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沉下去”发掘数字背后的新闻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王秀琼

  一提到经济新闻,大家脑海里首先浮现的就是一连串数字。经济离不开数字,但数字的抽象和枯燥却是经济新闻,尤其是对外经济新闻写作的大敌。要写出好看的对外经济稿,必须从浮于表面的官方数据中跳脱出来,“下沉”到实实在在的经济生活中去,才能发现数字背后的新闻。在这一方面,路透社最近播发的稿件《欧美经济阵痛波及中国出口商》值得借鉴。   8月中旬,中国海关总署发布了7月外贸数据,虽然是例行发布,且出口数据好于预期,但路透社并未止步于报道数字。一周后,路透社以北京为电头播发了一篇深度稿件,在对多个行业、规模各异的出口企业调研的基础上做出判断:尽管目前中国出口强劲,但欧美的债务问题和经济疲软已令中国出口企业的前景不甚乐观。   对欧美消费者来说,这一新闻点无疑是极具相关性的,并且做到了“言人所未言”,再一次体现了路透经济新闻产品的价值。那么,作者是怎样做到这一点的呢?   首先,作者要对来自官方自上而下发布的数据“不满足”,有主动从读者的角度出发深入了解现实的好奇心。在西方受众眼中,欧美债务问题是现在最令人头疼的经济问题,而中国的出口是驱动中国经济,进而拉动全球经济的重要引擎,前者会给后者带来什么影响,这就是值得西方读者关心的新闻。   其次,这篇稿件的成功很大程度上缘于其“预见性”和“前瞻性”。可以说,记录现实的新闻作品数不胜数,但能揭示未来事件走向、给人以启发的新闻稿件却极其难得。对经济新闻的读者而言,他们需要依靠对未来形势的判断做出经济决策,因而,预见性对经济新闻的价值就更为重要。   在路透社的这篇稿件中,作者多处都透露了“预见性”的信息,包括未来几个月出口订单可能下滑、下滑的幅度、不同行业出口受到影响的程度、企业的应对办法、中国政府可能采取的对策,等等。可以想象,如此具有前瞻性的报道,对欧美普通消费者、进口商、投资者和政府决策部门都是极具参考价值的。   当然,这些“预见”不能是作者的主观臆测,而是通过广泛的采访和调研揭示出来的。这篇稿件援引的出口商来自深圳、广州、香港、徐州等经济重镇,他们有的经营小家电,有的出口重机械,行业不一,规模各异,正是这种多渠道信息来源的积累和彼此印证,才能确保稿件主题的真实。   在写作手法上,这篇稿件也以一种“沉下去”的姿态,从普通消费者和出口商的角度展现经济图景,这种平视而非居高临下的视角显然更具亲和力。   从始至终,作者都不忘拉近与读者的距离。稿件一开头就从欧美消费者的角度入手,先写他们“越来越倾向于待在家里,而不是外出购物”,再自然过渡到中国出口商对他们的困难“感同身受”,以及对未来中国出口前景的预期上。微波炉、咖啡机、圣诞节订单等词汇对西方读者来说都是耳熟能详的,减少了他们对在中国发生的这一切的陌生感。在对企业家的采访中,作者使用了大量的直接引语:“天知道他们是不是还想要我们发货”,“我们还没想到什么真正的对策,但是利润太低了,我们必须做点什么”……这些生动的口语显然比“出口前景不确定”“企业难以应对”等一般性描述更好,更能让读者感受到受访者的忧虑情绪。   同时,作者也不忘把握细节与全局之间的平衡。有了众多生动案例作为“血肉”,还需要“骨架”来支撑。商务部部长助理李荣灿关于中国出口需求不稳定的警告、中国政府对人民币升值的态度、三位经济学家对中国出口和经济形势的分析,与精心选择的案例自然穿插,大大增加了新闻的可信度和深度。可以发现,整篇稿件不仅“沉下去”发掘现实细节,也不时“浮上来”给予读者从全局审视事件的机会,这种点面结合、直观与抽象结合的手法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   路透社这篇稿件英文字数多达6613字,译为中文后也有1600余字,但纵观全篇,经济数据只出现了五六次,和许多我们常见的经济报道比起来,作者对数字的使用可以算得上“吝啬”了。“功夫在台下”,要让经济报道变得精彩,提升对外传播效果,也要在数字背后下功夫。      (作者系新华社对外部记者)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87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