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在生物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刘玉红

  在中小学教育由应试教育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教育转轨的过程中,科学素质教育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就需要教师全面开发学生的潜能,使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完整人格,着眼于学生终身可持续发展。因此,生物教学的任务是不仅要使学生具有生物学科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而且要使学生获得探索观察生命现象、生命活动规律的初步能力以及掌握一般的科学思维方法。为实施上述目标,笔者结合教学经验探讨一下教学中具体实施的方法。
  
  一、激发兴趣。创设情境。发挥形象思维
  
  兴趣是一个人接触、认识、掌握某种事物和参与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对人的实践活动有着积极的作用,特别是对学生的学习会起到推动的作用。兴趣是学生学习积极性中最活跃的心理因素。前苏联教育家赞科夫认为:“智力活动是在情绪高涨的气氛里进行的”,这种气氛会给教学带来好处,同时也有助于教师完成教学任务。兴趣可以使人在观察时全神贯注、积极思考,甚至达到废寝忘食的境界,启发学生的兴趣、求知欲,比学生学习到某些知识技能更重要。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带着一种高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活动,从而体验到学习的乐趣。 讲课时笔者用生物知识解释了一些常见诗句、谚语、成语等,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绪论中,笔者引用了“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应激性),“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生物的生殖),“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后代会打洞”(生物的遗传),“一猪生九子,九子各不同”(生物的变异);在解释对生命现象起主导作用的非生物因素时引用了:“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温度),“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光、短日照),“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光、长日照),“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水);在解释生命现象中所体现的生物之间的关系时用了:“鹬蚌相争”(种间斗争),“一山不容二虎”(种内斗争),“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捕食),“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竞争)。通过这样的教学,既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通过讲述生物学家的典型事例。塑造学生的科学品质
  
  生物科学品质是指人们认识生物世界时所表现出来的科学态度、科学意志、科学作风。科学界广为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一粒灰尘造就了伟大的发现”,这句话的背景是英国科学家弗莱明在葡萄球菌的培养实验中,有一个培养皿不慎被一粒灰尘感染,产生了青霉素,结果使葡萄球菌的生长受到抑制,弗莱明凭着其科学思维的敏感性,并没有轻率地丢弃这个“失败”的培养皿,而是从这种“失误”中获得启示,最终发现了青霉素的抗菌作用。这充分显示了弗莱明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当然,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笔精神财富,引导学生向榜样学习。另一方面,也要让学生在理论学习、实验、课外活动中得到磨练。不断塑造学生的科学品质。
  
  三、创设探究性实验,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创造并不神秘,这种求异思维的冲动和能力,可以说人人都具有,是人类与生俱来的禀赋,也是人们能够适应各种环境的天然保障,它与人的智力水平并不成正比。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创设好问题情境,以拓宽学生的探究思路。学生的思路开阔了,思维的火花闪现了,就会调动原有的知识结构去探究该情境中的问题,并积极地去思考问题、发现问题。
  例如,进行验证洋葱根尖有丝分裂的观察时,笔者就引导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实验探究:①探究不同根尖材料的有丝分裂;②探究相同材料的不同解离时间对有丝分裂效果的影响;③探究某一根尖材料有丝分裂的最佳取材时间;④探究根尖材料合适的固定途径;⑤探究不同固定液固定。从这几个方面进行探究,不仅使学生掌握了实验,而且并不是一味地顺从前人的成果。
  再如,“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实验是一个比较简单的验证性实验,实际上我们完全可以在现有实验材料、药品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实验,实现研究性学习、合作学习、自主学习的革命。该实验的目的是验证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可以让学生结合教材讨论用什么样的手段,采用哪些方法可以达到这个目的,这样才能使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有一个清醒的认识,进而理智地进行操作。
  可以探究而结果未知的实验很多,只要教师引导适当,都可以在有限的实验课中完成。如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每小组承担一个或几个探究内容,小组成员分工负责操作、观察、记录、陈述等。由于结果未知,操作程序也无现成依据,小组实验前必然要认清实验目的,通过比较、分析、讨论共同达成合理、严谨的实验步骤;实验结束每小组要有简明扼要的总结性陈述,并写出实验报告;陈述内容包括设计思路、实验结果。教师适时的引导是非常必要的,教师指导时要特别强调如何控制变量。设计对照或重复量的检测,数据的整理、分析及表示方式,教师也可以鼓励学生将所思、所得写成科技论文,巩固探究成绩,增强探索的理性和兴趣,培养学生缜密的科学思维能力和求实的科学态度。
  
  四、利用科技的发展,坚定学生探索生物奥秘的信心
  
  远大的理想源于对人生、科技的追求,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从某种意义上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第一例试管婴儿的问世,克隆羊多莉的诞生与死亡,转基因动物实验的成功,单胞蛋白的开发,人类基因图谱绘制等等,都充分展示了科学的魅力,它将吸引更多的人去探索生物的奥秘。 综上所述,应把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落实到生物教学的具体过程中,抓住一切有利时机,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不断充实学生的生物学知识,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树立学生的科学意识,塑造学生的科学品质,逐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从而促进学生科学素质的形成和发展,使之成为21世纪所需的合格人才。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532015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