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神奇的锡绣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余未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序号:321类别:民间美术
  编号:Ⅶ―22
  项目名称:苗绣(雷山苗绣、花溪苗绣、剑河苗绣)
  发布时间:2006年
  申报地区或单位:贵州省雷山县、贵阳市、剑河县
  简介:剑河县苗族锡绣分布于南寨、敏洞、观么等乡镇的34个村,已流传了五六百年。在藏青色棉织布上,先用棉线按传统图案穿线挑花,然后将金属锡丝条绣缀于图案中。
  
  春天的细雨薄雾为清水江蒙上了一层轻纱。渡船过河后我们就一直爬山,黄泥小道为鞋底抹上了润滑油,时而有人“蹦迪”。汗水与雨滴交融,细枝嫩叶拂面痒痒的挺爽。从江面到展留村,海拔直线上升了300米,攀爬了65分钟。临近展留寨,不时有苗家人架的、刚刚披红挂彩祭祀过的木桥,最袖珍的桥只有孩子的一只脚长。这是信仰的桥,精神的桥。
  300多年树龄的马尾松透出一种神奇的美,它如同仙翁般苍老而挺拔;一排排当年为护佑孩子成长而立下的石块和小石碑上青苔迭生,年轮般地显示了这片土地久远的过去。
  清朝雍正年间,清军曾在剑河境内安屯设堡。江浙的习俗被清兵带了进来。像展留这样边远之地,居然建造了一批木质四合院,这与一般苗寨的吊脚楼迥然相异。200多年的风雨剥蚀,如今四合院只剩下孤零零的一座,这幢深褐色的老屋也被岁月风雨抚摸得渐渐倾斜。我信步走进去,老老少少的女子正在潜心做着手工活儿。媳妇在脚踏纺车上纺线,她对我笑笑,那抡线的动作如春燕展翅般优雅;老奶戴着花镜专注于织布机上,机杼的律动生机盎然;姑娘心无旁骛,双手在做着衣饰的末端工艺――精美的手工锡绣。在一块挑花的家织布上,姑娘们先用剪刀把锡片剪成丝线一样的细丝,这需要极好的眼力和过硬的剪刀功夫。我屏住呼吸,生怕她会受扰而剪断了锡丝。她终于剪下来了,随即将闪亮的锡丝绣缀于图案中。一块锡绣的诞生,积淀着悠长的年华和精湛的艺术。
  锡绣这项民间艺术,为何会唯独诞生在剑河这样边远的山村?那里既不出产金属锡,也不出产炼锡的原料呵!对此历史上没有文字记载。但苗族从来是一个与金属有缘的民族,早在《苗族古歌》(中部方言)当中,就有三章是专题描述金银的。“金子和银子,住在深水潭,水龙和硼砂,来陪他们玩。”硼砂这种冶金原料、专有名词出现在苗族古歌中,而且与苗族的关系这样密切,透露的是一个重要的文化信息。金银不可能用到刺绣工艺上,而锡这种既闪亮华贵又相对柔软的金属,通过清水江这条当年的“高速路”进入了剑河苗乡,这方苗人的慧眼和巧手,创造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锡绣,并将其用到了女性的服饰上。
  展留村的两位中年锡匠都是男子。他们到凯里去买来锡条,熔化后捶成极薄的片,用砂纸将锡片磨平,剪成六寸长、三寸宽大小的片。锡绣能手小龙告诉我,裙子前面的锡绣片用四五片锡就成,裙后片要用七八片。锡片越好用得越少呢。他们产品质量的终极鉴定人就是小龙这样的做锡绣的女子。
  锡绣图案是先辈传下来的、神秘而程式化的几何纹样,显得严谨而冷峻。前裙片是先在白棉布上用黑棉线绣成图案再染成藏青,然后挑出图案上的棉线,用小锡片包裹棉线绣成;后裙片及背搭则是用暗色调的彩线织成。底纹先用一色棉线刺绣,然后用彩色丝线补绣,锡片沿单色图案包裹。这样,在锡纹中还有彩色暗花显现。银光闪闪的锡绣配在藏青色的家织布和暗色丝线绣制的底布上,显得十分典雅、华贵,与银饰的搭配特别和谐。
  这种复杂的工艺对底布的要求有独到的讲究。所以直至今日,她们仍是家家种棉、纺纱、织布、染布。21岁的年轻媳妇小王从另一个锡绣之乡柳富嫁来,她告诉我:“到场坝上买布,也可以用来做锡绣。但细细看,买的布有一点点发黄,而自家种棉花染出来的布蓝得进心!所以种棉花、织布、染布再麻烦,我们还是要自家做。我家种了两亩棉花地,一年能收30斤棉花。不种棉花的人家,哪里懂得锡绣!”正是在一片纯藏青色中,小王锐利的、自然美学的目光,才能看出各种蓝色的微细差别。
  这样精湛的技艺,这样高水准的审美情趣,与当地苗人不断外出打工谋生的现实,实在有天壤之别。一个念头让我挥之不去:在纷纭驳杂的现代社会中,锡绣这种古老的艺术究竟还能传承多少代人?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9951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