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素质教育下的非智力因素培养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李青桥

  非智力因素和智力因素是相对的,是指人的情感、意志、兴趣、性格、动机、抱负、信念、世界观等方面。这些非智力因素,在学生的学习和成长过程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教育过程中,我们讲素质教育,讲学生全面发展,所以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和智力因素的培养同等重要,教育既要“解惑”更要“授道”。基于这种认识,作为教师,要充分发掘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学会期待,学会欣赏他们潜在的价值。
  一、培养学生的兴趣是学习好的关键
  要使学生对学习有热情,有积极性,教师就要在教学的平时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宽泛的爱好和兴趣,能让学生的学习充实,使他们的生活充满欢乐。培养积极向上的兴趣能丰富学生的知识,开发他们的智力。宽泛的兴趣,能开阔学生的视野,使学生懂得各方面的知识。培养学生长期的兴趣,能够促进他的学习,还能够对他们的人生探索提供很好的心理素质,让他们创造性的发挥,使他们的智慧创造性的爆发。因为学生时期,他们的理想、世界观尚未成型,所以他们的学习的动力,要靠自己的兴趣左右。如学生喜欢打篮球,就要发展他们的体育特长,因为他们觉得在学校有自己的天地,所以就可能在学习文化知识上把自己的潜力挖掘出来,取得好的学习成绩。如有的学生喜欢写字、画画,教师就要在这方面培养他们,让他们有自己的一技之长,作为以后的谋生手段,素质教育就不是空谈。还有,就是在上课的时候,能用多媒体,就尽量多用,多穿插一些有趣的知识,来培养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掌握多方面的知识,尽最大可能发展他们的智力,对他们以后的人生能起到最大的帮助。
  二、意志力是学生成才的基石
  如果我们把成功比作高楼大厦,那么坚强的意志、坚韧的毅力,就是我们成功的基石。因为,无论是学习还是工作,要想成就一番事业,绝不是一帆风顺的,都要经历风风雨雨,克服重重困难,最后才能如愿以偿。作为一个学生,自己的任务就是学习,可是现在外面的世界实在有好多比学习还诱人、还刺激的东西,这就要求教师要有针对性地去培养学生的意志力。比如要求学生比一比,看谁能一周之内就看一个小时电视,玩一个小时电脑,一天之内看谁一点零食也不买;上体育课时,围着操场跑,看谁能挑战自己,多跑几圈,通过这样的活动,来增强学生的意志力,战胜自己,养成良好的习惯。当然,我们所定的目标要切合学生的实际,符合他们的年龄特点,目标制定后,对学生严加督促的同时,还要勤表扬,多鼓励,勉励学生克服困难,将活动坚持到底,实现目标,以此来培养他们坚强的意志力。
  三、良好的情感是学生成才的催化剂
  学习是枯燥的、单一的,所以我们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让他们自己有学习的需要与动力,让他们知道自己为什么学习,培养他们良好的情感。人的情感是建立在需要的基础上的,当他的需要得到满足时,就会产生愉快情感,当他的需要得不到满足时,就会产生烦恼的情感。所以,我们首先要给学生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让他们感受到温暖,在和谐、欢乐、团结的班级大家庭中,培养学生的健康情感。我们还要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相应的爱、憎、好、恶的情感,把德育渗透到教学的各个环节当中,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世界,让他们愉快学习,健康成长,最终成为我们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接班人。四、加强学生良好性格的培养
  学生时期,是性格形成的关键时期。爱因斯坦说:“优秀的性格和钢铁的意志,比智慧和博学更重要,智力的成熟,很大程度上是依靠性格的,这点往往超出人们通常的认识。”作为教师,我们要以身作则,为人师表,用自己良好的性格去影响学生,以高尚的品行、人格魅力引导学生。首先,要热爱学生,教师只有热爱学生,才能得到学生的热爱和信任。如果学生经常受到教师的表扬、信任、关怀,就会获得心理上的满足,从而也相应地会形成关心别人、照顾别人的性格,以及朝气蓬勃、积极向上的乐观性格;相反,如果学生经常遭到教师的冷漠、批评、训斥,就会产生自卑感,甚至自暴自弃,形成自卑、孤僻等不良性格。其次,对待学生要公平、公正,一视同仁,不能偏心偏爱,不能以貌取人,也不能以成绩取人,且注意就事论事,不作大,否则会挫伤学生的自尊心和上进心,甚至产生逆反心理。第三,要和家长多沟通,因为家长的行为对孩子的性格特征有最直接的影响。例如,父母对孩子过分地溺爱,什么事都自己替孩子做,不让孩子自己去完成力所能及的事情,孩子的性格就会变得消极、依赖,遇事没有自己的主见,没有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缺乏独立性和忍耐力;再者就是父母之间经常吵闹,家庭不融洽,漠视孩子的存在,孩子缺乏家庭带来的爱,孩子的性格会变得冷淡,沉默寡言,甚至最后会形成压抑,怪僻的性格。可见,家庭环境对孩子良好性格的形成也非常重要。
  总之,在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培养对学生的智力因素发展有很大的帮助,对学生以后走向社会后也有很大的帮助。反之,如果不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学生就会缺乏意志力,性格乖戾、叛逆,影响学生的身心发展。(责编 张宇)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502399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