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高职院校信息化融合教学“线上现场双导师”模式探索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方�h

  摘要:“线上现场双导师”模式充分考虑到了线上线下融合教学,突破单一学科的限制,从多角度全方位的视角进行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实践,以期实现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本文论述了高职院校“双向”教学模式的构建,探讨了“双导制”教学模式的优势,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双导制”教育的责任和理念,并对高职院校提供一定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高职院校;线上现场双导师;信息化融合
  一、概述
  由于现有互联网和多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新媒体逐渐成为现代媒体的一部分,高度个人化的社会学教学模式改变了目前的教学模式,《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01―2002)》提出,认为教学平台信息化已成为当前课程发展的趋势,能够充分感知现代信息的先天优势,适应学生的自主学习,培养他们的个体能力。
  教育信息化推动着教学动态化迁移,从MOOC到SPOC构建了线上与线下融合的混合学习模式。“线上现场双导师”模式对SPOC混合学习模式进行优化,更加有效融合了线上专业知识输入与线下语言产出,契合了高职学情,迎合了行业教学诉求。该模式提出线上导师培训与优质教学资源本地化,使SPOC混合教学模式演进成一个稳固的、良性的生态教学循环,推动线上线下学习无缝对接,实现了优质课程资源共享与更新,缩小了区域教学差距。对于“线上现场双导师”模式的探索,可为高职院校信息化教学建设提供一条可供参考的路径。
  随着互联网和多媒体技术的高速发展,新媒体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教育媒介。新媒体信息的海量性与共享性,风格的个性化和社群化已经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指出:“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来促进教育事业发展,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优势,注重信息技术与教育的全面深度融合。”《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指出:“应积极引进和使用计算机、网络技术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开发和利用数字化教学资源,构建适合学生个性化学习和自主学习的新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二、高职院校教学信息化建设当中的不足之处
  (一)观念滞后
  不少教学思想上,很多高职院校都存在一定的偏差,存在对当前教育工作的不理解。相对来说,教师要能够先于学生一步进行教学文案的设计与编辑,整体推动学生现行的教学进度,而现在重建设轻资源的现象也是屡见不鲜。不少教师认为教学建设理论更为重要,这仅仅是片面的想法,真实的教学是需要将理论与实际内容结合起来,也就是理论知识与生活实践相搭配,以此来作为教学课程的支撑,能够在充分理解教学手段的同时让信息化教育更为充分饱满。
  (二)制度不完善
  相对于教学信息化建设、应用、评估等体系来说,其信息整合不完善,尤其是建设标准不完善,信息资源建设没有统一标准,导致资源无法大规模共享,利用率低。应用系统标准不统一,各系统数据无法集成,导致资源共享困难,信息孤岛严重。同时,信息化建设的监控与评价体系不完善,难以保证信息化教学的质量。
  (三)资源不丰富
  很多高职院校在教学整合的信息资源中很少有高质量的教学内容供应学生参考学习,特别是原创性、创新性的优质教学信息资源严重缺乏。由于文本、声音、图片、动画、视频、题库等数字化教学资源不丰富、不系统,导致很多教学资源库成为摆设,没有应用和推广的价值。
  (四)应用不广泛
  数字资源应用于教学的机制尚未建立,数字资源的创造不用于教学课程,课堂信息化水平不高,由此产生了双导师教学资源和应用。这主要是由于资讯科技与教育缺乏融合的机会,以及相当一部分教师使用网络等现代网络手段作为教材的代用品、布告栏和粉笔,不能用信息技术来促进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变。因此,必须进一步提高信息化的应用。
  三、高职院校教学信息化建设原则
  (一)观念先导原则
  作为促进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指南,我们应该从“信息化促进信息化”转向“信息化促进教育现代化”。我们应该认识到,信息化建设不是简单的信息技术引进,而是教学理念、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系统改革。
  (二)统筹规划原则
  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当地产业特点,瞄准教学信息化发展的主导水平,科学规划顶层设计,明确高职院校的发展目标和任务,系统推进教学体系、师资、条件、资源建设和应用的l展。
  (三)重点突破原则
  要突出教学信息化资源建设和应用这一重点,紧贴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需要,积极推动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内容更新、教师教学方法创新、学生学习手段多样化、教育管理模式改革等领域的广泛应用。
  (四)共建共享原则
  充分争取政策、资金与资源,建立政府引导、多方参与、共建共享的开放合作机制。同时加强专业群资源共享互动,实现资源共建共享、教学互助提高。
  四、“双师协同”教学存在的价值与特色
  “双师型”教师队伍当中不仅需要老师的合作搭配,还要能够将“双师协同”的理念应用于在线课堂教学平台。所以,“双师型”教学可以看作是“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在课堂上的深化,因为只有立足于真正的运营商和平台,双师型教师才能对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起到积极作用。
  (一)“双师协同”存在的价值
  “双师协同”能够有效深化基于高职院校的课程改革方向。为了能够让教学水平更上一层楼,双师合作教学刻不容缓,这样的教学计划能够加快以及推动高职院校方面的工作课程目标系统的革新。将高等职业课程独具中国本土特色,使得传统学习知识领域内容被“工作过程中的系统化”所代替,由于在课程当中需要将具体的课程流程与课程目标顺序进行结合,才能够保证双师指导过程中所需求的知识能够在学生的脑海里留有深刻的印象,所以书面知识与实践是必然要相互结合的。因而,为了让老师在课堂上有更好的课堂指导表现,高职院校为课程体系方面的具体改革实施也有了新的需求,为促进高职院校与外聘企业老师之间的知识链接与互通,需要让教师进行“双师协同”,其中最为重要的是让技术人员能够将“协作”的隐性技术知识给高职院校的老师传递到位,从而加快实现“一加一大于二”这一教学策略。经由这样的操作过程后,教学课堂上的内容才能够与企业外聘教师的技术实践知识相比对完成。第二点就在于,借助“双师协同”的新型教学组织方式,让教学过程中能有更多的趣味性,使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更加融洽,老师为学生答疑解惑、学生与学生交流课堂所得经验,通过这样的办法提升学生的互动积极性。“双师协作”基于两到三位教师的基础上有了更多的合作机会,在思维上能够更加灵活,使得在教学当中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对于事物的批判能力与头脑风暴的发散。

nlc20220831174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438948.htm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