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电视真人秀节目的红火与出路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王小雨

  2012年,浙江卫视推出了《中国好声音》,在营造了较强的大众娱乐氛围的同时,也形成了一定的文化效应,并由此产生了较大的经济效益。其“源自海外,表达中国”的理念,让节目没有“水土不服”,更让中国观众欣然接受,也表现了媒体在追求娱乐性和市场化的同时,注重提升节目质量,避免低俗的探索。
  一、《中国好声音》等真人秀节目的特点
  1.以对声音的关注为宗旨。
  《中国好声音》在开播时即宣布,以真声音、真音乐为唯一的宗旨,为中国乐坛的发展提供一批怀揣梦想、具有天赋才华的音乐人。通过节目看到,这种口号的确做到了实处。海选的选手是事先节目组广泛走访各地所发现的优秀歌唱者。这样虽然不能像之前的音乐选秀类节目一样通过海选吸引注意,但是可以显著提高参赛选手的整体演唱水平。而最终出现在节目中的选手们的确做到了令人眼前一亮。众多选手均有演唱绝活,其演唱水平已经达到了令人赏心悦目的水平。此外,四位导师(刘欢、那英、庾澄庆和杨坤)均为国内一流歌手和音乐人,不仅具有极高的音乐水准,在对选手的点评时,也谦虚谨慎,有理有据。
  2.娱乐至上与平民姿态。
  《中国好声音》虽然在赛制、节目形态方面比《超级女声》做出了很大的变动,但是其作为一档娱乐节目的主旨还是得以很好的保留,仍以娱乐大众和平民化为节目的中心思想,并摒弃了以往的低俗、炒作和过于取悦观众的方式,变成为一种更为平和但更深入人心的方式来吸引观众。其中以选手的选择为例,虽然作为多兀化审美的娱乐节目,但《中国好声音》似乎更加偏爱平民化的选手,如学生、个体户、街头艺人、农民等等。而且众多选手均有或辛酸、或艰苦、或悲痛的往事,可以很好地拉近与普通百姓的心,得到观众的关注和认可。单纯以评选好声音来说,专业、正规的音乐艺术院校肯定比未接受良好训练的业余爱好者要更强势。但是,一方面,正规院校的学生大多愿意从事更稳定的体制内工作,另一方面,从节目娱乐至上的角度考虑,平民歌手强烈反差下的惊艳歌唱,音乐追求中艰辛励志或恬淡快乐所传递出的正能量,更易获得惊喜效果、真切共鸣和价值传播。
  3.创新娱乐与平等互动的融合。
  《中国好声音》之所以在产生巨大娱乐价值的同时,被广大观众和精英阶层所喜爱,主要在于其创新的娱乐形式和平等互动的节目内容。其娱乐模式的创新设计主要包括:简练程式与集中效果的强化,导师的类型匹配和多功能开发,学员艺术性与导师娱乐性的反转,针对流弊、深谙受众心理的逆向设计等。由于其海选阶段由节目组进行,并不对外转播,同时在晋级赛中,每一位选手的时间控制得当,相关导师评论和投票环节也相对迅速,这就使整个节目流程变得简练快速。
  二、真人秀节目的问题
  以《中国好声音》等为代表的电视真人秀类节目开创了中国电视节目的新时代,在获得一定社会效益的同时,获得了可观的经济利益。当然,这些电视音乐选秀类节目自一开始出现便不断有争论和反对的声音,特别是其最红火的时候,往往也是争议最大的时候。从《超级女声》开始,中国的荧屏上出现了众多选秀类节目,也包括了很多电视音乐选秀类节目。这些节目的内容相似度高,环节设置雷同,相关营销模式也相当近似,一时间充斥在各地方卫视中。
  1.过分追求收视率,社会责任缺失。
  在市场经济为主导的现代社会,各卫视特别是地方卫视为了获得更高的收益,采取了相应方法,追求高收视率。这些方法中,有的通过高质量的节目内容,有的通过创新的节目形式,也有的采取了相对不雅的方式,例如虚假情节等。这不仅能够有效提高收视率,更能够带来强大的社会效益,培养观众的审美情操。如第一季的《中国好声音》,即具备了这两个特征。高素质的演唱和新颖的节目编排,使其在选秀疲劳期的中国电视荧屏上刮起了清新的旋风,高收视率和高收益自然被收其囊中。
  但是,要做到高质量的节目内容和创新的节目形式何其困难。当观众已经开始厌倦了相似的节目情节,雷同的选手和唱腔,无聊的主持和评委,收视率将必然会萎靡不振,更无从谈起收益和回报,节目也随时会停止。因此,各卫视特别是地方卫视在电视音乐选秀类节目中添加了大量的噱头和炒作,有个性的选手受到欢迎,评委毒舌不断,让观众在节目中体验到日常生活中很少感受到的刺激和新鲜感,从而提高收视率,获得高回报。这样的节目内容虽然收视率较高,如不断创下国内收视纪录的《超级女声》,创下上海收视纪录的《我型我SHOW》,但是弊端也很快出现,而且长此以往,必将对我国电视音乐选秀类节目产生非常不利的影响。
  2.同质化现象严重,受众本位意识薄弱。
  中国人喜欢围观,也喜欢一拥而上。这种现象也出现在了电视真人秀类节目上。在《超级女声》还没有出现的时候,国内电视真人秀类节目以《青歌赛》为龙头,其他卫视多以模仿《青歌赛》为主,鲜有针对平民的真人秀节目出现。而当《超级女声》开播并大热时,各大卫视基本开设了此类针对平民的电视真人秀类节目,并且在节目内容设置、评选方式等方面基本雷同。一时间,大地上选秀盛行,其中能让人记住的也就《我型我SHOW》等,其他节目则昙花一现,在原国家广电总局限娱令的推出下,一时间销声匿迹,这种一窝蜂式的制作同类型节目带来的不是繁荣,而是毁灭。
  观众的审美疲劳、节目的粗制滥造等,让节目同质化的恶果最大限度地出现。虽然短期内的模仿可以使节目获得一定利益,但是内容若不进行再创新,只是简单的生搬硬套,节目间的竞争会变得更加没有意义,只能互相拼眼球,拼噱头,拼炒作。内容上的劣质化不可能带来长久的利益,此类节目的整体沦陷也就在情理之中。
  3.音乐人才匮乏,选手重复率高。
  在今年的《中国好声音》节目中,一些优秀选手脱颖而出,受到观众的喜爱。但很快网络上就有负面信息传出,如某些选手之前多次参加其他选秀类节目,是选秀老手,节目常客。一时间闹得沸沸扬扬,因为很多人认为这些选秀老手们已经不能成为有资格站在《中国好声音》的舞台上了,《中国好声音》旨在挖掘有歌唱天赋的业余歌手,而非“职业选秀专家”。在几年前,即《超级女声》最火热,也是国内电视真人秀类节目最盛行的时刻,这种“职业选秀专家”频繁出现,他们各处参赛,并将获奖结果公布在自己的博客上,希望得到关注和认可。这些选秀老手们在不同的舞台上诉说不同的心酸故事,代表不同的身份,他们期许着在某次选秀中一战成名,成为炙手可热的明星。撇开道德不谈,这种做法亦破坏了正常的选秀规则,对其他选手不公平竞争,并且无法达到真正选秀的目的。   目前参加电视真人秀类节目的多为业余或半业余歌手,凭着一腔热情,在大多没有接受过正规指导的情况下“原生态”演唱。这些“原生态”类型的演唱虽然偶尔可以一鸣惊人,但是在大多数情况下效果并不理想,凸显选手的唱功整体较差。那么,一些经过更多训练和指导的选手们凭着才能和对选秀的熟练,就可以在各种选秀中鹤立鸡群,频繁出入各种选秀,频繁获得各种奖励。这样,一方面对其他选手不公平,另一方面,似乎也是节目制作方的无奈之举。
  三、真人秀节目的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要改进以上的不足,使我国新型真人秀娱乐健康、可持续的发展,要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努力:
  1.文化底蕴与时代意识结合,开发新的节目形态。
  媒体的“时代意识”是指应该具有这个时代的节目制作理念,这不仅涉及从时代的角度去认识了解当今世界范围内娱乐节目的状况与趋势,更关系到如何适应当下受众的需求去制作节目。伴随着世界文化多元化的发展,观众、市场都在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变化,节目也必须适时地进行调整和改变,按照时代的特点结合本土实际,才能打造出彰显自身风格和个性的品牌娱乐节目。
  我国有五千年的传统文化,有戏曲、武术、相声、小品等丰富多彩的艺术形式,有千姿百态的地域风情。这些都为节目制作者提供丰富的素材,我们完全可以挖掘这些优秀的文化和自然地理资源来创新真人秀节目,让传统文化、地域文化等与有时代意识的选秀节目相结合,开发出新的节目形态,将传统文明借助现代包装焕发出生机,制作出真正继承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国观众收视要求的电视娱乐节目。
  2.避免一味迎合受众,发挥引导功能。
  加拿大传播学家麦克卢汉说:“真正的社会教育者在传媒那里,而不是在传统的学校和教会;媒介在轻松的视听享受中教育人,甚至改变人。”娱乐节目必须有正确的思想作指导,才能真正做到寓教于乐。作为一档全民参与的娱乐节目,真人秀节目纯粹为大众提供了一个展现自我的舞台。为了体现草根舞台的特性,以最通俗的姿态展现给观众,很多节目混淆了低俗和通俗的概念。通俗是让广大平民喜闻乐见的,而低俗是低级趣味的。
  在真人秀节目中,选手在比赛过程中的团结与协作,为梦想所付出的脚踏实地的努力,为社会贡献一份力量的美德,都是应该传达的信息,而不应该是误导年轻人,让他们沉浸在“一夜成名”的幻想里,渴望成功的捷径,渴望成为万人崇拜的对象。节目的引导要始终处于首位,不可以为了追求收视率,一味地依靠各种绯闻和边缘信息,而应该始终保持健康有序的节目运作,适度地发挥电视节目教育功能,这样才能做出真正的好节目。
  3.坚持品牌经营战略,带动其他产业发展。
  品牌栏目对于受众是极有吸引力的。当一档电视栏目形成了自己的牌子,有了一定的知名度,无疑会更容易吸引受众并得到他们的认可。电视真人秀节目要形成一档品牌栏目要注意下面三点:(1)有一定的品牌经营战略。真人秀节目生产者和品牌推广者只有具备完整的经营战略,采取更多的营销方式,才能使产品产生出更大的经济效益。(2)精心策划节目每个环节,严格实施精品战略。无论是市场调查、策划设计还是节目制作,任何一个环节都要对受众需求进行科学分析,同时结合当前真人秀节目的成功和不足,扬长避短,推出精品。(3)要在时代性和文化传统里寻找创新点。观众和市场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变化的,品牌栏目也要不断地进行调整和改变。一个栏目品牌的形成,不是按照一个节目模式的批量化生产。要维持和提高的影响力,就必须不断创新出有自我特色的、有影响力的节目。这就为品牌打造下了基础。
  参考文献:
  [1]谢耘耕、陈虹:《真人秀节日:理论、形态与实务》,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2]五兰柱:《中国电视节目创新与收视》,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3]周亭:《中国电视娱乐产业研究》,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10年版
  [4]郑伶俐:《音乐选秀节目如何突围——以〈中国好声音〉为例》,《新闻前哨》2012年第10期
  [5]梅娜、王权:《从个体化修辞到“想象的共同体”——以〈中国好声音〉为例》,《新闻前哨》2013年第3期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468244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