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肺气肿的CT表现和临床价值探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 目的:针对90例肺气肿患者的CT表现和临床价值进行研究。方法:对90例患者进行肺功能和胸片检查,与此同时为患者进行常规CT 和 HRCT 检查,对不同类型肺气肿患者的CT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90例肺气肿患者中,14例患者为小叶中心型肺气肿,19例患者为全小叶型肺气肿,38例患者为间隔旁型肺气肿,19例患者为瘢痕旁型肺气肿。患者的发病类型不同导致其CT表现也不相同。结论:认真研究肺气肿患者的CT表现为诊断患者肺气肿类型提供了重要依据,值得研究推广。
  【关键词】 肺气肿 ;CT;扫描方法;临床表现
  【中图分类号】R816.4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019(2013)12-0115-01
  肺气肿指的是呼吸过程中气流产生不完全可逆性,连续的气流受到一定的限制,影响了末细支气管远端的正常空气交换,一旦这种现象时间过长会导致肺泡壁遭到破坏形成纤维化形式,是我国临床中一种较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据统计,我国45岁以上的人容易产生肺气肿,其发病率约为10%[1]。以往的诊治手段是通过肺功能和胸片进行检查,但由于该病对上述方法不是十分敏感,所以只有当患者病情十分严重时采用被发现。CT的问世彻底解决了该病的诊断问题,特别是高分辨率 CT(HRCT)的使用,对于肺气肿患者的早期发现、分型、诊断具有重要的意义。CT的应用可以将肺气肿的病理解剖图清晰的显示在肺小叶上,这就为肺气肿的临床诊断提供了必不可少的依据。本文目的在于通过研究不同类型的肺气肿的CT 表现以及其在临床上的应用价值[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09 年6月至2010 年6月期间收治的90例肺气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经CT扫描并最终确诊。其中,男性患者63例,女性患者27例,年龄35~78岁,平均年龄54.2岁。其中42例患者有吸烟史。肺肿瘤、肺结核、矽肺等病症患者排除在外。
  1.2 扫描方法 我院采用东软 C-3000 螺旋 CT扫描仪,扫描仪基本参数为130KV,100mA,层厚为10mm,层间距为10mm。高分辨率 CT(HRCT)层厚为2.0mm,层间距10mm[3]。
  1.3 根据 CT 表现肺气肿分为四型
  ①小叶中心型肺气肿: 患者呼吸细支气管处肺泡有明显扩张现象,周围部分变化不大,病变位置发生在小叶中心处。②全小叶型肺气肿:患者病变位置为细支气管下端全部气道部分,临床CT表现为全小叶的破坏形式,形成大面积的低密度区域,形状呈不规则状,无壁。③间隔旁型肺气肿:大多发生在胸膜以下,部分涉及小叶末段,CT表现为肺大泡。④癜痕旁型肺气肿:同肺部局部疤痕处相接,例如弥漫肺纤维化和肺结核,特别是有尘肺大块纤维灶旁生成[4]。
  2 结 果
  90例肺气肿患者通过CT和HRCT进行检查,影像表现如下: 14例患者发生小叶中心型肺气肿。19例患者为全小叶型肺气肿患者。38例患者为间隔旁型肺气肿患者。19例患者发生瘢痕旁型肺气肿。
  3 讨 论
  肺气肿是指终末细支气管远端(呼吸细支气管、肺泡管、肺泡囊和肺泡)的气道弹性减退,过度膨胀、充气和肺容积增大或同时伴有气道壁破坏的病理状态[5]。按其发病原因肺气肿有如下几种类型:老年性肺气肿,代偿性肺气肿,间质性肺气肿,灶性肺气肿,旁间隔性肺气肿,阻塞性肺气肿。临床表现症状轻重视肺气肿程度而定。早期可无症状或仅在劳动、运动时感到气短,逐渐难以胜任原来的工作。随着肺气肿进展,呼吸困难程度随之加重,以至稍一活动甚或完全休息时仍感气短。此外尚可感到乏力、体重下降、食欲减退、上腹胀满。引起肺气肿的主要原因是慢性支气管炎,因此除气短外还有咳嗽、咳痰等症状,早期仅有呼气相延长或无异常。典型肺气肿者胸廓前后径增大,呈桶状胸,呼吸运动减弱,语音震颤减弱,叩诊过清音,心脏浊音界缩小,肝浊音界下移,呼吸音减低,有时可听到干、湿罗音,心率增快,心音低远,肺动脉第二心音亢进。
  通常来讲,肺气肿的产生同大气污染、α-抗胰蛋白酶缺乏以及吸烟等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吸烟被视为是引发肺气肿的最主要原因之一,同时也是我们应当重点实施工作部分[6]。据统计,吸烟包年数(吸烟包数/天×年数)同CT的发现率呈正比关系,尤其是雪茄烟能够在患者肺叶部位存留相当长的时间,极易导致肺气肿的产生,通常情况下患者肺气肿以两肺上叶为主。
  胸片及肺功能测定是评价肺气肿严重度的基础,但其在早期和无明显症状患者的诊断上缺乏敏感性,而这恰恰是防止疾病发展的关键时期,早期采用高分辨力CT诊断肺气肿为理想的选择。CT较传统胸片的优势在于它首先是一个断面,避免了解剖结构之间的重叠;另外,CT有很高的分辨力,可以发现肺较小的密度改变,且可以进行定量分析,随着MSCT的出现,图像的后处理功能更加丰富,使肺气肿的定性及定量诊断更加便捷。此外,CT还用于随访研究中,通过随访吸烟者的薄层CT图像与肺功能的关系发现,持续吸烟会加重气肿改变及细支气管肺泡的异常,薄层CT较肺功能在显示细小的病变上存在优势,并可能会帮助预测吸烟者肺功能的改变。
  CT的应用尤其是HRCT的临床使用,对于患者早期发现肺气肿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对90例患者进行临床分析研究证明,CT为患者肺气肿的早期诊断和形式辨别提供了可靠的诊断依据。此外,针对临床用药治疗方面,CT也起到了很好的药效评估作用。通过CT表现可以使我们清晰的了解药物的治疗效果,便于医生及时为患者调整用药剂量及用药种类。综上所述,CT对于肺气肿患者诊断、治疗及预后评估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要想更好的发挥CT的作用,要求我们在日常工作中逐渐积累经验,对CT的临床表现进行总结,只有这样才能有助于我们日后的临床诊断和治疗。
  参考文献
  [1] 黄鼎祥. 多层螺旋CT肺密度测定与肺气肿患者肺功能的相关性研究[J]. 临床肺科杂志. 2011(08)
  [2]王丽峰. 肺气肿并发肺炎的高分辨率CT表现[J]. 航空航天医药. 2007(0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527657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