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弱智儿童入学之初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德说过:“教育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弱智儿童由于智力原因往往被歧视和排斥,从而导致这些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就有了不健康的心理品质,如孤僻、自卑、暴躁等。这些心理品质会对本来智力上就处于劣势的他们的生活带来很多负面影响。因此,对刚入学的弱智儿童,及时矫正他们的负面倾向,培养他们活泼合群、积极向上的健康心理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发现他们的优点
  
  罗丹说过:“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每个孩子都有他的优点,弱智孩子也不例外。只有在学习生活中,积极主动地去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努力挖掘他们的可爱之处,对于他们的点滴进步予以及时表扬鼓励,才能真正帮助他们。
  我任教的班级中有14个弱智学生,每个学生个性迥异。他们中不缺任性暴躁、多动好斗的孩子,也不缺我行我素、时时冷不丁大声怪叫的孩子,更不缺发言含糊、胆小爱哭的孩子。刚入学时,课堂上一团糟,哭声,尖叫声,拍打桌椅声,此起彼伏,简直无法上课,任我瞪眼跺脚都无济于事,在他们面前毫无师威可言。可我知道,我面对的不仅仅是一群弱智孩子,更是一个个不安的家庭,一双双充满期盼的家长的眼睛。于是,我静下心来,走进孩子们的心灵,我给他们唱歌讲故事,我教他们认识“a、o、e”,教他们说“我爱爸爸,我爱妈妈!”我和孩子们一起拍手做游戏……慢慢地,我发现他们其实有许多优点,他们有的爱看书,有的爱唱歌,有的书写认真……当学生的优点在我眼里出现时,我不经意地表露出亲切和蔼的态度和愉快的心情,时常用赞赏的目光看待学生的一举一动,这在不知不觉中给了学生很多的肯定和鼓励。不知何时,我发现下课时学生特别喜欢和我说话,语文课上也时常表现出一种积极主动的学习劲头。师生关系在互相发现中融洽了,默契了。教学效果也随之提高了。
  
  二、让他们爱自己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儿童的尊严是人类心理敏感的角落,保护儿童的自尊心就是保护儿童前进的潜在力量。”弱智儿童由于智力、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大多很自卑,常常表现为缺乏学习的内驱力,缺乏求知的欲望和对事物感知的积极性。很多学生在课上不愿举手,害怕交流,思绪散乱,学习效果极差。为此,我根据学生的特点及能力因材施教,主动创造条件,给他们提供回答及可能对的机会,然后,热情地表扬他:“你真行!”弱智学生在多次尝到受表扬的喜悦后,潜意识里已经慢慢自信起来,开始喜欢自己,欣赏自己,从而逐渐克服自卑胆怯的心理,勇敢地举起手来。我也始终坚持把目光留在每个孩子的脸上,不失时机地让每个孩子体验成功的快乐。如今的课上,举起来的小手多了,学生脸上的笑容也多了。
  
  三、教他们爱同伴
  
  鲁迅先生说过:“教育植根于爱。”爱能使孩子坚强自信,只有坚强自信的孩子才能拥有健康的心理。我们的弱智学生寄宿在学校,每天相处时间最多的是同学,在这样一个群体里,同伴间的相互关心、帮助是十分重要的。弱智学生入学前活动的范围大多很小,接触的人也很少,因此,大多比较自私、冷漠,处处以自我为中心,不会关心他人。针对这种现象,我在教学中积极营造宽松愉快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爱意浓浓的氛围中相互欣赏、相互学习,如:当某个学生回答正确或进步时,我让全体学生竖起大拇指热情地表扬那个学生:“你真棒!向你学!”此时,表扬他人的和被表扬的学生脸上都是那么自然,那么灿烂。久而久之,班上学生互帮互助的现象多了;“谢谢”、“对不起”、“再见”等礼貌用语也能经常听见了。学生的关系融洽了。我相信,在这样一种和谐的充满爱的环境中学习生活,学生的身心一定能更健康地发展。
  
  四、请家长爱孩子
  
  在与家长的交谈中,我发现家长中主要存在两种态度倾向:一种是觉得家中有弱智孩子很丢脸,为了面子,家长平时几乎不带孩子出去,也很少与孩子交流,对孩子比较放任。另一种是觉得孩子太可怜,就给予更多地宠爱甚至溺爱。其实这两种态度都是不利弱智孩子成长的。因此,学校在孩子入学后就应该通过家长会、经验交流会等形式及时转变家长的观念,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育子观,要求家长不因孩子弱智而排斥他,也不因孩子可怜而宠惯他。同时,通过一月一次的教师反馈制,让家长及时了解孩子在校的表现,让家长及时看到孩子的点滴进步,从而对孩子建立信心。学校还要求家长积极主动地去发现孩子身上的美,学会欣赏孩子,喜欢孩子,相信孩子通过正确的教育引导也会有出息的。只要争取到家长的支持配合,和家长一起共同教育,我们的弱智孩子就一定能更好地成长。
  弱智儿童是脆弱的,但又是可教育的,可发展的。弱智儿童初入学时在很多方面确实十分不尽人意,但我们有责任去关爱他们,有义务去帮助他们。我们要赏识他们,唤醒他们内心深处的自尊和自信,使他们迈向社会的步伐更稳健、更坚实。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28049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