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文脉思想在环境艺术设计作品中的设计表现形式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程跃

  摘 要:随着21世纪的到来和科技的飞速进步,全球一体化的发展趋势有可能会出现全球文化单一化的危险。在西方的文化艺术、生活方式、价值观审美观有如潮水般涌进我国的情况下,如何加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与保护,怎样在环境艺术设计里保持和发展本民族文化艺术的精神,又能融入世界设计文化的发展中就成为一个关系重大的问题。
  不论任何风格任何思想在不同的环境下就会有不同的表象,就会有其不同环境下的文脉特征。在科技高速发展,交流日趋方便的今天,世界文化正在快速融合着,但是有民族文化特色的设计语言是不会消失的,中国环境艺术设计会在文脉思想影响下以更丰富的形式出现。
  关键词:环境艺术设计;文脉思想;中国传统建筑
  中国有着几千年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对现代中国人的人生观价值观生活方式习惯等等有着极其深刻的影响。中国环境艺术设计当然也深受其影响,文脉主义环境艺术设计主张从本民族文化中汲取营养,创造出适应本民族审美方式与生活习惯的现代设计语言。文脉思想下的环境艺术设计从中国几千年的建筑文化中汲取了许多有价值的物质与精神财富。其中有对古代建筑结构和布局的再造设计、有对古典图形的变化应用、有对传统色彩的隐喻的表现、有些则是运用传统材料进行现代加工、还有对传统艺术和工艺的巧妙运用、而有些作品则把中国古建筑的精神进行归纳,运用及其现代的凝练的手法加以表现。
  1 对古典建筑形式及结构的表现
  古典建筑形式在文脉思想下的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作品中被广泛运用,有些运用了构建筑中的宫殿模式,以外廊加立柱配以中式挑檐房顶等,有的借用了古塔的造型等,还有一些则是运用了其中的某些部分,直接把屋顶或亭台结构拆分应用,有些则吸取了古代建筑的中轴线对称式布局等,这些大多被用在一些早期的现代建筑的外造型上,是文脉思想在环境艺术作品中应用的比较早的形式。
  建于1894年的上海圣约翰大学怀施堂也是这种带有文脉思想倾向的早期尝试,这栋建筑以当时常见的殖民主义外廊式设计作为主体,两层砖木结构,上加歇山屋顶覆盖中国蝴蝶瓦,开创了教会大学的西式建筑与中国古典建筑融合的先例。
  北京南沟沿救主堂于1907年建成,“它是北京最早的中国宫殿式教堂”教堂为十字形平面,中央部分做成交叉的两个硬山建筑。在屋顶的两个交叉点上各设一个八角亭子,作为钟楼和天窗。室内采用了中式的围栏和雕花栏板,还有许多方中国红木家具的式样,还雕刻上了中国传统吉祥图案。
  1919年美国设计师墨菲负责设计了燕京大学,墨菲用钢筋混凝土建造了六座中国传统风格的建筑。办公楼与图书馆都采用了中国传统歇山顶,而外文楼则采用了庑殿顶,虽然整体感觉是复古风格但从实质上已不是中国传统砖木结构建筑了,而是西方钢筋混凝土与中国装饰的风格的合并,西方这些建筑师虽然在某些角度上看是作为侵略者进入中国的,但这些建筑师在建筑上对中国传统风格的挖掘客观上也开创了近现代中国环境艺术设计民族形式的先河,也是文脉思想设计在中国最早的雏形之一,这个作品中运用了中国古代建筑的结构特色也开创了表现文脉思想环境艺术设计的新形式。
  1925年9月中山陵设计竞赛一等奖的吕彦直是早期有着文脉思想环境艺术设计师中的佼佼者。吕彦直设计的中山陵吸取了中国古代陵墓的许多布局特点和建筑特色,整体把握了中国传统纪念式建筑的布局与设计的原则。在体现中国传统建筑的同时也融入了西方的建筑思想和先进建筑技术,尤其在祭堂的设计中呈现出了西方建筑体量组合构思与中国使得重檐歇山顶的有机结合,在大量细节处理上吕彦直将中国传统木质部件斗拱,壁柱,额枋,雀替,采用钢筋混凝土代替,墙体采用了花岗岩,屋顶则采用了蓝色琉璃瓦,内部也采用了大量中国传统结构和装饰,使得整个建筑肃穆庄严,又不失典雅。吕彦直设计的中山陵是中国建筑师探索民族建筑形式最早的优秀作品之一。
  2 对古典建筑装饰及构件的表现
  中国古代建筑的装饰与构件在现代环境艺术中被应用的则更加广泛,像对一些传统图形变形重组后的应用,对传统彩绘形式及色彩的应用,对窗棂,屏风,斗拱等构件打破功能性作为纯装饰的应用,对砖雕、木雕、石雕等进行陈设性的应用等等,中国古建筑以木质结构为主辅以砖、石、瓦等材料,既坚固耐用又美观大方。在现代社会有了更先进的建筑装饰材料,所以这些传统材料大多以装饰为目的而出现的,也作为传达传统思想与文化表达文脉思想的一种形式。
  1926年吕彦又设计了广州中山纪念堂,中山纪念堂在建筑形式以及细部的装饰处理上依然采取了西方建筑技术与中国传统建筑样式的结合,建起了一座以西方建筑技术为基础的中国式宫殿。早年毕业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的杨廷宝也是这一时期比较有代表性的中国建筑师,1931年杨廷宝设计了北京交通银行,建筑整体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建造,室内的营业厅为部分挑空,采用了传统的中式装饰风格,天花藻井,扶手栏杆以及彩绘等传统的装饰语汇与西式的现代装饰结构相得益彰,使我国对民族建筑形式的探索又进了一步。1935年杨廷宝又设计了南京大华大戏院,这是南京当时规模最大的戏院,门厅采用对称式布局,中央的大楼梯连通回廊和楼座。门厅的装饰采用了传统的中式风格,但圆柱的柱头,栏杆扶手,局部天花以及观众厅的台口花式已经明显受到西方的影响,但整个戏院带有明显的中国传统装饰倾向。
  另外,以梁思成为代表的,关颂声,赵深,范文照,陈值,林克明等我国第一代建筑师在对于中国建筑和环境艺术设计民族形式的探索也都有着相当多的贡献。梁思成与1932年设计完成了北京仁立地毯公司改造项目。该项目整体建筑采用现代主义的手法,运用中国传统的建筑构件样式进行装饰,在首层入口和橱窗上以斗拱作为装饰题材,整体结合显得非常统一,虽然不是传统的古典中式建筑可又带有明显的中国传统建筑痕迹。
  于1959年完工的国庆献礼工程“北京十大建筑”向世界充分展示了新中国成立十年后的社会主义建设成就,尤其在其中的一些建筑中集中体现了对民族文化的进一步诠释。例如:人民大会堂的宴会厅就保留了我国装饰艺术的传统风格,宴会厅内有50多根直径1米,高11米装饰着中国传统沥粉花纹的巨柱。在顶部则与风口结,在顶部又采用露明的办法又分别以水晶灯,石膏花,吸音穿孔板,沥粉贴金等手段,组成了新式的藻井天花,整个宴会厅富丽堂皇又不失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由张开济设计的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虽没有太多的中式装饰,但在建筑的平面布局上具有传统中国传统布局的特征,这种对中国传统布局的应用可以说开创了继承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新形式。另外还有由杨廷宝和陈登鳌主持设计的北京火车站,借用了包括大屋顶在内的大尺度的中国传统建筑元素,此外在十大建筑的其他建筑中多多少少都带有一些传统民族特色。十大工程的建设又引起了人们对民族建筑创作问题的重视和关心,也反映了我国设计工作者通过对建筑的理性思考从中国传统和时代进步中发展出新的设计思想,使人们对于民族形式的理解从立足于复古转为向继承与革新的新方向。
  文脉思想注重文化的传承方式与现实环境形成的关系,注重本土文化的形成与发展,设计是以人为本的所以必须关注环境中的人,人的情感、文化、习惯、等等。环境艺术设计所涉及的内容包罗人生存的各个方面,所以文脉思想对环境艺术设计的影响是必然的,要割断或否定历史文化对现实的影响是不可能的,所以我们只有从本土文化中汲取经验与灵感才能做出适合我们自己的设计,才能不失去宝贵的民族文化精神,才能创造出有本民族特色的设计语言。
  参考文献:
  [1] 张复合.北京近代建筑史[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55.
  [2] 上海市建筑大会成立大会[J].建筑月刊,1933(1):12.
  [3] 米涅尔文.列宁的反映论与苏联建筑理论问题[J].建筑学报,1954(1):10.
  [4] 梁思成.中国建筑史[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8:4.
  [5] 梁思成.祖国的建筑.梁思成文集(四)[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6:25.
  [6] 曾昭奋.莫伯治集[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1994:67.
  [7] 亚斯贝斯.现时代的人[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86:11.
  [8] 王受之.世界现代设计史[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
  [9] 杨冬江.中国近现代室内设计史[M].北京:中国水利出版社,2007.
  [10] 张绮曼.室内设计经典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4.
  [11] 约翰·派尔(美).世界室内设计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501648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