流滩地内沿河构建湿地、回水区等来改善河道内的地貌、水流特性,从而增加栖息地多样性。
  (2)鱼类放养、底栖放养:建立大型滤食性、撕食性、刮食性、杂食性动物功能群,重點投放包括河虾、泥鳅、黄鳝,蚌类、螺类等底栖动物和鲫鱼、鲢鱼等鱼类。通过鱼类与底栖动物的适量放养,营造水生态系统的消费者层次,构建水生态平衡。
  (3)植物规划:构建层次丰富的水生植物及滨岸植物体系,发挥栖息场所营造、食物来源供给和水质净化的功能。
  策略四:净化水质辅助。
  (1)水生植物净化 :保存场地现状有价值的乔、灌、地被和水生植物。根据湿地净化的要求,分区补植各类乡土植被(原则上补植场地现有树种),在丰富其生态多样性和满足自我净化需求的基础上,提升场地的景观功能和景观美学的多重体验。
  (2)水栖动物净化 :创造生物(鸟类、鱼类)的生息空间,通过底栖软体动物、贝类、鱼虾类等动物,对富营养化水体进行净化。
  策略五:改善人居环境。
  根据场地周边现状环境,重要节点处设置平台场地、游艇码头以及集中停车场,增加小镇人气聚集的滨水活力空间。通过设置座椅、平台、照明等基础设施,改善人居环境,美化河岸景观绿化。
  策略六:净化面源污染。
  结合海绵城市“渗、滞、蓄、净、用、排”的六字方针,通过生态截流净化渠、生态水湾、水生植物带等措施,达到滞水、渗水、净水、排水等各项要求。
  策略七:挖掘文化内涵。
  提炼崇明的文化内涵,融入捉蟹台、古典琵琶及十五巧板等元素于景观环境中。设计具有生态文化特征的景观小品。表现“生态”亦是崇明的文化特色。
  策略八:提升人口活力。
  充分依托区内的自然资源优势,策划若干基于崇明乡土特色的交流活动,新旅游产品建设,国际环岛自行车赛,荷塘油菜花节与国际稻草节等的举办来集聚人气,提升区域活力。   4  总体布局
  通过研究基地特征和项目需求,设计形成“一廊、三段”的空间布局。
  一廊:一条蓝绿相融、功能复合、永续健康的生态文明廊道
  三段:活力运动休闲示范段:以户外休闲运动、滨水体验为主题的活力运动休闲示范段。结合彩虹步道、林中花溪、垂钓小筑等,以户外休闲运动、滨水体验为主题的活力运动休闲示范段。
  水生生物栖息地示范段:以打造水生生物多样性为主题的水生生物栖息地示范段。结合湿地花园、池杉树岛、河滩湿地,以打造多样水生生物栖息地为主题的水生生物栖息地示范段。
  水生植物:保存场地现状有价值的乔、灌、地被和水生植物。根据湿地净化的要求,分区补植各类乡土植被(原则上补植场地现有树种),在丰富其生态多样性和满足自我净化需求的基础上,提升场地的景观功能和景观美学的多重体验。整个水生生物栖息地示范段着重强化吸引鱼类、蝶类、蜻蜓类、鸟类、两栖动物等湿地生物的特征。通过蜜源、浆果植物、虫媒植物吸引鸟类、昆虫,为湿地生物提供充足的食物,从而完善生物链结构。
  水生动物:创造生物(鸟类、鱼类)的生息空间,通过底栖软体动物、贝类、鱼虾类等动物,对富营养化水体进行净化。
  面源污染截留净化示范段:以水体净化、科普教育为主题的面源污染截留净化示范段。
  项目地块周边有大量农田,农业面源污染已成为周边首要污染来源,本段结合稻田郁林、台地花园、湿地坑塘等,可以有效拦截农田地表径流中氮、磷等营养物质,减轻周边水体富营养化程度,打造以水体净化、科普教育为主题的面源污染截留净化示范段。
  主要处理流程为:农田径流按照的地表径流的方式流入生态截流净化渠,净化渠中种植香蒲、菖蒲、芦苇等挺水植物,间隔50m设置雨水收集井/弃流井,通过预埋涵管流入生态水湾进行深度处理,在生态水湾种植芦苇、菖蒲、美人蕉等湿地植物,实现氮磷的进一步吸收和转化,最终处理的水排入河道。
  5  绿化设计
  5.1  活力运动休闲示范段
  基于周边环境和功能需求的考虑,以简约的层次搭配和线条组织营造活力的滨水集散空间,具体植物配置方案为:
  主干树种种植:新河镇以红叶石楠,建设镇以红椿为主干树种,并结合具有现状场地已由树种,为市民娱乐和集散提供舒适的环境。
  在滨岸道路两侧构建以垂柳、桂花、紫薇为主的曲线型林草带;在大型滩地构建以芦苇、菖蒲、美人蕉为主的植物群落;在浅水区营造以香蒲、荷、睡莲等为主的挺水、浮水植物群落;在深水区培育以菹草、轮叶黑藻、苦草、眼子菜等为主的沉水植物群落。
  5.2  水生生物栖息地示范段
  主要的措施有:
  (1)吸引蝶类、蜻蜓类:多样化的蜜源植物、幼虫食源植物,营造浅滩环境。蜜源植物:黄菖蒲等。
  (2)吸引爬行动物:较大面积的滩涂、草丛。挺水植物:水葱、雨久花、灯芯草、水烛。浮水植物:菱角、睡莲、毛蓼。
  (3)吸引鱼类及软体动物:通过种植沉水植物减缓水流速度,不同深度的水体和流速,制造鱼巢和产卵地。沉水植物:粉绿狐尾藻、苦草、黑藻。
  (4)吸引小型鸟类:有针对性的设计树枝茂密的乔木层以及浆果植物、人工鸟巢。诱鸟植物:湿地松等。
  主干树种种植:东平镇选择梅花为主干树种。
  具体植物配置方案为:木本植物选用水杉、枫杨、湿地松等,灌木选用枸杞、构树等,挺水植被选用芦苇、香蒲、荷花等,浮叶植被选用睡莲、菱角、毛蓼等,沉水植物选用狐尾藻、苦草、黑藻等。
  5.3  面源污染截留净化示范段
  保存场地现状有价值的乔、灌、地被和水生植物。根據湿地净化的要求,补植各类乡土植被(原则上补植场地现有树种),在丰富其生态多样性和满足自我净化需求的基础上,提升场地的景观功能和景观美学的多重体验,形成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绿地。
  采用湿生木本-挺水植物-沉水植物相结合的种植模式,因地制宜选用耐水湿型木本植物,如水杉、池杉、落羽杉、垂柳、箕柳、白蜡树等;挺水植物配植芦苇、荷花等;沉水植物配植苦草、金鱼藻等。
  6  结束语
  本次东平河河道整治工程,是城市中小型河道生态化改造建设的一个缩影,她以水利工程为载体,营造了湖河相间、水绿交融的美好环境,借助水的灵气与活力,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展示了生态水系与现代化生态城市相融合的风貌,达到了功能、结构、形态相并重,人文、自然、地理相和谐,安全、资源、环境相统一的境界。
  参考文献:
  [1]  吴智洋,韩冰,朱悦.河流生态修复研究进展[J].河北农业科学,2010(6).
  [2]  王桂荣,巴洪涛.河道生态化治理的有效措施探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9).
  [3]  王贝妮.城市河道生态景观规划理论与途径[J].绿色科技. 2011(1).
  [4]  俞孔坚等.海绵城市——理论与实践[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6.6.
  [5]  伍叶钢,(美)斯慧明.生态城市设计——中国新型城镇化的生态学解读.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2018.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5661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