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加强医院内审工作,促进内审模式转变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时 敏

  [摘要]随着医疗卫生改革的不断深入,现代医院经营管理对内部审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转变传统的内部审计模式,在保持其独立性的同时,要主动融入医院内部管理,寓监督于服务之中,促进医院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提高,实现自我发展。
  [关键词] 医院管理 内部审计 审计模式
  
  
   《审计法》第二十九条指出:“依法属于审计机关审计监督对象的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建立健全内部审计制度;其内部审计工作应当接受审计机关的业务指导和监督。”根据这一规定开展起来的内部审计工作近年来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可和关注。医院作为一个“窗口”行业,随着医疗卫生改革的不断深入,不断探索自身的发展和追求社会公益的最大化,对医院内部审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从独立走向融入,从“发现型”向“预防型”转变
   《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第二条指出:内部审计是独立监督和评价本单位及所属单位财政收支、财务收支、经济活动的真实、合法和效益的行为。这一权威界定确立了内部审计的超脱地位,即内部审计的独立性。但多年来,受相关制度的约束以及对相关工作的认识不足,将内部审计工作作为外部审计监督在医院的内部延伸,在医院内部管理中处于边缘化,没有真正融入到医院日常管理中,只是扮演一个单纯的监督者角色。这种权威定位和实际角色的差异反映了内部审计的尴尬。
   独立性是内部审计发挥其监督、评价、咨询等综合监督管理职能的保证。但这独立性不是将内部审计独立于医院管理之外,内部审计归根到底是医院的一个部门,是在本单位主要负责人或权力机构领导下开展工作的,是医院内部相对独立的一种评价活动。因此,内部审计虽然不直接参与经济管理,但应主动融入医院的管理中。在独立行使监督职能的同时,更应该从发现的问题中分析找出原因,提出改进意见,加强内部控制,从“发现型”审计转变为“预防型”审计,促进医院管理的合法化、科学化,促进医院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不断提高,以适应不断发展的新形势和医院经营管理工作的要求。
  2转变角色,从监督者转变为服务者
   随着医疗卫生改革的不断深化,传统内部审计的单一财务收支审计模式已不能适应不断发展的新形势的需要,作为医院内部自我约束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审计不再只是具有监督职能的作用,而是应该坚持服务第一的标准,同医院的经营管理和效益结合起来,寓监督于服务之中。因此,要坚持内部审计的内向性,从服务医院内部管理的角度出发,以促进医院最大限度地增加医疗收入、降低医疗成本、提高医疗质量,促进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积极开展财务收支及其有关的经济活动情况审计,保证资金使用的安全、合法,分析年度资金使用管理情况及存在问题,提出完善财务管理的合理化建议;开展经济效益审计,找出经济活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薄弱环节,把握降低成本、增加效益的具体环节;开展内部控制制度审计,评价内控制度的健全性和有效性,帮助单位完善和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开展项目投资审计,促进单位加强固定资产投资管理,节约投资成本;开展专项审计及审计调查,提出合理化建议等。从而使内部审计真正实现从“监督导向型”向“服务导向型”转变,充分发挥其监督、评价及咨询服务职能。
  3从静态审核向动态跟踪,从事后审计向全程控制的转变
   前国家审计署审计长李金华曾说过,内部审计工作的主要作用是促进企业和部门提高内部管理水平和加强内部控制建设,其目的就是“管理+效益”。这为内部审计做了很好的定位,就是要求内部审计不能仅仅停留在传统的“事后审核,查错防弊”监督层面上,更重要的是要参与到医院的管理中去,作为一个控制系统而不仅是一个检查系统,在事前、事中及全程介入医院的内部管理,在监督的同时,更要促进医院包括内部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内的总体效益的全面提高,促进自我制约、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良性健康机制的建立和完善。在医院的职能和服务日趋多样,经济活动日趋繁杂的今天,医院内部管理和运行不确定因素增多,各种潜在的风险增大。内部审计从经营活动的合法性、合规性和效益性角度,通过检查、监督和评价,发现医院经营管理中的薄弱环节,剖析原因,提出改进建议,促进医院提高运作效益,当好医院领导的参谋和顾问。如积极开展日常医疗收费虚高和药物异常使用等现象的监督,按照医院领导的要求,每月都配合财务部门对门诊收费处和住院处的库存现金进行盘点,不定期对出纳岗位进行盘点,监督现金内控制度的落实情况,并及时发现可能产生医患矛盾的苗头,减少医患纠纷;积极参与重大投资项目的确定、相关合同的审签,及时提出纠正或加强的办法和措施,尽力避免投资决策和执行过程中出现失误和偏差。动态的跟踪和全程的监控将使内部审计成为“控制系统”的一员,为单位内部经营管理及外部经济行为的公开、公平、公正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我院审计部门为适应医院管理的新变化,积极促进内部审计模式的转变,实现内部审计从独立向融入、从监督向服务、从静态向动态的转变。近年来,内部审计部门针对本院医疗保健大楼建设项目的启动以及科室的调整,基建修缮项目日益增多的新情况,主动融入、主动作为、全程跟踪,积极服务项目。通过加强项目的预决算审计和对合同签订的监督,促进合同条款的完善和招标结果的落实,为医院的减支增效取得良好的效果,累计为医院增加经济效益超百万元;通过制定医院《货物与服务采购招标管理暂行办法》及《基建、装饰、修缮工程招标管理办法》等物资采购管理办法,明确规定了院内招标采购工作细则,不仅规范了医院招标投标活动,也使院内招标有章可循,保证医院物资采购工作的顺利开展,有效地防止招投标过程中可能产生的问题,让预防的观念深入到日常工作中。
   总之,随着医疗卫生事业改革的不断深化,内部审计要适应现代医院管理的要求,保持内部审计的内向性,在加强监督的同时,坚持服务第一的标准,寓监督于服务之中,增强医院的科学管理,促进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提高,增强医院的法制观念,抑制违法违规的行为,促进医院实现自我发展。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24354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