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气候谈判报道的“陷阱”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周锐

  作为联合国系统下的国际多边谈判,德班气候大会遵循自下而上的决策机制。每个国家都有“一票否决”权的特点,让大会演变成一场复杂的政治博弈。其中,任何一个参与者都面临着双重挑战:既要确保谈判成果不逾越该国的利益“底线”,又要避免被迫亲自“否决议案”,充当谈判失败的罪人。
  这样的局面让气候谈判进程呈现出三个特征。其一,各种谈判阵营不断分化组合,力量对比呈动态调整态势。其二,哪怕是再有私心的提案也都会以“人类利益、地球未来”的面貌呈现。其三,在谈判桌之外,各方围绕着“民众声音”、“谈判预期”、“各国表现”等热门议题的话语权争夺也空前激烈。
  对于媒体来说,要准确传递中方声音,真实还原大会进程,首先应该对上述三个特点有所把握。本文将回顾德班会议期间一些热点议题,浅谈自己对如何避免在气候谈判报道中踩入“陷阱”的粗浅认识。
  大会缩影:信誓旦旦暗留后门
  德班气候谈判的主会场位于德班体育场附近,从天空看,这个举行过世界杯半决赛的拱顶就像一个横放的“Y”。两条曲线汇成一股的设计,暗示种族隔离的废除。但也有人认为这是一个不好的征兆,预示着气候谈判的“双轨”制将在德班终结。
  在中国代表团的一次聚会上一位环保企业家慷慨激昂地对所谓的“征兆说”给予了驳斥,他大声宣布,“如果最终结果是两轨变一轨,我一定从体育场拱顶上跳下去”。看到现场的官员和记者们面色有变,这位企业家的秘书赶紧补充说,“拱顶上是有蹦极的。”
  上述情景几乎就是整个大会的缩影:任何承诺都不可能超出自己底线,每一个信誓旦旦的表态背后几乎都留有“后门”。在这种情况下,记者如果只是真实记录各方观点,而不结合背景和大会进程深入分析,其报道很容易就会偏离实际情况。
  观点陈述:复杂简单相机而动
  议定书第二承诺期是此次谈判的焦点问题。在这一事项上,发展中国家高度团结,明确表示议定书能否延续是决定此次谈判成败的首要因素。但另一方面,日本、俄罗斯和加拿大明确表示不会接受第二承诺期。
  在发达国家中,只有欧盟对第二承诺期持较为灵活态度。从2011年下半年起,欧盟就开始把第二承诺期和其路线图挂钩,强调只有在各方达成一个“全面的有法律约束力的协定”的前提下,欧盟才有可能答应延续第二承诺期。
  从谈判前的表态看,美国不可能接受一个有“法律约束力”的协定,发展中国家无法接受有悖于“共同但有区别责任”原则的“全面协定”。这意味着如果欧盟路线图成为大会主议题,上述两个阵营就会被逼到要么让步,要么“说不”的境地;而欧盟则将成功推卸掉自身的历史排放责任,并扮演起建设者的角色。
  但在各方观点位于两个极端的情况下,欧盟看似“折中”的态度就被许多国家当成谈判取得进展的契机。欧盟也始终致力于将“是否同意其路线图”打造成“是否阻碍谈判进展”的判断标准。
  面对西方媒体的造势,中国媒体引述来自发展中国家专家的观点回击说,欧盟此举意在用当下的排放现实和未来的制度安排来否认其本应承担的历史排放责任。
  回头来看,这里我们已经碰到气候谈判报道中最为常见的一个“陷阱”――试图用复杂的长句去讲道理。
  这种“陷阱”的普遍存在和气候谈判的特点密切相关。首先,多边谈判机制下,任何一个议题的讨论都会有数十个国家发言;其次,经历了20年的风云变幻,当下的许多争论都有着复杂的历史背景。因此,报道经常不自觉地就变得较为冗长。
  然而,在声音嘈杂、观点多样的气候谈判会场,冗长的论述永远没有“契机”和“更多国家参与”这样简短的标签有力量,因此,最初一轮发声的效果较为有限。
  不过,大家很快意识到了这一点。随后出来接受采访的专家只提了一个简单的问题:既然欧盟对现有的有法律约束力的协议(京都议定书)都“有条件接受”,那我们凭什么相信一个新的有法律约束力的协议能发挥作用?
  这个小问题起到的效果明显强于之前逻辑推演式的分析,直到大会结束,解振华为印度“出头”时,也依然延续这种思路,把一个简单的问题抛给发达国家:“你们的承诺兑现了吗?什么都没做,你们有什么资格说三道四?”现场当时一片掌声。
  虽然“简短处理”能明显提升报道效果,但如果让这几个字贯穿新闻生产的全程,我们又可能会掉入另一个陷阱――“忽视各方声音背后的玄机”。
  大会进入高级谈判阶段,或许是意识到“有条件”接受应有义务的态度所产生的负面影响,欧盟开始改变策略,其极富煽动性的谈判代表康妮・赫泽高在大会上高声宣布,欧盟决定答应第二承诺期!
  这一说辞在会场造成了轰动效应,记者们也开始行动起来,抓紧报道这条新闻。但康妮・赫泽高随后表示,欧盟这么做是不愿意各国多年的辛苦成果付之东流,因此欧盟必须得到保证,不能只是自己战斗,其他国家也要加入进来。“谁不加入,谁就为失败负责。”
  这时,我们才发现,欧盟“有条件地履行义务”的立场事实上没有任何改变,只是重新包装改头换面而已。但一些速度比较快的媒体已经发出报道,西方媒体更是大肆宣扬。
  这次经历再次提醒我们,在气候谈判中,耳听不一定为实,每一个信誓旦旦表态背后的“后门”里可能藏着更多的东西。力量划分:小心求证牢记底线
  对气候谈判进程影响最大的主要有三方面的力量:欧盟、美国和基础四国及其代表的77国集团。从哥本哈根到坎昆再到德班,上述三方博弈的谈判主基调没有发生变化,但各种力量的分化组合却在不断进行。
  此次德班会议,最明显的变化是发展中国家内部在面对减排问题时出现了多个声音。首先,发达国家的利诱以及自身面临的切实威胁,让小岛国支持“欧盟”路线图,甚至提出更为激进的观点。其次,德班大会被视为非洲主场,以南非为代表的非洲国家不愿议定书在自己家门口死亡,因此倾向于去满足有着“折中”态度的欧盟的要求。最后,一直“说不”的美国,为了避免成为各方攻击的靶子,在谈判的后半程态度逐渐转向暧昧。
  因此,各集团间力量的消长引发各方频繁争论,而这种争论与气候谈判报道的第3个陷阱――“复杂局面下对局势的误判”有关。
  事实上,在各集团都声称自己获得更多支持的混乱局面中,要尽可能地做出贴近事实的判断,牢记各方“声称”的谈判底线十分关键。因为经验表明,在没有重大变故的情况下,各国最终做出的让步不会超出其最初划下的“道道”。
  还是以欧盟路线图为例。在大会最后时期,是否支持欧盟“全面有法律约束力”的路线图成为各国谈判代表都必须回答的问题。发展中国家反对、小岛国支持、美国气候特使则给出一段语意模糊的回答,让人无法确定他的意图。
  当时有媒体认为,从“不谈”到“模糊”的转变,说明美国和欧盟站在一起。以“美国表态支持欧盟”为题的报道也随处可见。但当时国内几家媒体一起商量,大家认为美国国内当下的政治局面,让其没可能接受任何“法律约束力”的协定。因此,该国代表的模糊态度可能只是为了避免成为靶子而刻意为之。
  事实证明,这种判断是对的。因为没过多久,美国国务院就专门发文澄清说,该国并非支持欧盟,只是支持一个新的气候协议谈判的进程。
  同一话题还涉及到基础四国的态度。当时,欧盟宣称巴西、南非已经站到他们一边。而中国的表态是基础四国仍很团结。
  考虑到南非的东道主思路和巴西并不太大的减排压力,国内媒体认为上述两国最后可能会有所“放水”,但基础四国对气候谈判影响力日趋加强的大趋势不会改变,因此,基础四国分裂的说法不符合事实。
  当时,会场内恰好传出基础四国会再度共同召开新闻发布会的消息。对此,我最初选择了“基础四国力保团结”的新闻标题,但经过一番推敲后,大家觉得“力保”的前提是裂痕已然出现,这显然是不准确的,因此,最终选择了“力证团结”这一相对客观的标题。
  德班气候大会虽然取得一定成果,对国际气候谈判的走向做出安排。但由于发达国家为发展中国家提供支持的政治意愿不断下降,未来的谈判仍将是一个长期艰苦的过程。作为媒体,我们应不断加强应对气候变化和气候谈判相关知识的积累,尽可能少地在报道中踩入陷阱,客观呈现报道进程。
  责编:吴奇志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3431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