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不“跑”为好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叶建峰

  “题”指一堂课的教学目标;“跑题”是指课堂教学中,教师在处理某个教学环节时临时增加或迁移到其他内容而暂时偏离教学目标的现象。
  语文课程内容的交融性、语文学科知识的丰富性以及语文课堂思维的发散性都使语文教师在课堂上容易“跑题”。语文教师跑题一般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激情跑题,教师在讲解个人感兴趣或较有体会的知识点时,临时有感而发;另一种是“激趣”跑题,为引发学生兴趣,教师在既定教学设计的基础上临时进行的阐述或补充。跑题不同于课前预设的教学拓展,它会使教学实践产生部分位移。为确保课堂教学结构的合理性(形式)和完成课堂教学目标的有效性(内容),笔者认为语文课堂教学不“跑题”为好。
  课堂教学结构是指一节课的组成部分及各部分之间的联系、顺序和时间分配。清晰流畅的教学结构有利于促进学生对作品内涵和教师用意的理解,是确保教学目标有序有效完成的基础。跑题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开阔学生视野,活跃课堂气氛,但会使预设的课堂教学结构在实践中发生改变,甚至支离破碎。
  曾听一位教师教授《金岳霖先生》,计划结合三处细节描写来看金岳霖先生的真性情。在分析第二个片段“北京饭店聚餐纪念林徽因”时,教师即兴联系金岳霖倾慕林徽因之事,尽自己所知,详细地向学生介绍了金岳霖、徐志摩、梁思成和林徽因之间的感情纠葛,向学生大谈金岳霖如何在林徽因去世后写挽联、终身不娶等情况,甚至还展示了挽联的内容,要求学生酝酿情绪进行吟诵,表达“极赞欲何词”的悲痛……当时课堂气氛很好,但因为“跑”的内容过多,导致第三个教学片段无法按预设计划完成。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灵魂,它既是课堂教学活动的依据,又是教学的最终归宿,同时也是衡量、评价教学有效性的标准。课堂教学是否有效,要看学生通过学习活动是否达成目标。对自己偏爱或者擅长的内容,教师往往会情不自禁,一不留神就“施施而行,漫漫而游”,使自己所讲的内容与既定的教学目标渐行渐远。如此课堂,教师最终要实现课堂教学目标就难矣,有时甚至会南辕北辙。
  笔者对一堂观摩课《烛之武退秦师》中的一个教学环节印象颇深。该课的教学主题是“言为心声,语现其人――烛之武形象分析”,在讲授“临危受命”板块时,师生对烛之武从“辞”到“许”的态度转变进行了充分的交流分析,课堂上问答呼应,教学流畅,气氛活跃。在教师的点拨引导下,学生逐渐理解了烛之武“舍个人安危、以大局为重”的一面。此时授课教师突然引用《东周列国志》里关于烛之武的描述,说他虽然“口悬河汉,舌摇山岳”,却是个“须眉尽白,伛偻其身,蹒跚其步”的老人,以致进宫时“左右无不含笑”。不仅如此,教师又对烛之武“临危受命”的原因做了说明,说烛之武当时已“年过七十”,却只担任郑国的“圉正”(弼马温而已),且“三世不迁官”。为了能让他出使,佚之狐建议郑伯“加礼而遣之”。于是郑伯许诺烛之武“将与子共国”“封子亚卿”,最后烛之武才“受命而出”。如此一“补充”,故事内容是丰富了,可是学生对烛之武形象的认识却模糊了:烛之武到底是爱国志士还是趋利小人?虽然教师后来说明不同的史书对同一人物的记录会有不同的侧重和情感偏向,但也难以弥补当时学生对人物形象没能清晰把握的缺憾。
  学生需要激情的教师,但不需要冲动的课堂;课堂需要调节气氛的延伸,但不需要旁逸斜出的跑题。扎实、有效才是好课的基本,随意、不加斟酌的跑题往往会破坏合理的课堂教学结构,更是课堂效果与教学目标貌合神离甚至分道扬镳的起始点。
  语文课堂教学还是不“跑题”为好。
  (作者单位:浙江省衢州第二中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559228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