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3+2”图式听力理解模式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黄洪波

  摘要:我国的大、中、小学生较普遍地存在着重视读写,听说低能的现象。为此,人们进行了多层次、多维度的深入探讨。将图式理论运用于听力教学的实践也起到的独特的效果。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笔者提出了图式理论之下的“3+2”听力理解信息处置模式,以期为广大外语教学手段研究者和教师提供一种独特的观测角度。
  Abstract: China's large, more generally, the existence of primary importance to read and write, I heard that low-energy phenomenon. To this end, it was multi-level, multi-dimensional depth. Schema theory is used in the teaching of listening practice has played a unique effect. Combined with the author's own teaching practice schema theory put forward under the "3 +2" Listening Comprehension Information Dealing Model, to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methods for the majority of researchers and teachers a unique observation point.
  关键词:图示理论 英语教学 听力
  Key words: Schema Theory English Listening
  作者简介: 黄洪波,1967年生,辽宁省鞍山市台安县人, 辽宁科技大学? 外国语学院,讲师。研究方向: 应用语言学, 跨文化交际
  
  一、图式理论
  作为认知心理学的一个术语,图式(Schema)概念即认知结构的最早提出者是哲学家康德(Kent),上个世纪70年代美国人工智能专家梅尔哈特(Rumelhart)等将其概念发展成为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从图式理论的角度分析,人们在学习新的外语语言知识的时候, 如果原来存在于人们头脑中的固有图式在输入某种信息时被成功地再次激活, 人们对语言的理解过程就会加快。
  根据图式理论的观点, 存在于人的大脑中的图式会逐渐形成相互交错、互相补充的体系。随着人们经验的逐渐积累和视野的逐步开阔, 这些图式会不断地得以拓展、更新、修正, 帮助人们对输入头脑中的新的语言信息解码和加工,重新构建起的全新的图式体系。
  二、与听力理解相关的图式的分类
  在听力教学中,我们一般将图式分为:语言图式、内容图式和形式图式三类。语言图式是指听者所掌握的语音、词汇及语法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内容图式是指听者对所听材料的内容的知晓程度;形式图式是指听者在语篇、修辞、文体等方面的知识储备情况。
  三、3+2听力理解模式
  笔者认为在外语教师中尝试“3+2”听力理解模式应该能够对听力理解教学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1、“3+2”听力理解模式的理念
  “3+2”听力理解模式,即“三激活,二处置”模式,意在引导一线外语教师在听力理解教学实践中,依照图式理论的有关理论知识,在听力理解开始之前,有效地将与课堂内容密切相关的学习者原有的内容图式、形式图式、语言图式一一激活,亦即所谓“三激活”。听音过程当中或听音中断穿插讲解之时有意识地帮助学习者对所听文本进行及时地信息解码和信息加工,将瞬间出现并得以成功解码的短时记忆信息经过有效的信息处置转换成长时记忆,从而实现有效的听力理解教学。
  (1)三激活
  在听力理解教学实践中老师若能针对即将播放的听音材料,就本班学生可能遇到的语言、内容和形式障碍一一做具体的分析,则能够十分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听力理解效率,充分调动原有的图式和合理、高效地建构出新的新的语言、内容、形式图式,从而通过实现“三激活”调动学生的智力和非智力因素,培养学生的听力理解习惯,拓宽学生的视野。
  (2)二处置:解码与加工
  1)信息解码与信息加工之间的关系
  听力理解是一种将各种各样的综合语言信息符号通过一系列特定而复杂程序的信息解码和信息加工提炼成意义的过程。
  按照心理语言学家的解释,有效的听力理解不应当是由讲话人向受众发出的单向的信息流动,而应当是融入了大量的信息接收者积极思辨活动的主动理解过程。
  2)信息加工的模式
  在《第二语言教与学》一书当中David Nunan将图式理论中关于阅读理解的模式理论引入到听力理解当中,而将听力理解分成“自下而上”、“自上而下”、“上下交互处理”三种模式,受到了比较普遍的认同。
  在“自下而上”模式中,听力理解的过程就是一个对听力材料进行“声音解码”的过程。听音者以一种“线型模式”将最小的言语信息单位加以一一释义。
  但是,如果听力材料本身就是一个测试受试者排除干扰性信息能力的试题,这种“自下而上”模式的听音策略就会派上用场。例如:
  ――Which of the boys in the football team is your cousin?
  ――The one in grey T-shirt with a number 8 on his back.
  A. the one in green T-shirt with a number 8 on his back
  B. the one in green T-shirt with a number 6 on his back
  C. the one in grey T-shirt with a number 8 on his back
  D. the one in grey T-shirt with a number 6 on his back
  在此题当中出题人所要考察的有两个方面:一是学生对green与grey和8与6的听音辩音,二是对衣服颜色与运动员号码综合信息的简单加工整合,回答此题时如果模糊容忍度过高,则很有可能将green与grey或8与6听混淆,而将题答错。因此,在回答此类问题时学生应将注意力较多地集中在对原文语音信息进行解码的程序上。
  2、“自上而下”信息加工模式
  在“自上而下”模式中,听音者要在尽力精确解码原文信息的同时积极拓展思路,充分调动自身原有的知识结构资源对讲话人所发出的信息进行再建构。适当的背景联想、语篇分析等会大大加强听力理解的准确性和对整体听力材料的把握。
  3、“3+2”听力理解模式可能存在的局限性和在现实教学中的把握
  各类考试是学习者工具性学习动机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虽然各类高等院校中已普遍采取听力理解的测试方式,但中小学等教育机构在测试上还远未普遍地将听力理解能力作为所有外语能力测试的最主要项目之一。各式各类教育机构在对外语课程的课时安排上存在课时少、任务重的问题,而有效地做到的三激活在缺少必要的时间的情况下很难得以充分实施。这也是此模式推行的局限性。
  参考文献:
  [1]David Nunan Second Language Teaching and Learning Heinle & Heinle/Thomson
  [2]杨艳华廉洁图式理论与英语听力理解[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8 (5)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29050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