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新会计准则中公允价值应用问题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谭 捷

  摘要:在经济形势的不断发展和经济环境逐渐完善的过程中,实现会计由历史成本计量向公允价值计量的逐步过渡是一种大的趋势。
  关键字:新会计准则 公允价值 会计事务
  作者简介:谭捷(1970-),女,江西南昌人,经济师,江西科技师范学院,会计学专业,本科。
  
  一、公允价值在应用中面临的问题
  
  现阶段公允价值在我国的应用中还不得不面临一些考验。在应用中我们必须对一些问题进行思考。
  1.可靠性问题
  在我国,公允价值可靠性问题面临的困难主要有三个方面:
  第一,市场环境尚不完善。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虽已初步形成,但在很多方面仍有很多不完善之处,例如,我国的国有股和法人股产权交易市场尚未建立起来;外汇市场尚未完全开放,人民币汇率尚不能自由浮动;由于国有产权清晰问题未能彻底解决,由此而引发的关联方交易问题使企业间的交易行为极为不规范;一些要素市场发育尚不成熟,充分的市场竞争尚不能完全展开。在这种情况下,真正公平的市场价格很难形成,即使能够形成也难以获取。
  第二,会计监督体系尚不健全。在我国,企业的经济性质相当复杂,如上市公司、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有限责任公司、合伙企业、个人独资企业、工商体户、外商投资企业、国有企业、集体企业等。在这些企业中,只有上市公司和外投资企业审计监督较为规范,而其他企业表面上都要接受工商、税务、国家审计部及民间审计机构的检查,但由于这些监督不定时、不全面、不规范,事实上造成了数企业的漏检,甚至有很多企业完全出于监督体系之外。
  第三,诚信缺失。会计诚信体现在经济单位会计确认、计量、记录、编报与披露的全过程。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时期,新的适应市场经济环境的诚信体系尚未建立起来,导致会计诚信普遍较差,一个企业同时编制三套报表,一套对外、一套对银行、一套自用,骗贷、骗税、滥用商业信用的情况时有耳闻。
  2.可操作性问题
  在会计实务中,公允价值计量的难点就是在公允价值的确定,我国新会计准则也规定了公允价值的确定方法。但是,有许多会计要素,如资产和负债在市场上很难找到可供观察的交易价格,将未来现金流量按一定的折现率折算成现在的现金价值的现值计量,往往就成为估计相关价格即公允价值的最重要的技术手段。但因未来现金流量的金额、时点和货币的时间价值等等都是不确定的,在计量的操作上往往难度很大,因而现值计量的复杂性也就是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不易推行应用的难点。
  3.实施成本问题
  实施成本是公允价值应用不得不考虑的重要因素。在选择公允价值获取方法时,要依据成本效益原则进行判断:对一些价值变动影响不太重要的资产负债项目,或者说公允价值信息相对不太重要的行业,如工商企业等,可采取获取成本较低的公允价值获取技术,如直接以账面价值代替其公允价值。目前,由于我国市场化程度尚不是很高,企业大多数资产、负债项目无法直接取自活跃市场上的公开标价,通常只有通过资产评估的方式才可获取能得到广泛认可的公允价值,这无疑会提高公允价值计量的实施成本。
  4.盈余管理问题
  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应用使企业可能会利用会计计量属性的选择权,以新的盈余管理手段来“创造”账面利润。公允价值很多时候是估计的结果,在现阶段的实务操作中公允价值计量容易被利用为利润操纵的工具。由于会计准则不是一种纯粹的技术手段,而是具有明显的经济后果,不同的准则将生成不同的会计信息,从而影响不同主体的利益。不排除企业通过操纵会计报表日的股价等手段来调节利润的可能性。
  5.税收问题
  采用公允价值模式带来了税收上如何衔接的问题。如公允价值模式会大大增加纳税调整的工作量,又如收益的税收问题是公允价值会计中一个很实际而且很重要的问题,这个问题会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现金流。目前市场普遍关心企业在首次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投资性房地产后,调增的留存收益在税法上是否需要征税、以及未实现收益是否征税等。
  
  二、推进公允价值在我国应用的对策
  
  实施公允价值计量是贯彻新准则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一项系统工程。在本文前面的论述中提出了公允价值计量在我国应用中面临的一些问题,针对这些问题为更有效的实施公允价值计量,提高会计信息质量,遏制会计造假,提出以下几点对策。
  1.完善我国公允价值理论体系
  在修订基本准则时,将有关公允价值的内容写入基本准则,一是可避免具体准则中大量重复的对公允价值定义;二是可增强具体准则的系统性和理论说服力;三是有利于具体准则的贯彻实施。
  2.完善我国相关法规制度
  现阶段公司容易利用会计制度的选择空间造假,提供虚假会计报告。所以,我们应该首先完善会计制度,严格规范利用会计计量操纵利润行为的界定、并制定严厉的处罚措施,净化会计环境。
  3.提高会计人员素质
  没有高素质的会计人员,公允价值不可能得到合理地估计和很好地运用。财务人员素质对公允价值的运用有一定的影响,提高会计人员的素质是获取准确公允价值的有效途径。因为公允价值的评估需要依靠专门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提高会计人员的素质主要应从两个方面入手:首先,加强守法意识和道德教育,提升思想境界,从主观上消除利润操纵的动机,是杜绝假借公允价值实则从事造假的根本措施。其次,加强业务培训,帮助会计人员熟悉和掌握新的会计处理方法和程序,提高其对交易和事项的确认、计量、报告做出复杂判断处理的能力,减少会计信息的行为性失真和对公允价值判断的偏差。
  4.完善内部控制实行岗位职责分离管理
  完善内部控制实行岗位职责分离管理,就是要加强事前、事中、事后控制。加强事前控制,建立岗位责任制。明确每个会计岗位工作人员的工作范围、职责和权限,实现定岗、定人、定责,分工协作、互相监督。加强事中控制,严格实行岗位分离。比如在办理负债业务岗位中,筹资计划的编制人应与审批人实行岗位分离,以便审批人能以独立的立场来衡量计划的优劣;又如办理债券发行、收款、记录的岗位应相互分离,保管未发行债券的岗位应同负责债券会计记录的岗位相分离等。
  5.加强外部审计监督
  首先,加快会计师事务所体制改革,改善执业环境,制定相应的执业自律准则,大力提高注册会计师的风险意识、业务水平和职业道德水准。其次,严格遵守独立审计的最新准则及其他执业标准。
  总之,在新会计准则中大量的引入公允价值计量是我国会计发展的一个巨大进步。但是,只有在实际运用中不断的完善和修正才能使公允价值充分发挥其优点,将我国的会计计量水平带上一个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谢诗芬.公允价值:国际会计前沿问题研究.湖南人民出版社,2004
  [2]葛家澍.关于会计计量的新属性―公允价值.上海会计,2003(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29293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