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新时代高职院校美育与劳动教育融合育人实施路径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戴慧

  摘要:遵循“问题提出―意义论证―现状分析―策略构建”的研究思路,为适应新时代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人才培养的需要,针对高职教育中美育和劳动教育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探析将美育和劳动教育融合发展的必要性、可行性,进而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探索构建美育、劳动教育融合育人体系的思路和实施路径。
  关键词:高职院校美育;劳动教育;融合育人
  
  2019年4月,教育部下发了《关于切实加强新时代高等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要求高等学校面向全体学生普及艺术教育,2020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指出要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要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相融合。打通美育和劳动教育间的壁垒,将“以美育人”和“以劳育美”紧密融合,是高职院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应然之举。
  一、高职教育中美育和劳动教育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一)美育工作面临的挑战
  随着全球化的进程不断加快,高职学生受外来文化思想和价值观念影响较大,以致对传统的思想理念与审美观念造成较大冲击,出现审美价值观偏离的现象。与此同时,由于高职教育注重人才专业技能的培养与输出,对美育的重视度普遍不足,美育在育人方面的价值功能没有得到有效发挥,具体表现在具备专业美育知识的师资力量较为薄弱,仅能从思政类课程中寻找美育教学痕迹,或是通过开设艺术类公共选修课开展美育,在内容和形式上都较为滞后和单一,课程效果和普及率较低,大多数学生的审美水平比较片面单一,发现美、辨别美、创造美的能力需要提升。
  (二)劳动教育存在的问题
  劳动教育是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引导学生在劳动创造中追求幸福感、获得创新灵感,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1]高职教育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专门人才的培养,以促进就业和适应产业发展需求为导向,在一定程度上围绕职业劳动、生产劳动而展开,可以说劳动教育是职教人才培养的应有之义。然而,目前的高职院校劳动教育,多简单停留在打扫校园卫生、进社区开展志愿劳动层面的过程中存在形式化,在涵育道德品行、培养审美旨趣等方面的育人价值不到位,导致部分高职学生对劳动的认知出现偏差,愿意参加重复性体力劳动的学生,以及具备开展创造性劳动能力素质的学生都不多。
  二、高职院校美育与劳动教育融合育人的必要性
  (一)二者统一于新时代育人目标之中
  不同时代有各自要面对的教育问题,育人目标的丰富和拓展也是教育实践深化的过程。[2]经过长期的教育探索,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新时代育人的明确目标,劳动教育与德智体美相并列,美育与劳动教育统一于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目标任务之中,这为新时代教育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这也意味着将劳动教育和美育进行融合育人,是贯彻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动高职教育人才培养体系更为完善,育人成效更为显著的必然之举。
  (二)美育是劳动教育的内在要求和应有之义
  马克思主义认为,劳动创造了美,劳动首先使劳动自身成为审美对象,使劳动过程、劳动工具、劳动场面、劳动产品成为审美对象。劳动作为一种创造美的活动,本就不局限于形式化劳动,高职劳动教育的内容和形式也不应仅限于要求学生干打扫卫生的体力活。正确认识并不断更新劳动内涵,从矫正认知,涵育美好心灵出发,引导学生发现劳动本身的美,即在劳动过程、劳动环境、劳动工具、劳动组织、劳动产品、劳动成果甚至是劳动者自身上下功夫,通过不断丰富劳动教育的内容和形式渗透美育,让生产劳动摆脱刻板禁锢,既激活劳动本身的美学性质,又有效提升学生发现美、体会美、创造美的能力素质。
  (三)劳动教育是加强和改进美育的可行渠道
  受人才培养侧重的影响,高职院校对美育普遍重视程度不够,具体表现在课程建构系统性不足,专业师资力量薄弱,美育内容和形式单一等。受传统观念影响,美育被认为具有“精英化”“专业化”趋向,在某种程度上是“无用”的,它只是一种形式化的育人工具,与高职教育的“实用性”相背离,美育在推动思维能力发展、塑造思想道德、涵养高雅志趣等方面的价值功能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高职教育培养的是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其中的“高素质”所包含的创新能力、人文精神等都离不开审美教育,美育本该在高职教育中有所作为。面对高职院校美育实施载体极为有限的现状,我们应该注意到劳动作为高职校园必不可少的实践活动,恰好是实施美育,将美育“去精英化”,有效融入日常生活的一个可行方式。
  三、高职院校美育与劳动教育融合育人的可行性
  (一)劳动教育为美育提供实施载体
  在“唱响劳动美,托起中国梦”的新时代背景下,“劳动美”被不嗲炕与推崇,“将美的因素纳入劳动过程,美化劳动主体、环境、工具、过程、产品”,[3]让劳动者自身、劳动工具、劳动的方式方法、经劳动后营造的环境等都成为审美对象,能有效拓展美育的空间和途径,使其有效融入朴实的劳动日常,推动美育不仅仅拘泥于艺术课堂,还能引入生活和实
  践的广阔天地,引导高职学生感受劳动的乐趣与美妙,从而树立正确的劳动和审美观念,即培育“劳动美”的观念、“发现美”的眼光、“创造美”的能力,同时推动“以美育人”与“以劳育美”紧密融合,切实发挥劳动教育和美育的育人价值,进而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二)美育丰富劳动教育的内容及形式
  在现有的高职劳动教育课程体系中,多以按区域分配劳动任务,要求学生进行卫生打扫的实践活动为主,对劳动的理解与诠释不全面。学生往往为了打扫而打扫,视劳动为体力活而不存在有“美”的驱动。然而,劳动的内容和形式也应该丰富多彩,例如,开展手工劳动,组织诗词歌咏劳动活动等,用巧手慧心创造劳动美,借诗词歌赋书写赞颂劳动美,既于无形中将美育作为一种教育理念贯穿劳动教育始终,又助推了劳动教育的创造性实施。学生在创造性劳动的过程中,可以认识到自己不但是美的创造者,还是美的体验者,更是美的本身。通过劳动美育有利于引导学生由被动劳动转变为主动参与,在身体和心灵层面都受到“劳动美”的熏陶,塑造健康身心,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进而实现个人素养的全面发展。

nlc202212131927



  四、新时代高职院校美育与劳动教育融合育人实施路径探索
  (一)明确育人目标:涵育塑造“四重美境”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说到底要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性问题。新时代高职院校美育与劳动教育融合育人的实施第一步就要明确人才培育目标,《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强调,“职业院校美育课程要培养具有审美修养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劳动美育是形成、促进和引导学习者创造出集价值性和工具性有机统一的美的作品的过程如人的美作品、社会美作品、自然美作品和环境美作品。[4]以此为遵循,要在劳动美育中将学生培养成为“劳动美”的演绎者、经营者、守护者、创造者……也就是说,从劳动者自身、劳动关系、劳动环境、劳动成果“四重美”的维度来看,首先,高职学生应当肩负勇担时代大任,争做大国工匠的历史使命,作为劳动主体,不论在正确三观、健全人格的塑造,还是保持健康体魄,都应融入审美元素,积极接受“美”的教育以陶冶“美”的心灵,用“美”的心灵去感悟、驱动美的劳动,潜移默化中弘扬涵养敬业专注、精益求精、锐意创新的工匠精神,争做“劳动主体美”的演绎者;其次,要引导学生学会正确认识劳动过程中自身的权利和义务,一方面,劳动成果得来不易,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高职学生要认识到诚信就业、爱业敬业至关重要,另一方面要学会维护自身合法权益避免劳动纠纷,为顺利适应职场环境从容处理职场人际关系打好基础,争做“劳动关系美”的经营者,用“美”的职业素养助推劳动过程中人际关系、劳动关系的和谐;再次,高职教育应引导学生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在劳动过程中明确认识到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应该遵循和维护生态系统的良性平衡,尊重、顺应和保护自然,正确处理好人与自我、人与自然的关系,做“劳动自然美”的守护者;最后,不同劳动者发现美、创造美、欣赏美的情怀和技能联结打造出丰富多彩的劳动成果,凝结劳动者汗水和智慧的成果点亮环境之美,因此要面向学生厚植劳动美的情怀,培育创造劳动美的技能,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将学生培育成为“劳动环境美”的创造者。
  (二)搭建育人载体:家校企社“四方联动”
  要把家庭作为职业启蒙教育、劳动审美教育的重要场域,[5]家庭各成员对于家务劳动的承担及分工,父母在职场中的态度表现及人际关系处理等,都是面向学生展开劳动美育的生活案例。笔者所在南京科技职业学院注重从家庭中挖掘劳动美育的素材和价值,发挥家庭对学生成长发展的重要作用,以优良家风带动劳动美育成效提升,例如,“一封家书”活动已经持续开展多年,学生经常在家书中感恩父母的养育之恩,来自家庭的家务劳动、营生劳动于潜移默化中引导学生认识到劳动的美与光荣。学校也通过这一方式倡议每个家庭发扬崇尚劳动、尊重劳动、勤俭持家、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不慕奢华、厉行节约、杜绝浪费,树立时代新风和科学、文明、健康的家庭生活方式。家庭教育成为学校教育的辅助和补充,良好的家风浸润学生心灵,让“劳动美”的观念在家庭层面就已经深植学生心中。
  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办学模式,促使企业在美育与劳动教育融合育人中扮演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企业精神、校友榜样、技术工匠等都是实施劳动美育的重要资源,尤其当人才培养进入顶岗实习阶段时,以上更是塑造学生职业素养和劳动观念的主力军。因此,不论在文化熏陶、师资队伍建设,还是育人平台的搭建上都应积极推动校企深度融合,合力开发美育与劳动教育创新巧妙融合的育人项目,让产业、企业、职业的力量在学校劳动美育实施进程中推波助澜,为培养有新时代灵魂的大国工匠携手同行。
  最后,可以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拓展美育和劳动教育融合育人的渠道,丰富内容形式,将育人阵地由校园延伸至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社会服务机构、乡镇社区等,让“劳动美”在社会调查、志愿服务等丰富多彩的劳动形式中扎根。
  (三)构建实施体系:协同育人“三位一体”
  高职教育以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在劳动教育领域具有先天优势,应当汇聚课程育人、实践育人、文化育人的协同力量,构建“三位一体”劳动美育实施体系。以南京科技职业学院为例,学生在实习实训环节直接与劳动教育相对接,实训内容与劳动内容相互交融,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紧贴劳动、依靠劳动,学校一些优势专业、特色专业也十分适合融入劳动美育元素,例如,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学生在专业实践、社会实践等过程中除了可以利用专业所学开展水质、土壤、气体、固废检测内容,还能将拾捡地面、水面垃圾等劳动同步进行,无形中丰富劳动教育课程资源,环保意识的深耕更是让德育美育教育在潜移默化中进行,该专业“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创”理念的践行,让学生在充满智慧与技能的体力劳动中体验别样的劳动美,实现专业水平、劳动能力和审美旨趣的同步提升。另外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方面,依托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的学生社团寸草环保协会,经常性地为学校周边小学提供环保科普教育、志愿服务,专业教师深入企业开展劳动美育师资培训、参谋服务等,提升师生“劳动光荣”“技能宝贵”的成就感。
  与此同时,在“五育融合”的育人要求下,美育需要打破学科界限,渗透到其他学科,更加关注学生审美体验的完善,[6]针对目前高职院校劳动美育课程建设相对薄弱的现状,还需要在构建课程体系上多下功夫,有关劳动教育的课程,除了在集中开展的“劳动周”期间由学生工作部门领导、辅导员、班主任分年级、班级进行相关动员教育外,还应充分挖掘思想政治理论课、大学体育课、相关特色专业课中的劳动美育元素,以及通过开设相关公共选修课程促使劳动美育课程教育更为常态化,经过课程渗透促使学生转变劳动观念,用思政课美润心灵,体育课强身健体,专业课武装头脑,选修课增长见识,深刻认识到“劳动美”内涵丰富且意义深远,进而用“心灵美、体魄健、技能强、思维新”为劳动添光彩,让美育巧实施。在5G时代下,还应紧扣高职00后学生伴随网络成长的特性,利用海量的互联网资源和高速率、低延时的网络通信技术,让劳动美育线上线下相融通,例如,将《1921》等致敬劳动者的优秀影视作品纳入劳动美育内容,或者在“五一”劳动节、学校集中组织开展“劳动周”等重要时间节点,通过云端组织“劳动中的微笑”光影传递活动,“劳动最光荣”主题短视频创作比赛,“劳动日记”集锦微文推送等,鼓励学生动手用脑、用心用情在线创造、传递劳动美,不仅促使学生学网、懂网、用网的劳动技能得到锻炼,还让学生的审美水平在鉴赏影视作品与创作网络作品的过程中得以提升,劳动美在网络发布、转载、交流互动的同时也实现了广泛传播。
  要推M蕴含劳动美育的校园文化建设,以“真善美”为标准,结合高职院校实际,挖掘校训校风校史中的育人价值,以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滋养学生心灵上的宝贵价值。范旭东、侯德榜是南京科技职业学院教育事业的开拓者,其宝贵精神中蕴含的“爱国、科学、实业”内涵,是艰苦劳动和智慧之美的融合绽放,以此精神为抓手打造独特校园文化,为劳动美育创造鲜活氛围,让精神传承在实践中焕发时代光芒。此外,学校建设打造的杨玉贵古陶瓷艺术馆展出了涵盖从新石器时期到近代的陶瓷器250余件,让古人的审美情趣、手工技艺、辛勤汗水穿越历史集中呈现,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滋养下,为开展劳动美育营造了氛围,提供了阵地。
  参考文献:
  [1]曲霞,刘向兵.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的内涵辨析与体系构建[J].中国高教研究,2019(2):7377.
  [2]王莹.新时代育人目标的丰富和拓展――从“德智体美”到“德智体美劳”的解读[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0(4):5255.
  [3]陈鼎如.略伦劳动美学[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0(3):115.
  [4]刘学勇,滕遥.合理性教育循环与美育、劳育关系刍议[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6(5):2130.
  [5]杨晓慧,黄君录.高职院校劳动美育体系构建:目标、重点与路径[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32):7074.
  [6]赵黎娜.新时代高职院校劳动教育与美育融合发展研究[J].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2):113116.
  基金项目:南京科技职业学院校级人文社科课题《新时代高职院校美育与劳动教育融合发展的路径探究――以南京科技职业学院为例》(NJPI2020YB35)
  作者简介:戴慧(1989―),女,汉族,湖南湘潭人,硕士,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高校党建思政。

nlc20221213192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443252.htm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