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古诗中的语言美\景象美\意蕴美和哲理美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陈丽芳

  古诗是我国古典文化宝库中的珍宝。无论语言形式,还是思想内容,都蕴含着美。现行小学语文各册教材中都编入了一定数量的古诗,《语文课程标准》还列出了70首必背古诗。因此,教师应当利用和发挥这一优势,让学生认识并感受古诗中多姿多彩的美好意境,进而陶冶情操,涵养心性,提高语文素养。
  
  一、感知古诗的语言美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古诗大都绘声绘色,情景交融,显示出一个个寓意深刻、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在教学中要善于引导学生剖析字句,展开联想,才能领略其美。
  古诗绝大多数是有格律的,严格讲究字数、句数的均衡、整齐,严格讲究合辙押韵,因此,古诗在选词、炼句方面,更是追求精美,常常运用贴切的修辞手法,使诗句臻于完美境界。比如:骆宾王《鹅》中的“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杜甫《绝句》中“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等两个形成工整对仗的句子中,无论是从词性看、从景物方位看,还是从描写对象的色彩看,都形成了一一对应关系,其中第二例甚至周密至上下联系的两句中内含的“二级”修辞手法――夸张手法都相同,真可谓美至极致。
  王安石的《泊船瓜洲》:“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其中第三句中的“绿”字,原本是形容词,这里用作动词,生动地表现了春风吹绿了原野,给大地带来了勃勃生机,相对于下一句,很好地映衬出诗人仕途不顺,希望早日归乡赋闲的心情。据说诗人对于这个“绿”字,曾颇费了功夫,先后用过“到”、“来”、“满”、“过”等,都不满意,最后才改成“绿”字。再如张继《枫桥夜泊》中的“愁”字,柳宗元《江雪》中的“孤”字,教学中抓住了这些字,就能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的主旨。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短短20个字,对仗非常工整。如前两句“白日依山尽,黄河人海流”,“白”与“黄”相对,都是形容词,“日”和 “河”相对,都是名词,“依”与“人”相对,都是动词, “山”与“海”相对,都是名词,形式工整,读来非常上口。后两句亦然。教学这首诗,引导学生对这些词语进行深入分析,无疑将会激发他们对诗歌欣赏的兴趣和喜好。
  
  二、欣赏古诗的景象美
  
  小学教材选编的古诗中,相当数量的作品都是摹景状物的佳作,在教学中,要善于引导学生披文入境,借助联想和想象,再现诗句所描绘的种种景象,进而在联想和想象的世界中欣赏这些景象,来实施美育教育。如在教学贺知章《咏柳》诗中“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一句,应该引导学生想象出大好春光下的一幅生机盎然的“春柳图”:高高的柳树好像是用绿色的玉石装饰成的,千万条柔韧的柳枝,好像是垂着的碧绿的丝带,迎风轻动。在教学刘禹锡《望洞庭》一诗时,应该引导学生通过想象去“欣赏”这样的景象:夜幕降临,静静的天空升起一轮明月,月光倾泻湖面,轻纱似的,增添了洞庭湖的神秘色彩。烟波浩渺的洞庭湖上没有一丝风,水面平静得似一面镜子。远远望去,君山碧绿如翡翠,山点缀着水,水环抱着山,君山的影子倒映在水中,就像是在白银似的盘子里放进的一颗小巧玲珑的青螺。在想象的世界中,学生看到了美,也享受了美。
  杜牧的《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诗中有这样一些描写元素:寒山、石径、白云、人家、车、枫林、傍晚、霜叶。根据给出的这些内容,可以引导学生把作品还原为这样一幅素淡清冷图画:深秋时节,诗人驱车行进在山中小路上。天色已晚,远方的高山笼罩了一层寒烟。山间白云缭绕,有几户人家住在那里。突然,诗人眼前出现了一大片鲜红的颜色,仔细一看,原来是山上的枫叶经霜之后,全都变成了红色,比春天的鲜花还要鲜艳。诗人不禁高兴地停下车来,细细观赏这浓艳的深秋晚景。面对这样的一幅美景,学生自然会领悟出诗人的喜悦心情,自己的灵魂也自然而然地受到画面的浸染。
  
  三、挖掘古诗的意蕴美
  
  诗,所以美,就因为它的诗情画意,就因为它的内涵深广;而很多古诗,它的诗情画意,它的深广内涵,往往体现在它的形象“背后”隐含的深刻意蕴。我们教学这类古诗,应引导学生透过表象领悟内含的意蕴,从感知形象的外部形态,上升到理解形象的内在意义,对意境美有所发现,有所领悟,同时,还要有自己独到的感受,生发出超越文本有限意义的见解。
  例如《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是一首抒发诗人做客他乡时怀念兄弟的抒情诗。“独在异乡为异客”中的两个“异”字突出了诗人举目无亲、形影相吊的处境和复杂心情;“每逢佳节倍思亲”中的“倍”字表达了诗人“思亲”之情的强烈;“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中的“兄弟”、“遍”、“少”等则表现了兄弟们团聚时思念诗人的情景,从另一角度突出诗人对兄弟的无限思念之情。在理解诗句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目视其文,耳醉其声,心同其情”,增强美感效应。
  再如在教学《己亥杂诗》时,应让学生适度了解时代背景,进而启发学生深刻领会“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是诗人强烈的心灵呼唤:要通过变法革新实现其主张,要打破那万马齐喑、死气沉沉、令人窒息的可悲政治局面,要来一场震天撼地的“风雷”,使“九州”充满生气。“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是诗人迫切的希望:天公啊!赶快重新奋发起来,不要拘泥于资格身份,要把立志革新的各种人才降临到人间来。由此体会诗人的忧国思想和革新精神,树立报国的宏图壮志。
  又如在讲《示儿》一诗时,引导学生抓住前两句,体会诗人陆游临终前“不见九州同”的沉痛心情,抓住后两句,体会诗人渴望“王师北定中原”那一天到来的强烈期待,从而深切感受诗人炽热的爱国之情和报国之志。
  
  四、探求古诗的哲理美
  
  古诗固然以抒情见长,重在以情感人,但其艺术的魅力总是与思想的光辉水乳交融、契合无间的,因而更能震撼人心,益人神智,给人以深刻启示。这些诗在鲜明生动的形象中蕴含着“理趣”,闪耀着真理与智慧之光,具有一种独特的艺术力量,这就是古诗的哲理美。在教学中,要善于引导学生剖析这些如珠妙语,阐发其中的“理趣”,探求并欣赏其哲理美。
  如在讲《登鹳雀楼》一诗时,不只是让学生从观光角度去理解,还应该启发学生发现其中蕴含的哲理:“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只有登得高,才能看得远;人们在处理事情时,一定要胸襟开阔,目光远大,不能做井底之蛙,不能鼠目寸光。
  苏轼的《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前两句看似写景,实际不只是单纯写景,是为后两句作铺垫,后两句则是由前两句所悟出的“理”。教学时,首先是引导学生体会诗人从不同角度观察庐山所获得的直观感受:“横看”,是从正面观察,庐山是雄伟奇特的大岭;“侧看”,是从侧面观察,庐山又成了高挺峻峭的山峰。“远”、“近”、“高”、“低”,都是指诗人观察角度的变化,“各不同”则是庐山千姿百态的概括描述。在此基础上,要适度启发学生领悟:世上的事物,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距离去观察,各各有别,只有善于从各个侧面对事物进行观察、体会,才不致局限于一隅之见,才能获得关于事物的全面的、总体的认识。这首诗,可以引导联想的内容很多,可以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实际,自由想象,纵情发挥,加深理解,收到了审美教育的效果。
  像这类“诗中有理”的名诗佳句,在古诗里的数量是十分可观的。诸如“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古原草》),“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叶绍翁:《游园不值》),“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等等。这些蕴含哲理的妙语佳句,往往借助鲜明的形象,表达了人们只能意会而不能言传的意念,它是人类生活经验提炼的结晶。放射着自然辩证法的光芒,具有丰富的美感作用。
  俄国19世纪著名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曾经说过:“美将拯救世界。”我国著名的艺术评论家王朝闻也说,审美教育“它不是一般的知识教育,而是与美感有密切关系的特殊教育,即是通过美感来进行的教育。这是一种与美的感动相结合的有教育作用的思维活动。它能同时影响人的思想和感情,对改变人的整个教育面貌――思想修养、道德情操、艺术趣味等,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学校是进行审美教育的重要场所,语文教育是进行审美教育的重要环节,青少年时代是进行审美教育的良好时机。在小学古诗的教学中,应当渗透美育,精心挖掘美育因素,选准渗透点,研究渗透术,增强渗透效果。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20929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