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肯下力气的“鸡司令”等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王秀兰等

  肯下力气的“鸡司令”
  
  周永攀是农二师27团4连的一名职工。前不久,笔者来到周永攀家,只见红色铁门上张贴着朱红色的“福”字,显出了几许喜庆;院子里,水泥地打扫得干干净净,各种农机具摆放很整齐,圈养的鸡、鸭、鹅叫个不停,使这个家显得生机勃勃。
  1992年3月,周永攀和妻子肖彩华从河南商丘来到农二师27团4连,成为团场职工。凭着肯下力气。能吃苦,周永攀一家的收入越来越高,小日子过得有滋有味。
  怎样能把日子过得更红火?周永攀夫妇一直在琢磨。1998年,通过市场考察,周永攀花费1000元钱,在自家院子里建起一座40平方米的孵化鸡舍,当年孵化鸡苗1500只、鸭300只,纯收入4000余元。
  2000年至2003年,在连队党支部和工会的大力支持下,周永攀又先后投资3.5万余元,将原有的鸡舍扩大到232平方米。有了一定规模,他的鸡苗孵化生意很快红火起来。
  到2010年,他一年孵化鸡苗的纯收入达到11万元,成了远近闻名的“鸡司令”。
  周永攀自己走上了致富路后,没有忘记连队的其他职工。他在为养殖户提供鸡苗的同时,还把自己掌握的知识和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他人,并积极参加各项公益活动,在连队起到了示范带动作用。
  (王秀兰)
  
  兢兢业业的“女医官”
  
  今年45岁的吕玲玲是农四师69团6连的一名职工。她开过缝纫店,打过零工,但收入一直不高。后来,兄弟姐妹们在一起商量后,决定办一家股份制养猪场。
  从建猪圈的第一天开始,吕玲玲就借来了许多养猪方面的书籍,学习疾病防疫、饲料搭配等方面的知识。兄弟姐妹们看她特别爱钻研,就给她安排了一项工作――“兽医”。从此,她就成了养猪场的一名“女医官”兼配料员。
  吕玲玲知道,除了做好防病工作,提高仔猪的成活率,还要做好饲料的工作。作为配料员,她刚开始配出的饲料猪吃后经常拉肚子,影响了猪的正常生长。吕玲玲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一有时间,她就向其他猪场的专业技术人员请教。
  同时,吕玲玲还制定了给猪定期打疫苗、消毒、检查母猪分娩情况的时间表。每天做完这些工作,已经筋疲力尽了,但她还坚持做好白天的工作记录。如果母猪在夜里分娩,她还要查看助产情况。一天,吕玲玲为40头仔猪打完疫苗后准备回家,突然想到晚上有3头母猪要分娩,于是吃完晚饭后又返回了产圈。经检查。有两头母猪要在后半夜分娩。为了保证母猪顺产和仔猪成活,吕玲玲一直守候在圈里,直到母猪顺利产下仔猪后才离开。功夫不负有心人。如今,万和养猪场已经达到年出栏3000余头生猪的规模,产值达到300余万元。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吕玲玲学技术、爱钻研、求进取的韧劲。十几年来,吕玲玲吃苦耐劳、勤于思考。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创造了美丽的人生。
  (何小琴 汪萍荣)
  
  勇于尝试的“致富能手”
  
  “去年,我采用滴灌技术,两个大棚种植丝瓜收入11万元,加上50亩制种芫荽,共收入15万元。通过种植大棚蔬菜,我住进了小康房,供儿子上了大学。”前不久,在农六师101团召开的致富能手经验交流会-上,该团职工王江南说。
  今年48岁的王江南1998年3月离开了团场商店。为了养家糊口,她打过工。收过旧货,摆过地摊。当年6月,在团工会的帮助下,她在101团1连承包了一座温室大棚,种植西芹。为了掌握种植技术,她除了向技术员和有经验的职工请教,还经常到其他职工的大棚里帮着干活,边干边学。这一年,她种植的西芹纯收人2万多元。
  2004年,王江南投资3万多元建起一座温室大棚。她不断总结经验,利用闲暇时间跑市场、搞调查、摸行情,不断引种新、优、特蔬菜品种。当年,她种植的法国香芹以每公斤20多元的价格,刀豆以每公斤18元的价格,全部被客户订购,纯收入4万多元。
  2010年,王江南采用从“科技之冬”培训班上学到的技术,提前20天培育丝瓜苗。当别人育苗时。她的丝瓜已开始上架。最终比别人早一个多月上市。她还在丝瓜旁套种韩国大白菜,实行立体种植。另外,她与一家蔬菜公司签订了50亩制种芫荽的销售订单。在她的精心管理下,大棚丝瓜和50亩芫荽喜获丰收。
  (蔡玉奎)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33439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