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上海5家主流报纸关于5・12地震新闻报道的主题词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灾难性新闻报道在不同时期的关注点是不一样的,中国512地震发生后,国内各大报纸本着透明,高效、快速的特点,对地震进行了报道。本论文通过实证研究的方式,对上海5家主流报纸的地震报道进行内容从主题词角度的追踪分析,拟从中探索我国报纸媒体在灾难报道上的阶段性特点。
  【关键词】上海报纸报;512地震;主题词
  【中图分类号】G206.2 【文献标识码】A
  
  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汶川县发生了里氏8.0级的特大地震灾害。地震发生后不久,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类新闻媒体,包括电视、报纸、广播、网络等等立刻对这一灾难事件展开了全面的、全方位的、全程追踪式的连续报道。在这次的汶川地震报道中,中国的新闻媒体向世界展现了一个透明、高效、快速反应的中国,而媒体的新闻报道本身也标志着中国的灾难报道已经脱离了“报喜不报忧”、“灾害不是新闻,抗灾救灾才是新闻”的时代,在质上实现了重大的突破。
  本研究将在案例研究和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对沪上5家报纸的512地震相关报道的主题词进行内容分析,以发现我国在512地震灾难报道中表现出来的一些新的特点。
  
  一、研究实施
  
  1、抽样设计
  本研究主要要解决的问题是:通过对主题词的统计分析,了解沪上报纸关于512地震灾难报道的方式和特点。因此,在进行分析对象的选择时,采取了立意抽样和系统抽样的方法:
  (1)目标媒体的选择:本研究主要锁定上海的各大综合性的中文日报。为了涵盖尽可能多种类型的综合性报纸,研究者选择了《解放日报》、《文汇报》、《新民晚报》、《东方早报》,和《青年报》这5家报纸。其中,《解放日报》和《文汇报》的性质是党报;《新民晚报》和《东方早报》都面向普通受众的主要的综合性报纸;而《青年报》隶属于共青团上海市委的领导,在上海具有一定的发行量和影响力,主要针对的是青年读者。
  (2)样本数量的选定:在时间上,由于报纸发行的特性,关于512地震的报纸报道一般从5月13日开始正式登报。因此,研究者采用系统抽样的方式,每家报纸从5月13日开始到研究起始的6月3日总共有21份,从中抽取8份,抽样间隔为2,避免了周期性抽样误差的出现。抽取的样本总数为40份。
  (3)报道版面的选择:由于512地震灾难的严重性和重要性,沪上报纸大多为这一灾难事件开辟了进行专门报道的特别版面,这为研究者的研究提供了一定程度上的便利。因此,研究者主要选取各家报纸的头版以及关于地震灾难的特别版中的报道来进行统计分析。
  2、设置分析标准
  (1)分析单位的选定:本研究以地震报道中的一些主题词,也就是在报道中出现较为频繁并且有具体的实际意义的实词作为主要的分析对象,例如“灾民”、“灾情”、“救援”、“卫生防疫”、“心理干预”等等。而对主题词的归纳主要来自于报道标题中的关键词以及对于报道内容的文本分析。
  (2)类目构建:根据分析的角度的不同,对于同一篇报道可以有多重主题的归纳。本研究所构建的分析类目主要就是依据不同研究目的的需要而建立,主要包括以下一些基本类目:
  A、议题内容:a.灾情;b.灾民故事;c.应急措施;d.救援;e.心理干预;f.抢险(堰塞湖等次生灾害);g.关爱(捐款捐物、孤儿领养等爱心行动);h.安置;i.重建;j.哀悼;k.监督(善款和重建等方面);l.以上几大主要议题以外的其他议题。
  B、报道对象:以报道的主要对象为主题词的类目包括:a.党政机关和领导;b.灾民;c.救援队和救援人员;d.志愿者;e.机构(基金会等);f.民间团体和个人;g.企业单位;h.国际和港澳台;i、记者;j.其他(包括其他报道对象以及无明显对象的报道等)
  C、地域所属:a.上海相关报道;b.非上海相关报道
  3、数据收集
  此次分析的40份报纸当中,每份报纸都有关于512地震的特别报道版面,而且在头版上也有不同程度的报道体现。所有分析样本中的地震灾难报道量一共为1069篇,其中各家报纸的报道量如表1所示。
  
  
  二、数据统计和分析
  
  1、主题词分析之议题内容
  研究者在对40份报纸样本进行初步检视后,将各报道主题词按不同议题进行分类,主要分为灾情、灾民故事、应急措施、救援(搜救和治疗等)、心理干预、抢险(堰塞湖等次生灾害抢险)、卫生防疫、关爱(社会捐赠等关爱行动)、重建、安置、哀悼、监督(针对善款和重建等方面的监管),和其他等共计13大类。经统计发现上海5大报纸8天各议题报道数量及比例情况如表2-4和图1所示。
  
  
  在以上统计结果基础上,研究者对上海5大报纸8天中每天所涉及的议题按报道的数量比例由高到低进行排序,具体结果参见表5。
  
  在进入排序的12项议题中,灾情、救援、关爱和灾民故事等基本议题是贯穿灾难报道始终的基本议题,而从应急措施、抢险、心理干预、卫生防疫、安置、重建、哀悼、监督等具有阶段性特点的特殊议题上,则可以比较清晰反映灾难报道的进度和进展情况。
  经排序后发现,5月13日也就是地震灾难报道开始的第一天,报道议题主要集中在灾情、地震后的应急措施,以及救援等方面。这个阶段是灾难开始后的应急期,因此对于灾情的公布、余震的情报和应急措施,例如地震逃生技能等相关内容的报道是重中之重。
  5月16日是处于地震灾难后的反应期,对生命财产的抢救是这一阶段抗震救灾工作的主要内容,体现在新闻报道上,关于救援、社会关爱和灾民故事等议题的报道就处于主体地位。在这一阶段,卫生防疫和心理干预的内容也开始提上议事日程。
  5月19日处于灾后的一个特殊的调整期。据有特殊性的是,5月19日至21日成为举国同哀的“哀悼日”。“哀悼日”的提出对于公众来说,具有重要的心理调整意义。这一创新性举措,使得“哀悼”这一议题的报道也成为媒体关注的主要焦点。
  55月22日和5月25日处于灾后的适应期,社会关爱、救援、灾民故事等议题报道在数量上仍占25据主要位置。而对于人员的营救已经开始退出主要工作地位,而对灾民的安置和对重建工作的前期安排开始进入媒体视线,也开始进入议题排序中的前几项。
  55月28日、5月31日和6月3日都处于地震灾难后的控制期,由于堰塞湖等次生灾害开始暴露其在安全上的重大隐患,抢险议题开始成为一项重要议题占据了新闻报道的主要版面。而灾后安置、重建和监督等内容也进一步成为媒体关注的重点。同时,灾难中往往充满了突发性事件,这些突发性事件也能在一定时间段内成为报道重点。在6月3日的报道中,由于直升机事故等突发事件的产生,救援议题再次成为主角。但是随着对突发事件的控制和平息,报道议题还是会更多地转向心理干预、安置、重建、卫生防疫和监督等内容。
  由此可见,此次灾难报道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的特点。表6是对报道各日期所处阶段和议题排序的二次整理,从中可以比较清楚地反映各报道阶段的报道重点。
  
  在抽样的40份样本中,关于512地震的报道从地震开始的第一刻起完整地跟踪了整个灾难事件的全程以及后续的相关行动。其及时性和公开性与历史上的地震灾难报道相比有了突破性的进步。从表6来看,整个报道从“应急期”、“反应期”、“调整期”、“适应期”再到“控制期”,清晰地体现了此次地震报道的有序性和连续性。当然,关于512地震灾难的报道远远还未结束,重建方兴未艾,报道仍在进行。有力的灾难报道不仅是出于还原新闻事实的需要,而且对于辟除谣言、清正视听,抵御灾难带来的破坏性影响本身都有重要的意义。

  1、主题词分析之报道对象
  在许多类型的报道中,往往都有一个比较明显的报道对象或报道主角。在将主题词按不同的1报道对象进行分类时,可分为党政机关和领导、灾民、救援队和救援人员、志愿者、记者、民间团体和个人、机构(如红十字基金会等)、企业单位、国际和港澳台,以及其他等。按不同报道对象进行分类的报道数量、比例统计如表7-8和图2所示。
  
  研究者根据以上统计结果,将各报道对象类型按报道数量比例由高到低进行排序后,所得结果如表9所示。
  
  以上40份样本中,报道最多的对象类型前三位分别是党政机关和领导、救援队和救援人员,以及灾民,其报道比例分别为24.27%、20.08%和19.31%,在比例上相差并非悬殊。其中,东方早报和新民晚报关于灾民的报道比例最高,分别为26.98%和21.67%,关于党政机关和领导的报道居于其后,分别为24.60%和19.44%。青年报关于党政机关和领导的报道比例最高,其后分别为关于灾民、救援队和救援人员的报道,其比例依次为22.33%、21.26%和18.93%。而文汇报和解放日报关于党政机关和领导的报道比例最高,分别为26.10%和32.46%;关于救援队和救援人员的报道比例位于第二,分别为22.36%和30.70%;而关于灾民的报道比例分别15.53%和14.04%,位列第三。
  在中国新闻历史上,曾有一度,国内外的复杂局势迫使中国的领导人对国内的灾难性事件报道采取了一种极端谨慎的态度。新闻传媒长期以来坚持“稳定压倒一切”、“团结稳定鼓劲”的舆论导向原则,在处理灾难报道时,往往不注重对灾难事实和灾区的受灾情况的准确反映,而一味地将新闻报道作为“阶级斗争的工具”,宣扬“人定胜天”的精神,只把报道重点对准党政领导如何带领干部群众取得抗灾斗争的胜利。但是在512地震灾难的报道中,却可以发现报道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媒体对灾区灾民的关注,体现了新时期的人文关怀。对灾民的报道、对救援队和救援人员的报道在数量上与对党政机关和领导的报道基本持平。甚至在东方早报和新民晚报这样一类更贴近民生的大众报纸中,以灾民为主题的报道的数量的处在第一位的。这也是我国灾难报道在新时期的突破性的进步的体现之一。
  此外,针对不同对象的报道在比例上的差异也反映了不同的报纸之间在定位和特点上的区别。作为大众性的报纸,东方早报和新民晚报在报道中更偏重于对灾民故事、救援行动和民间行动的报道,在报道方式上也相对更“软”,淡化了救灾行动的政治性和指令性色彩,增加了报道的故事性和情感性,因而可读性更强。青年报在整体上也比较接近东方早报和新民晚报的风格,而由于报纸本身独特的定位,偏重于描写青少年团体或个人在救灾行动中的表现,甚至在地震特别报道中增加了1-2个版面进行专门的报道。与此形成对比的是,作为党报的解放日报和文汇报作为党的前沿宣传阵地,仍然坚持了党报的思想性和指导性。这在报道数量上体现为,以党政机关和领导行为为主题的报道占主要的地位;在报道方式上也更注重宣传人在灾难面前表现的精神和思想力量,尽管如此,与历史上的地震灾难报道相比,512地震报道仍将大量的篇幅留给了灾5 12 民和普通的救援人员,也更加注重对政治性以外的人性的弘扬。
  2、主题词分析之地域所属
  由于本研究所选择的分析样本都是上海本地的报纸,其定位的主要对象是上海本地的受众,
  5 因此,在地震报道中,这5大报纸都不同程度地加入了大量上海本地的相关报道,例如上海政府 的行动、上海救援队的救援事迹,以及上海市民的关爱等。在将主题词按照地域所属进行分类 时,就可以被分为上海本地或非上海本地的相关报道。表10为对40份样本进行统计后的结果。
  
  根据统计结果可以发现,在上海5大报纸的地震报道中,关于上海本地的相关报道占据了很 大一部分比例,除青年报外,其余4家报纸的报道比例都在1/3以上。
  此外,在将上海本地相关报道与这些报道中不同类型的报道议题进行交叉分析后,得出统计结果如表11所示。
  
  该交叉分析发现,在上海本地相关报道中,报道最多的前三项议题分别是上海救援队的救援 行动、上海民间的社会关爱活动,以及上海党政和领导人的救灾行动。
  区域发行的报纸通常注重在新闻报道量上的均衡分配,将本地新闻放在相对突出的位 置,因为本地的受众往往喜闻乐见于与本地相关的报道。在这40份样本中发现的情况同样如此。
  40 在灾难报道中,注重新闻的当地化,不但可以激发受众的亲切感与参与感,增加报道的阅读性, 而且可以与本地的救灾行动相互配合,更好地推进救灾工作的开展。同时这5份报纸都注重对于当地的救援行动、民间关爱行动和志愿者行动等的报道和弘扬,这也为普通受众参与救灾行动搭建了一条便利的信息通道。
  
  二、总结
  
  综上所述,通过研究者对沪上5家报纸8天共40份样本进行统计后发现:
  首先,本研究通过对地震报道议题中的基本议题和特殊议题进行区分和排序后发现,512地震报道体现了及时性、公开性、有序性和连续性等诸多特点,在报道模式上已经形成了较为清晰的阶段性特点。但是关于地震灾难的报道还未结束,灾难报道的特点之一也在于具有层出不穷的突发性事件。因此对于灾难报道的模式,很难用一成不变的模式来进行套用。后续的报道还将为研究者提供更多有价值的研究材料;
  其次,通过对地震报道不同的报道对象进行统计分析后发现,512地震报道开始更多地关注灾区、关注灾民、关注救援人员和普通的百姓,在报道中体现了人文关怀,弘扬人性光辉,这也是灾难报道我国的重大进步之一;
  再次,研究发现,不同的报纸在报道灾难时具有差异化的报道角度和侧重点,符合报纸本身的定位和风格,反映了报纸在编辑和采写上的成熟性;
  最后,通过对上海本地相关报道进行统计后发现,上海本地的报纸注重在灾难事件中对本地新闻的挖掘。灾难新闻的本地化不仅可以增强新闻的可读性,而且对于救灾工作也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值得注意的是,本研究是一项探索性的研究。地震报道仍在进行,本研究仅以阶段性的材料作为分析依据,而且在抽样和统计上也不可避免地存在一定的误差。因此,研究本身仍然具有很大的局限性。要发掘512地震报道的研究价值,需要在未来进行更完整和更进一步的探索和思考。
  
  注释:
  [1] 议题当中的“其他”一项以及报道量为0的项目不进入排序
  [2] 因“其他”一项在统计中不具意义,报道比例计算中,分母为除“其他”一项数据后的“小计”中的各数据
  [3] 各报道对象中“其他”一项不进入排序
  
  参考文献:
  [1] 郭建辉,《20世纪我国灾难报道》,《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7年第21期
  [2] 李山庭,《关爱生命:灾难报道的基调》,《视听界》,2006年第3期
  [3] 莫凡,《试论灾难报道中的人文关怀》,《新闻界》,2006年第1期
  [4] 王凯锋,《灾难报道中的媒体责任及报道准则》,《新闻爱好者》,2005年第3期
  [5] 张威:《中西比较:正面报道与负面报道》,《国际新闻界》,1999年第1期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20132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