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面向全体的语文能力培养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 本文是根据新课程标准的具体要求,结合自身的教学体会,解决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
  【关键词】 非智力因素 激情 因材施教 自学能力
  语文能力是指能够顺利完成语文活动而在个体身上经常地、稳定地表现出来的心理特征,也就是听、说、写能力①。作为语文老师,怎样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呢?
  一、在语文教学中进行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非智力因素对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作用,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良好的非智力因素对学生的学习及全面发展起着推动、促进的积极作用,所以必须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使每个学生的智慧潜能得到充分发挥,那如何进行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呢?
  1.激发动机,发展兴趣
  动机,是行动的直接动力,它是激励人们去行动,以达到一定目的的内在原因,兴趣是积极探索某种事物进行某种活动的倾向②。动机、兴趣以及学习时的注意状态等的心理因素的最佳结合,能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是学生顺利完成学习任务的心理前提,而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动机的根本任务是要在学生心中树立一个“渴求的目标”。
  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作为语文老师首先要热爱学生,让学生喜欢语文老师,学生才有兴趣学老师所教的语文科。其次,是要创设语文学习情境,提高语文教学艺术,因材施教,注重学生个性特长的发挥。再次,激活学生合作探究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良好的性格、情感、意志能力
  人的性格、情感、意志,在生活实践中能深入地渗透到他的思想和行为的各个方面。作为语文教师,首先要采取多种方法摸清学生性格中的优缺点,进行针对性的帮助,克服缺点,发展完美的性格。其次,分析日常生活、学习、纪律等方面出现的问题,因材施教,因势利导,随机应变。第三,帮助学生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通过课堂教学、公益劳动、体育活动、社会实践,锻炼学生的意志,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并鼓励自我调控,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
  3.培养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习惯是由于重复或练习而巩固下来的变成需要的行动方式。
  对学生学习习惯系统的形成,一方面要提出语文学习的具体要求,另一方面,培养自学习惯。一个学生学习上的成败,常常取决于个人非智力因素的好坏,而一个学生的自觉习惯和能力是诸多非智力因素中最主要的因素之一。因而,我们的创新教育注重把着眼点放在对学生自觉习惯和能力训练的培养上,就是要力求使他们养成各种自学习惯,即语文预习和复习的习惯;积极讨论和集中听讲作笔记的习惯;独立完成语文作业的习惯;认真及时纠错、感悟学习方法的习惯;使用各种语文工具书和积累语文资料的习惯。
  二、因材施教,因势利导,注重语文学习方法的培养
  语文教学中针对学生接受能力、感悟能力的差异性,教师可分层设置目标,因材施教,因势利导。可针对差学生设置适当降低难度的下限目标。在教学中鼓励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在教材中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当他们完成下限目标时,教师应在赞赏的基础上让他们树立信心,并适时引导他们向中限目标上进。中限目标是对大多数同学目标而定,相对下限目标来说有一定难度。这时,教师可激励学生积极动脑,用自己的方法解决问题,此时老师对重难点内容要进行适时点拨,引导学生理解重点、突破难点,从而完成中限目标。这时教师在表扬学生的同时出示上限目标,让全体学生想办法解决问题。上限目标的制定,主要是针对优等生,教师要用鼓励加激将法来引导优等生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从而完成上限目标。这样,通过完成不同目标,全体学生都在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顺利达标的过程中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并从自己在努力中体验成功的快乐。
  在教学中我们不仅要使学生“学会”,关键还要引导学生“学会”③。这就要求我们老师在教学生“架设桥梁”的过程中,最终学会自己“造桥”的本领。
  三、将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感悟生活
  虽说课堂教学是发展学生能力的主要渠道,但语文课堂教学由于受时空、内容的限制,对知识的获得相当有限;同时,语文是学习的基础、生活的基础、工作的基础,学生随时随地都在使用和学习语文。因此,我们只把课堂教学当作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途径是十分有限的,还应广泛利用课堂之外的广阔空间和丰裕时间去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例如,我们在学习了《中国石拱桥》等写桥的一单元课文后,带领学生参观学校附近的几座平桥、拱桥,让学生比较其异同,观察其外形,描述其特征,学习多种说明方法的运用,进行说的能力的训练;大雪纷飞的冬天带领学生爬上高山、仰望、俯视,体会毛泽东的《沁园春?雪》中浩瀚壮阔的雪景及博大豪迈的胸襟,想象《济南的冬天》中雪景与之的区别,将语文课堂教学中学到的语文知识和学习方法,运用于课外实践活动,促进了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
  四、注重启发辩论,不急于认同,培养学生创新语文学习能力
  要培养学生创新学习语文的能力,必须改革教学方法,首先要转变教师自身的作用。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那我们教师就不应是一个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而是教学活动中的“导演”、“平等中的首席”④,要确实确定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中老师要善于提出问题或设置情境,激发学生充分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对于问题的解决要用讨论的方法让学生联系生活、经验,谈自己的理解、认识和判断。在教学活动中,老师不要遵循一定的标准答案,而要注重学生解决问题的相关依据,发展他们收集资料、信息的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要急于认同,得出结论,要注重学生的思维过程,一定要让学生发散思维,找到更多的相关问题及解决方法,多一种思路,多一种答案。为此我们要给予更多的鼓励,提供更多的帮助和支持。“要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培养学生科学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培养学生科学思想和创新思维习惯”,一般知识的掌握,教学目的的实现,要在体现思维的过程中转化,在转化中发展。   五、注重对中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
  自学能力是指学习者不依赖他人帮助下,通过自己独立探索、掌握新知识、新技能,形成新观念的一种综合性能力。自学能力并不是天生的,而是在后天不断学习和实践中形成的,中学时期是能力形成的重要时期,所以探索在教学中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已成为当今教育改革的主题。
  (一)彻底更新教育观念,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是人们在对应试教育弊端充分认识的基础上提出的教育改革新思路,是跨世纪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那么什么是素质教育呢?简单地说,素质教育是指在党的教育方针指导下,调动一切社会积极因素,形成一种有利于学生主动发展,指导学生全面发展,从而使学生学会自我发展的基础教育新模式。这从根本上把学生的主体性摆在教育的核心位置上,而其它的一切教育因素、教育要求和老师的任何教育行为都是为了这个核心服务的。原国家教委主任朱开轩在全国中小学素质教育经验交流会上也强调指导出,“素质教育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而不是使学生被动地、机械地接受知识”。为此,在教育观念上,必须由原来的以“学科为中心”转向以“人的发展为中心”;以“老师为中心”转向以“学生为中心”;以“知识为中心”转向以“学法为中心”,积极创造一切条件,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在独立思考、独立实践中形成较强的自我发展能力。
  (二)改进教学方法,培养学生自觉能力
  目前,学校的课程非常重,没有留出多少时间来让学生自学,所以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主要放在课堂上进行,为此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指导学生课前预习,养成独立思考习惯。预习就是课前自学,它是学生上课之前独立地自学新知识、独立思考新问题,并独立进行分析、归纳、概括、总结的一个创造性过程,是学生自学能力形成的重要一环。一般来说:预习应把握以下几个步骤:(1)读,先粗读,后精读,把握大致内容。(2)写,把弄不懂的问题整理出来。(3)思,从新旧知识中寻找难点突破口。(4)做,可做几道课后题,检验预习效果。当然预习也要因时因课制宜,时间多时可钻研深一点,少时钻研浅一点;简单章节少预习,难点章节多预习,优势学科少预习,劣势学科多预习。
  2.引导学生在课堂上自觉,培养自学能力。学生毕竟是学习者,他们在学习活动中的主动性、选择性和自控性能力都较低,所以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一刻也离不开老师的引导。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习中没有疑难,思维就没有依托和内容,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就无法调动。在教学中老师可根据教学目的巧妙地、层层深入地提出各种疑难问题,引导学生自觉课本,指导学生相互讨论,使学生在独立探索和相互启发中理解并掌握重难点。实践证明,这是促进学生自学能力形成的一个好方法。但在组织教学,教师要始终灵活应用“五个尽量”,即尽量让学生独立思考,尽量让学生亲自观察,尽量让学生去表达,尽量让学生动手操作,尽量让学生去分析、综合、总结。树立以“学生”为主,以“导”为辅的观念从“学”的实际出发,使学生在“学会”的基础上在到“会学”之最终目的。
  3.辅导学生课后复习,促进知识向能力的转化。孔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⑤。可见复习对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也至关重要。一般课后复习可能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合上书本,尝试回忆。(2)打开书本,查漏补缺。(3)整理笔记。而章节或单元复习则可以作业形式下达给学生,让他们以图表或歌诀的形式把本章知识串起来,教师再针对不同学生给予适当点拨,使其构建的知识体系更加合理化、系统化,有利于知识向能力的转化。
  4.指导学生出题,强化自觉能力。“教是为了不教”,在教学过程中教会了学生自学的方法和步骤,就要大胆鼓励他们在尝试应用中进一步增强自学能力。指导学生出试题,不失为一种好方法,这样学生就会钻研试卷,探索命题的角度、方法和知识点的分布等,既巩固了知识,又培养了能力。
  (三)丰富学生课外生活,让学生在社会这个大课堂中求知,完善自学能力
  早在本世纪三十年代,著名的教学家陶行知先生就指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所以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必须抓社会这个大课堂。在社会大课堂中进一步检验知识,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六、让激情长驻语文课堂
  许多老师上课总喜欢学生挺胸收腹,双手放在两膝盖旧,或埋头苦写。总之,尽一切力量让课堂保持安静,让学生静观其表演,似乎只有这样才能体现老师授课的成功,才能最大限度地得到学生的尊敬。作为语文课堂,我认为决不能孤芳自赏,滔滔不绝对自己发表演说,语文教学再也不能封闭,不能僵化,一定要活起来,这即是语文教学的策略,更是语文教学的生命。
  我们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培养人,始终在着眼于学生的终生发展。对那些调皮捣蛋者总是要压下去,制服,其实没必要这样较真。那些事在生命的长河中,如同水面的波纹,不留痕迹;而对学生终生发展和影响的东西,如心理健康、合作、宽容等优良品质,一定要重视,作为语文老师的我们绝不能轻视。语文课不只是要教给学生扎实的语文知识,更要引导学生亲近文学,爱好文学,对一切充满激情,培养学生热爱生活,乐观生活的能力。对于这一切,激情是必不可少的重要因素。
  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在课堂上充满激情呢?
  首先,我认为老师自己应该用激情激活语文课堂
  用激情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使语文课堂充满魅力,让学生爱上语文课,为语文而激动。因为激情传递人性,激情散发热情,激情表达活力,激情体现生动,激情具有巨大的感染力,激情让学生情不自禁地与你拉近距离,带入氛围,将激情带进语文课堂吧,让师生充满生命的活力。
  其次,老师应该有自信
  自信是激情的必要因素,而自信来自认真钻研教材,吃透教材,精心设计每一节课,熟悉教室,只有这样,才会成竹在胸,才能充满自信,才能够精神振奋,情绪饱满地走进教室,走上讲台。在课堂上风度翩翩,声情并茂,挥洒自如,游刃有余,有了自信带来的激情,可以营造语文教学的生动气氛,开辟语文教学的新天地。让学生徜徉在你的激情中,分享你的激情,荡涤着自己的灵魂。   第三,激情还来自于志趣
  要热爱生活,对教育事业怀有远大理想,兴趣广泛,性格乐观,豁达,因为志趣广泛高尚可以使教师底蕴深厚,头脑灵活,幽默风趣,反映机敏,有了志趣带来的激情,可以构建语文教学的全新框架。
  第四,语文老师的教学方法应灵活多样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是语文老师备课的重要方面,结合教材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每 节语文课都要有针对性地选用教学方法,而且应该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使课堂面貌不断推陈出新,使学生在富有创新的教学过程中感受创新带来的学习兴趣。但不管采用何种方法,都不能离开“活”字。在课堂上要让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你的教学,激活学生的思维,但绝不是无组织无纪律的胡闹。
  第五,老师的教学语言要抑扬顿挫
  不要上课总是一个腔调,一个语速,无节奏,无起伏,语言平淡,让人听着恹恹欲睡。因为语言关是一个语文老师最起码的基本功。而语言应从朗读能力入手,提高口语言表达的感染力,做到有声有色地进行教学。
  第六,每节语文课应设计几个高潮
  这样做,其目的是使学生的思维达到高峰,学生的参与就更积极,课堂气氛就会高潮迭起,而不是一潭死水,一堂没有高潮的语文课,不是成功的语文课,因为高潮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活学生的神经、思维,课堂气氛自然活跃起来了。
  当然,激情不是表层的张扬,不是华而不实的渲染,不是矫揉造作的表演 ,更不是拙劣的东施效颦。激情是由衷的,振奋人心的情感的自然而然的充分流露,让激情长驻语文课堂,让我们的每一节语文课都充满激情吧!
  语文学习的基本规律是积累、感受、实践、创新,在熏陶感染、潜移默化、循环往复的过程中,逐步提高语文素养。最有效的学习是个性化学习,学生语文能力的训练,贯穿于学习、生活等方面,是其它各种能力训练的前提和基础,它绝不是一个孤立的存在,与其它各种能力的训练紧密相连,相互促进,它也是一个长期的、复杂、艰辛的过程,还需要我们不断创新发现。
  参考文献
  [1] 《语文视野》,主编:谭波,覃润昌,四川人民出版社,第4页;
  [2] 《新课程师资培训精要》,主编:钟启泉,北京大学出版社,第26页;
  [3] 《新课程的教学设计思路与教学模式》,主编:周小山、严先元,四川大学出版社,第98页;
  [4] 《语文新视野》, 主编:覃波、覃润昌,四川人民出版社,第165页;
  [5] 《论语》,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七年级上册,中学语文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编著,第43页。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501136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