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大学生学习倦怠与人格特征的相关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刘敬辉

  [摘要]通过对大学在校生学习倦怠与人格特征的调查研究,帮助大学生摆脱学习倦怠现状,提高学习积极性。研究采用《艾森克EPQ人格问卷》和福建师范大学连榕教授编制的《学习倦怠问卷调查量表》作为调查工具,抽取湖南师范大学四个年级150名本科生为被试,采用SPSS13.0对数据进行相关分析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1.大学生学习倦怠在性别、年级方面存在差异显著,男大学生比女大学生更容易出现学习倦怠的现象,中年级的学生比其他年级的学生更容易出现学习倦怠的现象;2.在人格特征的四个维度中,性格的内外向与学习倦怠存在负相关,神经质与学习倦怠存在高度正相关,精神质、掩饰性与学习倦怠之间没有观察到显著性相关。
  [关键词]大学生;学习倦怠;人格特征;相关研究
  [中图分类号]G44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712(2014)04-0017-04
  [作者简介]刘敬辉(1987―),男,安徽临泉人,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应用中心理学专业2012级在读硕士。
  一、引言
  随着当前社会的发展,知识的力量被提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与此同时,无论是社会、家庭还是个人,都对学生的学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生的学习压力也相应增加,进而产生学习倦怠的现象。近年来,国内外学者从不同角度不断对学习倦怠的现象进行研究,取得一些成果,比如关于学习倦怠的定义更加严谨、规范。早期对学习倦怠的研究是职业倦怠研究在学习领域的延伸。1974年美国心理学家Freuberger将“职业倦怠”(job burnout)引入心理学的研究领域,用以描述个体由于长期的工作压力不能有效缓解,从而产生的身体和情绪的疲劳状态。[1]这一定义也被用来描述学习倦怠。随着研究的发展,“学习倦怠”这一概念的定义逐渐深化、细化,对学习倦怠的针对也更加综合全面。当前国内对学习倦怠的诊断主要是从情绪低落、行为不当、成就感低三个方面评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如果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表现出情绪衰歇、积极性不高,逃课、旷课,不愿去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对自己的学习缺少成就感等状态,可以认为该生已产生学习倦怠。
  随着高校扩招,越来越多的人走进大学接受高等教育。但是高校的不断发展,大学生数量的不断增加,使得大学生的学习也呈现出新的问题,比如学习倦怠。这一现象的产生既制约了大学生个人的发展,对于社会的进步也是不利因素。国外对于学习倦怠的研究偏向学生的学习和课业压力,多从社会事件和课程设置进行研究,而国内学者对于学习倦怠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大学生学习倦怠的现状和影响因素。本研究采用连榕、杨丽娴等人编制的《大学生学习倦怠量表》研究大学生学习倦怠现象,并着重探讨人格与大学生学习倦怠的关系,旨在从完善人格角度改进大学生的学习现状。[2]
  在心理学的发展过程中,国外学者对人格的研究很多,本文主要采用艾森克(Eysenck)的人格特质理论,该理论也称人格的“三因素模型”。[3]这一人格理论认为人格包括三个方面的因素:1.外倾性E(extraversion),表现为内、外倾的差异;2.神经质N(neuroticism),表现为情绪稳定性的差异;3.精神质P(psychoticism),表现为孤独、冷酷、敌视、怪异等偏于负面的人格特征。另外,艾森克人格问卷还有第四个维度,即掩饰性L(concealment),主要用来测定被试的掩饰性。[4]
  二、研究设计
  (一)研究方法
  本次调查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对湖南师范大学在校生进行调查。调查工具选用《大学生学习倦怠调查量表》和《艾森克人格问卷量表》。调查样本涉及不同专业和不同年级的在校大学生150名。调查回收有效问卷132份,有回收率为88%。现根据调查数据对大学生学习倦怠现状进行统计分析。
  从表5可以看出,神经质与学习倦怠呈显著的正相关,即神经质程度越高的学生学习倦怠程度也越高,也就是说情感越不稳定的学生,其学习倦怠程度也越高;内外向与学习倦怠的情绪低落和成就感低呈显著的负相关,越内向的学生学习倦怠程度越高,越外向的学生学习倦怠程度越低。从调查结果来看,没有观察到精神质、掩饰性与学习倦怠之间存在显著性相关,可以认为学生掩饰性的高低、精神质的程度与学习倦怠程度的关系不大。
  四、分析讨论
  (一)人口学变量对于大学生学习倦怠的影响分析
  从表2中可以看出,男生的学习倦怠得分要高于女生。这可能和我们的传统观点认为男生要承担更多的家庭和社会责任有关。因此,男生在校期间,除学习以外的各个方面都需要更多地锻炼自己。比如现在高校很多男生更积极地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担任学生干部,更早地为自己将来找工作积累经验,以致在课堂学习上投入的精力较少。再者,当代大学生所面临的社会压力超过以往,尤其是男性大学生,他们面临更大的压力。这与湖北师范学院李梦霞的研究相吻合,即男生比女生存在更为严重的情绪耗竭现象。自我意象水平越低、焦虑程度越高,越容易产生学习倦怠现象。
  (二)不同年级的大学生学习倦怠差异的分析
  大一新生表现出较高的学习热情。他们从高中刚刚进入大学,高中时期为高考而拼搏所养成的习惯,对大学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学习方式的转变、学习环境的变化,使得他们表现出更高的学习欲望。进入大二后,学生已经适应大学的环境,而且学习的专业性提高、难度加大,加之大学里相对宽松、自由的学习环境,缺乏相应的学习指导和监督,学生更容易产生学习倦怠。当然,造成学生产生学习倦怠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如学校课程设置不合理、教师上课缺少新颖性等,都会使学生产生学习倦怠。进入大四以后,即将离开学校、走上工作岗位的学生对知识的需求显得更加现实和紧迫,在实习和见习的过程中,学生懂得知识的实用性,也更加珍惜在学校的时间,从而更加认真学习,学习倦怠的现象也比其他年级少。
  (三)大学生学习倦怠与人格特征量表的相关分析   人格的分量表中,N与学习倦怠总分呈非常显著的正相关,而内外向与学习倦怠的总分呈显著的负相关。E分越高的学生性格越外向。他们爱交际,喜参加联欢会,拥有较多的朋友,渴望同他人谈话,不爱一人阅读或作研究,渴望兴奋的事,喜冒险,外向发展,喜实际的工作,回答问题迅速,随和,乐观,喜欢谈笑,不易产生学习倦怠现象。这一结果与许清鹏等的研究结论是一致的。[7]他们的研究表明,喜欢探索、钻研,与人交往活跃、乐观的人格特征不易产生学习倦怠。由此看来,学生除了努力学习外,积极与人交往、学会倾诉、适应外界环境也是有效改善学习倦怠的良举。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说,除了要认真教学,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还应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给学生提供强大而有效的社会支持系统。相反E分较低的学生,性格较为内向。这类学生喜欢安静的环境,喜爱读书而不喜欢接触人,思想比较保守,与人保持一定距离(除非挚友),做事瞻前顾后,不喜欢兴奋的事。他们的学习状态可以用《学记》中的一句名言,“独学而无友”来概括。因此,这类学生较易出现学习倦怠现象。
  N分越高情绪越不稳定,越易产生焦虑、紧张,易怒,压抑。这类学生的睡眠不好,对各种刺激的反应都过于强烈,情绪激发后很难平复下来。强烈的情绪反应会影响他们的正常适应。他们有时表现为不可理喻,甚至走上危险的道路。当一个学生同时具备神经质与外向这两种人格特征时,他表现为容易发火的,不休息的,容易激动的,甚至具有进攻性。概括而言,这类学生属于紧张、好抱偏见、易冲动、易犯错误的人。然而,学习需要平和、稳定的心态,需要持之以恒的学习热情,因此N分高的学生往往存在更严重的学习倦怠。相反N分越低的学生情绪越稳定,倾向于情绪反应缓慢、弱,即使激起了情绪也能很快平息下来。这类学生通常是平静的,即使生点气也是有节制的,并且不紧张。因此,N分与学习倦怠呈显著的负相关。可见,个体的人格特征对于学习倦怠的影响很重要,个体有良好的人格特征有助于促进其有效地学习。
  五、大学生应对学习倦怠的策略
  (一)大学生主观积极应对
  首先大学生要增强自己的综合素质,培养健康人格。大学生自身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提高自己面对困难、评估风险的能力,培养自己平和的心态,切忌焦虑、浮躁,客观地看待外部环境因素;大学生还要注重自身性格的形成,注重同学间、师生间的交流,把实践锻炼与学习相结合,把学习当作一种交流的方式,让自己从学习当中能够找到快乐,找到成就感。其次,建立合理的抱负水平和学习动机,以增强学习动力。大学生能够调整自身抱负水平,培养良好的学习动机,对于大学生克服学习倦怠有着重要意义。大学生要把自己的抱负水平与自己的实际情况和现实环境相结合,在学习过程中要防止学习动机过强,盲目攀比,也要防止因为社会竞争的客观存在,无法客观地树立抱负水平,从而导致学习动机过弱。
  (二)社会外界的积极支持
  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最重要的成分。学校在课程设置上应贴近实际,既要注重学术发展研究,也要注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尤其是知识的实用性。当前,学习实用的知识是大学生最迫切、最渴望的学习需求。另外,教学环境的改善也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动机。教师在组织授课的过程中要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学风格的改善对于学生学习兴趣也有一定的影响。调查显示,学生之所以对某些学科厌学,往往与授课教师有密切关系。[8]所以,提高教师授课水平及教师自身素养是十分必要的。
  参考文献:
  [1]Freudenberger H J.Staff burn-out[J].Journal of Social Isses,1974(1).
  [2]杨丽娴.当前大学生学习倦怠状况及其与专业承诺关系的研究[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学位论文,2004.
  [3]李敏.大学生学习倦怠的病因探讨及治疗[J].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4).
  [4]黄希庭.人格心理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
  [5]Maslach,Schaufeli W B,Leiter M P.Job burnout[J].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2001(2).
  [6]李巍巍,陈健芷,于宏. 大学生学习倦怠状况及其与人格特征的关系[J].鸡西大学学报,2007(5).
  [7]许清鹏,张建新,刘甫强,等.中职生学习倦怠状况及其与人格特征关系[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6(4).
  [8]杨丽娴,连榕.学习倦怠的研究现状及展望[J].集美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546447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