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翻译是两种语言之间的妥协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王春梅

  摘要:人在各自的生产劳动中创造了自己的语言,这些语言分属于不同的语系。不同语言之间人们的交往使翻译活动必不可少,事实上,翻译是项极其古老的活动,几乎同语言本身一样古老。翻译是实践活动,同样受到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的影响,由于这些因素的存在,译者不可能将源语言的东西包括形式意义的各个方面完整的通过另一种语言表达出来。翻译的最终结果只能是两种语言之间的妥协。
  关键词:翻译 译者 妥协
  
  引言
  不是一个人的亲身经历,不是自己真正拥有,就永远不可能确切的感受到一件事情。但是在实际的生活中,人们所了解的事情并非所有都来自于个人实践,比如女人分娩似的痛苦,男人和没有生过孩子的女人永远体会不到那是一种什么样的痛苦。但是经过第三者的描述,人们对这种痛苦总会有一种认识。翻译也便像人们认识这种痛苦一样, 不可能体会到源语言的确切内涵,而只能在第三者即译者的帮助下,找到与感官可以妥协的那种状态。而这种妥协表现在主客观各个方面。
  一、主观因素
  1.1 译者个人因素对翻译的影响
  译者是两种语言之间的桥梁,从一定意义上讲,译者直接影响着翻译的质量。一个好的译者必须具备好的语言能力,兼备对源语言和目的语言的掌控能力,这是对译者基本的要求,但并非仅此就能成就优秀的译者和译作。译者在进行翻译活动时又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比如:译者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心理特征,生活方式等。译者在源语言和目的语之间根据个人喜好做了安排,而译作就是这种情况下的妥协。
  1.2翻译理论对翻译的影响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社会意识对人们的实践活动有指导作用。因此翻译理论对翻译的影响也是必然的。作为主观意识的翻译理论也并非是完全一致的,不同的翻译理论又会引导出不同的翻译实践。
  十七世纪西方翻译理论中存在着被称为不准确翻译的理论。这种翻译理论往往是受到了耶稣会的影响。耶稣会教育讲究修辞研究,注重形式上的优美。因此受到耶稣会影响的翻译,大多讲究风格的典雅,而不讲究内容的准确。在中国“五四”运动之后,中国翻译界在探讨有关翻译理论和标准时,鲁迅提出了“宁信勿顺”的标准,也就是即便译文无法顺畅必须忠实于原文。他认为,一定要容忍“多少的不顺”。对于鲁迅的译作,鲁迅自己说:我的译作,本不在博读者的‘爽快’,却往往给以不舒服(陈福康:2009)。
  翻译理论作用于译者,译者受其影响作用于所要操作的语言。在翻译理论的指引下,在两种语言之间做出妥协。
  二、客观因素
  2.1语言本身特征对翻译的影响
  语言被定义为一种用于人交际的符号系统,不同的语言可被看作不同的符号系统。但是一种符号与另一种符号之间并非总是一一对应的关系,比如在一定程度上汉语的“鸟”和英语中的bird是对应的关系,但是在句子“这是什么鸟电影,一点意思也没有”中,“鸟”和bird就很难建成对应关系。
  不同的符号系统语有不同的特征,在词汇、语义、句法和形态等方面也存在区别。比如词汇方面,在进行翻译的时候也有无法找到对应词的情况:英语中有lap一词,指人坐着时腰以下到膝为止平放着的大腿部分,但是在汉语中就找不到这样一个词与之对应。汉语中有“姑”“婶”“姨”“大娘”的称谓,而在英语中仅仅有aunt一词统称汉语的这些称谓。
  当然在实际的翻译操作中,译者可使用种种技巧使译文尽可能的表达出原文的意思。然而语言之间的差别实实在在的存在,这使得译者只能在两种语言之间找出妥协的状态。
  2.2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而语言在其发展过程中也受到了文化风俗的影响。不同的语言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必然会形成不同的语言特点。文化的发展总会给语言增加不同的特征。而译者都是在特定的文化背景下成长起来的,因而文化多样性给语言带来的特色定会给翻译带来一定的影响。很多语言都有在对话或是写作的时候引用典故、习语等来展示某种语言技巧的现象,例如汉语中一些有文化特色的例子:围魏救赵、凿壁偷光、绿帽子、老太太的裹脚布―又臭又长・・・・・・英语中的例子有:the heel of Achilles, to meet waterloo, it’s Greek to me・・・
  在翻译中遇到此类具有文化特色极强的案例时,不单是译者的语言能力所能解决的,这需要译者对源语言的文化历史有熟悉的认识。即便译者了解了这些知识,怎样翻译给目的语群体而让这些人也理解又是一个问题。字面直译可能会使目的语群体不知所云,而取其意而译则又失去了源语言简练且富有寓意的表达方式。译者最终的翻译结果也必然是根据自己的判断,在两种语言特点的基础上做到了两种语言之间的妥协。
  2.3上层建筑对翻译活动的影响
  翻译活动本应该是纯粹的文学活动,但是任何从事翻译活动的人都处于一个特定时代背景下。就像科学虽然没有国界,而科学家却有自己的祖国。从事翻译的人也是一个具体的国家的人。国家的有力上层建筑总会将控制力量延伸到社会任何领域,包括文学研究。
  17世纪及之前,在西方教会势力很强盛的那个时期,《圣经》翻译是一项神圣的任务。耶稣会强调翻译活动跟信仰有关,认为《圣经》的翻译都会受到上帝的“感召”,因此出于对人们精神控制的需要,要求翻译出的《圣经》必须同耶稣会的意志相同,同时禁止非信仰耶稣的人翻译《圣经》,最终真正忠实于原作翻译的人往往被说成不忠实的异教徒。十五六世纪法国的人文主义者威廉・廷代尔从希腊语翻译出《新约》,最后就被教会以信奉异教的罪名处以火刑。那么那些服务于教会的译者,屈从于教会势力或固有信仰的人,必然进而扭曲了自己笔下或是口中的语言,使两种语言在这种情况下妥协。
   三 对翻译实例的分析
  《水浒传》的英译名有:Water Margins/Outlaws of the Marsh/One Hundred and Eight Men/Heroes of the Marshes等
  《西游记》的英译名有:Pilgrimage to the West/A Journey to the West/A Monkey’s Story/The Monkey King
  Great Expectations的汉译名有:《孤星血泪》《远大前程》
  Hamlet的汉译名有:《哈姆雷特》《王子复仇记》
  一个人要表达某种意思往往会使用固定的词,固定的语序,但是不同译者在实际翻译中,用另一种语言去重新表述源语言者的意思时,往往基于某些因素会给源语言带来不同的翻译结果。而这些翻译结果并不是能用对错来定义的。不同的翻译结果只是不同的译者对两种语言做出的不同的妥协结果。
  四、结语
  翻译活动实实在在的存在而且一息不止地进行着。由于各种因素的存在,不同语言之间不可能达到等价交换的结果,而任何翻译结果都是译者为两种语言所作的妥协。译者在用一种语言去表达另一种语言的时候,是在运用自己的语言协商能力,而最终所寻求的是一种语言之间妥协的状态。
  
  参考文献:
  [1]谭载喜.西方翻译简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2]陈福康.中国译学理论史稿[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9.
  [3]潘文国.汉英对比纲要[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5.
  [4]胡壮麟.语言学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24092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