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互联网+”背景下高职院校新形态教材建设探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福静

  摘要:教材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载体,是人才培养和评价的依据,是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教材的建设需与社会发展需要、学生学情以及可利用的数字化资源相结合,以满足经济社会不断变化及人才培养需求,新形态教材应运而生。文章阐述了新形态教材建设必要性,同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充分的分析,在明确了“互联网+”背景下高职院校新形态教材的现实需求后,为新形态教材提出建设思路,以此推动高职院校新形态教材在“互联网+”背景下更好、更快发展。
  关键词:“互联网+”,新形态教材,人才培养
  引言
  随着我国职业教育改革不断的推进,教育信息化、校企合作“双元化”越来越受到重视。教材作为职业教学过程中的重要载体,是人才培养和评价的依据,也是教学质量的保障,因此,在“互联网+”背景下的高职院校新形态教材建设变得尤为重要。新形态教材通过将互联网思维注入高职教材当中,使教材变得更加的立体化、多元化以及一体化。新形态核心思想是将各种教学资源进行融合与开发,保证学生能够从学习内容以及学习途径上获得更大的满足,从而确保院校提供的教学服务能够满足学生的成长需求。
  一、“互网+”背景下高职院校新形态教材建设必要性
  1.国家教育政策
  2019年,《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明确提出,加强学校与企业“双元化”的合作模式,积极地建设符合学生职业需要的教材,提出了使用新型活页式、工作手册式教材并配套开发信息化资源的倡导,这对于教材的建设和出版提出了新的要求。高职院校的新形态教材建设,需将其与互联网结合,突出职业教育办学特点,全面的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工作,深化校企合作,携手助力新形态教材的建设,培养出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2.高职院校人才培养需要
  新形态教材是在“互联网+”背景下提出的,其中数字化资源是教材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与传统教材不同的重要标志。数字化资源依靠强大的更新功能、交互功能、拓展功能能够紧跟行业发展脚步,将新兴的技术、知识、系统、软件进行更新,从而确保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与行业发展相匹配。新形态教材中的数字化资源,可实现前沿科技、技术、知识等内容的补充,并通过具体的实际案例进行展示,进一步的提高学生理论知识的融合度。
  3.学生学习需求
  传统的纸质教材出版设计是以各个章节为单元,其知识体系和知识点相对复杂,传统教材的特点导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率受到抑制,逐渐的对教材内容失去兴趣。为满足学生学习需求,高职院校需从学生的心理出发,积极的研发出能够吸引学生学习的新形态教材,将教材内容与互联网资源进行有机的融合,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学生则可利用多媒体、PPT、模拟仿真动画、在线学习等方式获取所需资源。与此同时,学生通过移动客户端能够做到随时随地学习,从而摆脱教材限制,不断的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性。
  二、高职院校新形态教材存在的问题
  1.学生缺乏对新形态教材的明确认知
  通过对高职院校学生调查,有很多学生对于新形态教材的看法和认识差异非常大,有的甚至不知道当下使用的教材是否是新形态教材,一部分对新形态教材认知不够明确,很多学生对于新形态教材的理解只是局限在在线教学、资源库、互动平台等方面。从调查的结构可以看出学生对于新形态教材的认知不够明确,这从侧面说明新形态教材的人才培养效果以及利用效率非常低,无法发挥出新形态教材应有的应用效果。
  2.新形态教材学习资源利用率低
  新形态教材与传统教材相比,学习资源更加丰富,更能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为教师教学、学生学习、院校管理提供重要支持。面对丰富多样的教学资源,却存在很多学生缺乏主动利用新形态教材的资源进行学习的问题,虽然有好资源却不懂得加以利用,造成资源浪费。造成新形态教材学习资源利用率低的因素主要有:学生学习主动性低、缺乏兴趣、难操作等,这些因素导致新形态教材的应用效果受限,成为新形态教材建设中亟需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3.新形态教材与信息化资源融合不够
  在新形态教材建设时,虽然做到了信息资源与教材的融合,但融合的深度和“粘度”不够,导致信息资源没有真正的做到为新形态教材服务,其应用效果也是不尽人意。与此同时,随着互联网、信息化技术、网络通讯的不断发展,促进大量APP学习平台的创建,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提供了多种学习途径。但在使用过程中也存在着诸多的问题,软件学习资源较少、教材质量参差不齐、专业知识与信息化资源融合力度不够等,这些因素都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率。
  三、“互联网+”背景下高职院校新形态教材的现实需求
  1.满足信息快速更新需求
  新形态教材需要做到信息快速更新,对于现阶段的市场需求能够准确的掌握行业发展信息,纸质教材不可能做到信息的快速更新,仅仅是依靠老师的教材讲解显然是无法准确的把握行业发展的脉搏。基于此,“互联网+”背景下的高职院校新形态教材在建设时,需要能够灵活的将新兴的知识和信息与专业教材相结合,两者形成促进和补充,从而满足社会快速的发展需求。
  2.新形态教材需与当下技术手段相结合
  新形态教材的建设重点是培养出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人才,因此新形态教材需要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来实现人才培养目标。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应用,人工智能、区域链等技术手段也在逐步的应用在教育教学当中,依靠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深入的挖掘数据背后所蕴含的规律和有价值的信息,为优化教育教学,推动教育信息化改革提供决策支持。基于“互联网+教育”的新形态教材建设,需与各项技术结合,为课堂教材建设指明发展方向,为教材的良好应用提供技术支持。
  3.满足当下学生学情变化
  当代高职院校学生较为年轻,所接触的产品和理念较为先进,因此在建设新形态教材时,应充分的考虑学生的学情,对教材的趣味性加以创新,根据不同专业特点,融入不同的教学方式和方法,从而提高教材的趣味性。新形态教材作为学生能力提升的重要载体和依托,新形态教材的建设需满足当下学生的学情变化,研发出适合学生学习的教材,使教学效率以及人才培养效果事半而功倍。

nlc202210121525



  四、“互联网+”背景下高职院校新形态教材建设思路
  1.结合市场需求,明确建设要求与标准
  新形态教材的建设要求需在传统教材基础上,结合市场需求以及学生的学情,明确以学生为主体的培养方针,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建设适合学生学习和发展的教材。新形态教材的建设标准需保持一体化标准,所谓一体化标准是指建设的教材最终确立的教学形式须与开展的教学模式保持一体化标准,建设的教材内容与数字化和信息化资源保持一体化标准,建设的教材内容与教学要求保持一体化标准,及教学理念与建设教材的设计保持一体化标准,从而确保新形态教材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更具创新,以便于更好的为教师和学生服务。
  2.创新排版内容设计,提高教材利用率
  建设新形态教材时,首先,在教学过程当中,教师根据专业中的难点部分尽可能的寻求实践机会,做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让学生更加真切的了解教材知识,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其次,创新教材内容、排版设计,将枯燥乏味的知识点和难点,通过信息化的手段或互联网技术,设计出动画、视频以及仿真的教学方式,进一步的细化知识内容,同时让整个教材在信息化资源辅助下更具吸引力。
  3.创建优质信息化平台,实现教材资源共享目标
  近年来,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使人们越来越重视信息化平台的创建。在建设新形态教材时,需重视信息化平台创建的重要作用,并借助信息化平台的资源优势,不断的开发多种教学方式、教学方法,进一步的丰富自身教学模式,切实的满足以学生为主体的个性化培养需求。因此,首先创建优质信息化平台,并做好纸质教材、信息化平台以及网络课程的衔接工作,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其次,借助优质信息化平台,依托微信公众号或其他方式,实现数字资源与教材融合一w化;最后,为学生提供学习的平台,实现教材资源共享。
  总结
  “互联网+”背景下新形态教材建设是高职院校教材建设的新方向,也是我国教育信息化改革的必然趋势,推动了互联网和教育的深度融合。新形态教材建设能够更加快速的更新行业知识和信息,根据学生的学情需求,选择更加适合学生学习的建设方式和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以信息化技术为载体,利用数字化资源,实现线上和线下混合学习方式,满足学生个性化及自主学习需求。 PR
  本文系咸阳职院2021年度 “双高计划”专项研究项目,项目名称:“双高”背景下高职院校新形态教材评价体系研究;项目编号:2021SGB07 。
  参考文献:
  [1]刘春娣.互联网技术背景下高职课程改革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评《“互联网+”时代高职课程改革与新形态教材建设》[J].中国科技论文.2021,(10):1171.
  [2]万亚军.互联网+时代高职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新兴态教材建设实践与思考[J].采写编.2020,(06):149-151.
  [3]方振龙,肖华.“互联网+”背景下高职新形态教材建设的思考――以“城市轨道交通票务管理”为例[J].机械设计与制造工程.2020,(01):114-117.
  (作者简介:福静,助教,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教育改革,企业管理)
  (责任编辑:姜秀靓)

nlc202210121525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440923.htm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