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析汉语傣族语言接触及其带来的影响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苏美玲

  摘要: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语言资源十分丰富,在整个历史过程中,各民族间相互融合,相互交流,不可避免的都受到了彼此深刻的影响,傣族语和汉语的相互接触,相互影响,推动了语言的演变,同时也促进了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本文对普洱市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边江乡崴里村的语言接触状况进行描述和简要的分析。
  关键词:语言接触 变化 汉语 傣族语
  语言接触是说,不同语言之间的相互接触,因此,语言接触必须是在至少两种语言间才能进行,举个例子,某种语言在其他语言区域广泛传播或使用,从而对当地的语言造成了一定的影响,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说发生了语言接触。语言接触的结果会使得语言各个方面都受到影响,比如借词的增多、语音和语法模式的演变等等。语言不是孤立存在、相互隔离的,它是随社会、文化的接触、交流而相互渗透影响的。①因此,语言接触是文化接触的必然结果,更是语言发展演变的必要因素。语言接触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例如,在古代,族群部落的频繁迁徙,直接就使语言发生接触;长期的生活区域的邻近,导致的民族间的交往也会造成语言接触;如今最常见的一种便是学校教育。崴里村的汉语与傣族语的接触主要是受周边汉族的影响和学校的双语教学。
  一、边江乡汉语傣族语接触现状
  边江乡是景谷县语言接触发生最为频繁的地区,该区域有汉族、傣族、彝族、哈尼族、极少的拉祜族和佤族等多种少数民族,因此存在多种语言,而且还有很大一部分外来的人员,这些都为语言接触提供了非常好的平台。在该区域里,汉族和傣族两个民族的人口数量众多,远远超过了其他民族,而且分布地域也比较广阔,汉语傣族语接触也就成为了必然。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傣族不断与周边的汉族交流学习,吸收汉民族优秀的文化,为本民族的丰富文化注入新鲜的血液,进而也形成优秀的无可替代的傣族文化。由于汉族和傣族的交往比较密切,而且交往的时间早,因而汉语和傣族语的接触也最为频繁和长久,所以不可避免的对傣族语产生了比较深刻的影响。
  二、汉语傣族语接触引发的变化
  汉语傣族语言发生接触后,引起的语言变化,主要表现在语音、词汇等方面。
  (一)对语音的影响
  语音影响的主要途径是音译借词,当某种语言从其它语言借入音译借词时,由于两种语言语音系统存在差异,这些借词中的某些音素和语音规则可能在该种语言中不存在,借词中的这些音素和语音规则往往会增加到该种语言的语音系统中。例如:
  这些词就是傣族语从汉语中借来的音译借词。语音影响主要分为元音方面的影响和辅音方面的影响,傣语中的现代汉语借词是按当地汉话读音借入的,崴里村傣族语增加了两个复合元音ua、ou,例如:
  傣族语会把从汉语中吸收的借词进行改造,使它趋于傣族语的语音规则,因此很多汉语借词被借入到傣族语后会发生一定程度上的语音变话。例如有的借词借入傣族语以后带有鼻音:
  (二)对词汇的影响
  语言接触带来的影响中,词汇应该是最容易受到影响的,因为两个不同的民族之间发生接触,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总会从对方那里吸收新的事物和与之相关的新的概念,当这些新的东西吸收来之后,各自为了表达从对方那里吸收来的新事物和新概念,就会从对方的语言中吸收这些本民族语里所没有的词语,这个时候,词汇的借用便成为了必然。
  汉语傣族语言接触从词汇学角度来看看,主要分为:全借词、半借半译词和全译借词。
  (1)、全借词
  全借词指从汉语中原版借入的汉语借词,是最常见的,而且涉及的范围也是最广的,主要是以名词为主,但是也有一部分的动词、形容词、等等。名词有地点名词、表示人物的名词、表示动物的名词、表示植物的名词、表示事物的名词、表示自然地理的名词等等应有尽有。如:
  (2)、半借半译词
  音义兼译借词是指汉语和傣族语的合璧词,既包含着有一定的汉语语音成分又有一部分是通过汉语语素仿译的借词。如:
  (3)、全译借词
  是指通过对汉语语素进行直译的方式仿译出来的借词。如:
  三、从借词看汉、傣文化的影响
  两种文化通过长期的交流以后,相互之间会产生深远的影响,这些影响表现在方方面面,其中从相互之间的借词就能看出这两种语言接触以后,给文化所带来的影响。
  (一)饮食方面的影响
  汉族的饮食文化历史悠久,种类繁多,汉族传统的饮食养生也受到了其他很多民族的青睐,自古以来汉族的饮食就以细腻、精致著称,与少数民族的粗犷、简单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傣族是经过数千年的迁徙融合,才形成今天稳定的民族,在历史上,傣族一直是居住在山区和半山区的,并且一直是处在不断地迁徙过程中的,他们并不像汉族一样,很早就进入了稳定的农耕生活,山区和半山区自然条件差,资源相对于平坝地区来说相对缺乏,为了生存他们只能吃些山上仅有的山茅野菜,随着时间的推移也就形成了比较粗犷的饮食习惯。由于长期以来汉族与傣族的不断交流,双方在饮食方面的影响也比较突出,汉族的很多主食、蔬菜在傣族饮食上随处可见,而傣族的很多烹饪技术菜品也成为了汉族日常生活中不可分离的组成部分,这可以从很多借词中看到。例如:
  从这些借词可知,傣族饮食受到了汉族饮食的影响。
  (二)服饰方面的影响
  汉族服饰文化渊源流长,在古代 服饰的原料就有很多,主要有麻布、丝绸、棉布、毛呢、皮革等。汉族的染织工艺,以其历史悠久、技术先进、制作精美而独树一帜。
  傣族的服饰因分布区域的不同而有所不同,景谷的傣族是人们俗称的“汉傣”,与西双版纳、德宏和新平等地的傣族有所不同,所以在服饰方面也有很大的区别,头上统一包粉色或淡粉色的包头,上身最里面着自己织的布自己做的吊带,外面着轻薄的对襟花衣,下身统一着自己织布做的深色长筒裙,如今这个地方的傣族同样是这样的衣着,但是由于与汉族的不断交流,他们的衣着也受到了汉族的影响,有了一些变化,在村子里,没有节庆的时候,男人是绝对不穿民族服装的,平时也只有妇女穿这样的传统服装,并且,因为汉族服饰的影响,妇女们在筒裙里都会穿一条打底裤,这样更方便进行劳作。还有,这里的傣族戴的是很大很重的银圈耳环,但是受到汉族的影响,除了老年人之外,年轻人都会选择其他很多漂亮的耳环,从以下这些借词,我们可以看出汉族服饰对傣族服饰确实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尽管有些词也是汉族从西方国家那里借来的,但是傣族却又从汉族那里把它借入了。
  四、结语
  傣族语作为我国少数民族语言中具有较强生命力的开放性语言,是在与其他语言相互影响中不断发展成熟的,在与傣族语接触的诸多语言中,汉语一直是对傣族语产生重要影响的语言之一,傣族语和汉语的相互接触影响,推动了语言的演变。本文主要从语言本体方面对崴里村汉语傣族语言接触状况进行简要分析,汉语傣族语言接触的影响不仅仅限于表层影响,而且已经开始扩大到更深层面,随着双语教学的进一步提倡和普及,以及傣族人民汉语水平的不断提高,在今后的社会发展中,汉语借词将会越来越多,为傣族文化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有了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的注入,傣族文化将会迎来更加蓬勃的发展,同时傣族地区经济文化的日益发展,为汉语傣族语言接触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条件。
  注释:
  [1]胡兆云.语言接触与英语借词研究[M].第9页.山东:山东大学出版社,2001.
  参考文献:
  [1]喻翠容,罗美珍.傣语简志[M].北京:民族出版社,1980
  [2]王渝光.王兴中语言学概论[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 2005
  [3]罗美珍.傣语方言研究(语法)[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8
  [4]戴庆夏.社会语言学概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5]袁焱.语言接触与语言演变[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
  [6]胡兆云.语言接触与英语借词研究[M].山东:山东大学出版社,2001.
  [7]陈原.语言和人[M].北京:商务印书局,2003:98
  [8]邢福义.文化语言学[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8
  [9]吴福祥.关于语言接触引发的演变[J].民族语文2007年第2期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367791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