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情感、美感与温度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左朝胜

  对重大科技事件充满感情地报道,展现理性思考的美感,提升笔端的情感“温度”,才有可能让读者在报道中获得阅读和思考的审美,从而提高科技报道的可读性。
  “壁灯照亮两公里长的隧道。电瓶车轻盈地行进。背后不到1000米,就是世界上第二大的核反应堆群。从核电站铀棒爆发出无数不受羁绊的粒子,飞进我们的身体又穿出。对于它们,人体感受不到,花岗岩也等于是虚空。”(摘自《科技日报》2012年5月9日《捕获变身的“中微子”——科学家发现中微子第三种振荡模式的日日夜夜》一文,作者高博、李大庆、刘传书)
  这是一段对中微子一个侧面的描述,当然,作为人类目前所认知的最小的物质,中微子还有其他更为复杂的特点。但是这寥寥几句,让读者非常形象地“看”到了中微子。科技报道中如何能够写出可读性,这是科技记者坐在键盘前首先要考虑的问题。
  给尖端科技穿上通俗的“外衣”
  现在,人们感到陌生和费解的常常是尖端科技,比如中微子。中微子是比中子还要微小的物质,为了发现和证实中微子,全世界的科学家花费了几十年的功夫。科学家认为通过震荡能发现中微子,而中微子有3种震荡方式。国外的科学家已经发现了两种震荡方式,“至今唯有第三种,还在和全世界的物理学家们捉迷藏”,而中国物理学家在大亚湾核电站旁的小山里完成的“中微子第三种振荡的确认,引起了物理学界的兴奋,许多人认为这是半个多世纪以来中国人最重要的实验物理学成果。大亚湾畔这条狭长的山洞,已被看做通向物理学重大问题——正反物质不对称之谜的一条关键通道。”
  如此深奥的物理学基础理论成果,如何能够引起读者的兴趣,并通过记者的笔,对这一尖端的科学问题有所理解,最终能够将这一深奥的物理学基础理论普及到广大读者。对高新技术项目的报道,特别是对科学基础理论的报道,并不是专业术语写得越多、理论表述越深奥越显得记者水平高。而是一定要深入浅出,学习大科学家和科普作家的本领,把深奥的理论讲解得通俗易懂。
  比如,陈景润讲数学,小学生听了都连连点头。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给记者讲“散裂中子源”项目,非常深入浅出,记者物理学基础很差,也听得很明白。后来,记者关于这个项目的报道也写得通俗易懂,准确明白。
  不久前,记者见到了美籍著名物理学家朱经武。朱先生曾任香港科技大学校长及物理学教授,现任德州超导中心创始主任。朱先生讲今年是发现高温超导也就是液态氮高温超导2S周年纪念。这使我联想起2S年前,在刚刚发现液态氮高温超导时,我夜以继日地泡在中国超导前沿之一的中国科技大学,对其超导项目组跟进采访。后来,写出了长篇通讯刊登在《科技日报》。
  当时,我作为一个刚刚从《安徽日报》调到《科技日报》的记者,对超导体研究的概念基本一窍不通。但是,我在中国科技大学的超导项目组里,感受到了一群中国科学家科技攻关的激情,也大致了解了“钇钡铜氧”等超导材料的发现对超导科学产生的巨大推动。于是,我以自己能看得懂的通俗笔法写超导原理、超导材料、超导竞赛、超导前景。甚至在通俗易懂的基础上,尝试以文学语言描述中国科学家在全世界超导研发中取得的领先成果。当年5月《人民日报》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的版面,以头条位置刊发了我采写的超导科技散文《春天里,中国发生的故事》。
  准确是形象化的基石
  这里引用一段对火星探索的描述:近期研究的例证,却只为“火星是否存在生命”这架天平的其中一侧加重了些砝码。人们辗转数年发现,NASA曾经的一纸新闻稿的结论还在生效:“有机模块的生命形式可能一直存在于火星上,只是未被发现而已。”
  那么好,现在请期待那辆正飞赴红色星球的“好奇”号火星车,据称它的灵敏度是此前火星轨道器的100倍到1000倍。无论你跟NASA怎么话不投机,技术的提升能留给你在天平两侧摇摆的空间,只会越来越小。(摘自《科技日报》2012年5月2日《人类与火星生命擦肩而过30年》一文,作者张梦然)
  对火星的探索,近年来国外科学家取得了较大进展。把对火星是否有生命的争论描述成一架“天平”并得出“技术的提升能留给你在天平两侧摇摆的空间,只会越来越小”的结论,比较形象地向读者传递了关于火星争论的信息。文章标题就是一句形象化的描述“人类与火星生命擦肩而过30年”。对科技项目进行形象化的描述,是科技报道增强可读性的重要手段。
  形象化的描述毕竟不是科学概念的描述,只能求“神似”,而不能代替科学概念的准确描述。否则,就容易流于庸俗化,甚至堕入违背科学的炒作。比如,十年前广东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黄绍良教授及博士后研究员何志旭成功建立了人胚胎干细胞系,许多媒体纷纷前去报道。不料,当我去采访时,黄绍良教授及博士后研究员何志旭对记者非常抵触。后来才知道,某些媒体记者把“干细胞”的科研成果,当成“马上就可以应用”的成果进行炒作。更加令人感到不安的是,有的媒体竟然报道这项科研成果的应用可以让人长生不老。他说,科学的发展,让人延年益寿是可能的,长生不老却是违背科学规律的无稽之谈。
  科技报道要注意形象化,但不能为了追求形象化而忽略了准确性、科学性。科学性、准确性是科技报道首要遵循的原则,在科学、准确的前提下,可在表述和文字上尽量形象化,提高报道的可读性。当“形象化”与准确性发生冲突时,首要的就是保证科技报道的准确性,没有准确性的所谓形象化报道,会沦为庸俗的炒作。
  今天的某些媒体,对记者的科学素质要求并不高、更不坚持科技报道中必须严格遵循的科学精神,只是一味地强调“吸引眼球”“点击率”“发行量”“收视率”,结果就不可避免地出现炒作、以讹传讹、伪科学、巫医神汉……其根源,还在于科技报道的科学性、严谨性、权威性、可读性没有得到真正的体现。
  科技报道要有“温度”
  科技报道的文字有情感、有温度、有感染力,是增加可读性的关键。同时,对文字情感和温度的要求,不完全属于写作技巧的范畴,更深层次的是记者对所报道事件的感情和温度。2003年10月15日,我国第一位航天员杨利伟乘坐“神五”飞船飞上太空又安全返回,全国媒体在头版重要位置充分展开报道,笔者于2003年10月19日在《科技日报》的个人专栏“朝胜观察”发表了题为《走出摇篮》的杂文,文章写道: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347653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