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爱是开启教育成功之门的金钥匙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黄利斌

  孔子说:“有仁德之人,善于爱人”。教育是一种以心灵影响心灵的过程,只有品德高尚的教育工作者,才能培养出品学兼优的人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一个教育工作者,只要怀仁爱之心,推仁爱之举,一切教育问题就会迎刃而解。教师只有热爱学生,才能打开学生的心扉,教育才会成功;一个对学生缺乏爱的教师,他的收获将是零。在十多年的教书育人过程中,我深刻地体会到:爱是开启教育成功之门的金钥匙,师德的灵魂是用爱铸就而成的。因为:
  一、爱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基础
  当今的中学生自主意识日趋强烈,他们寻求理解,渴望宽容,追求浪漫,强烈的自尊心、好胜心,求知欲望和积极的参与意识是他们的典型特征。他们最害怕教师用一种过来人的眼光去指责、嘲笑他们的幼稚与冲动;他们最反感的是教师用一种“圣人”的做作与居高临下对他们发号施令。因此,教师与学生相处的过程中,做到以心换心,以诚对诚,改变那种“居高临下”的传统模式,视学生为亲密朋友。并给予充分的信任和支持,以增加其自信心,“有的放矢”地在学习、生活、思想等方面对每位学生给予无微不至的关心。当学生有错误时,巧妙指点;当学生有进步时,及时鼓励表扬;当学生有困难时,雪中送炭;当学生有苦恼时,安慰体贴……用爱的暖流滋润学生的心田。实践证明,教师关心、热爱学生,能使师生之间产生良好的心理气氛,建立一种充满真情的人际关系,逐步消除师生之间的消极影响,为学习创造一个和谐美好的人际环境。
  列宁夫人、人民教育家克鲁普斯卡娅说过:“爱孩子,是人民教师的天职。”因此,有爱才有教育。若教师与学生缺乏感情交流,甚至学生与教师情绪上对立,那么,再好的教育,再正确的“理”,他也难以接受。如果学生不能接受我们的教育,那就是我们教育上的失败。
  二、爱是做好教育工作的重要条件
  “热爱学生,诲人不倦”是教师工作的基本要求,爱是打开学生心灵之门的金钥匙,教师只有热爱学生,才能全面关心学生,精心培育学生。在教师工作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不听话的学生,你苦口婆心的教育,他却据理力争;你略施责罚,他心中怀恨。经验告诉我,教师在教育学生时,就像医生给病人治病一样,用真挚的情感去治疗学生心灵上的创伤,教师如果能以诚挚的情感,视学生为知己,做学生的知心人,给学生做出表率,创造出一种亲切和谐的教育氛围,就容易唤起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这样,学生就会从教师的言行感受到教师那颗慈母般的爱心,从而引起情感的共鸣,自觉把道德要求和行为规范为自己的心理定势和养成良好的习惯,收到“亲其师,信其道”的效果。在工作中,教师要经常深入了解学生,从关心学生的成长入手,教育学生时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总之,教师只要付出真爱,学生自然会把老师的批评看作是对自己的爱护,把老师的表扬看作是对自己的鼓励。
  爱因斯坦说过:“爱,是最好的老师”。但爱应是公正的、理智的、纯洁的,爱并不等于放任自由,不等于姑息迁就,盲目的爱缺乏是非感,没有明确的目的性,不能有力地引导学生向好的方向发展,不能有力地抑制和消除自身的不良因素。我对学生的爱总是同合理的、严格的要求相结合的,在尊重关爱学生的基础上对学生提出严格的要求,并在严格要求的过程中去体现学生的尊重关爱,积极为学生达到一定的要求提供及时的帮助和指导,当他们需要的时候,努力创造条件,使他们获得成功,只有真诚的爱才能有动情的教育,才会给学生理解和信任,使学生得到激励,产生奋发向上的力量。
  三、爱是形成班级凝聚力和向心力的“催化剂”
  一个班几十个学生,学生的情绪、意志、兴趣和爱好不尽相同。如果每个人都我行我素,各行其是,班集体岂不成了一盘散沙,遇到这样的班级,就必须有一种“催化剂”来形成班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而这种“催化剂”就是爱,事实证明也是如此。教师如能用真诚的情感去热爱学生,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富于同情心,就会受到学生的爱戴。教师真诚的爱对学生心理有极大的影响,学生的许多心理障碍会在教师的情感影响下得到消融和缓解。教师只有对学生真诚的爱,才能沟通师生之间的心灵,学生才会亲近教师,从而在师生之间架起一座信任的桥梁。这样,学生也乐意和教师推心置腹地谈思想、学习、生活,心就会往一块想,劲就会往一处使。“爱每一片绿叶吧”,把爱洒向每一位学生的心田,唯有如此,才能形成一个有凝聚力和向心力的班集体。
  苏霍姆林斯基说:“热爱孩子是教师培养学生中起决定作用的品质。”要激发学生对班集体的热爱之情,教师应该首先热爱班集体。有了这种爱,他才能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去,处处以班集体利益为重,全心全意为班集体服务,才能以这种真挚无私的爱去感染学生,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
  四、爱是转化后进生的“良药”
  任何一个班集体都或多或少存在着后进生,转化后进生的工作是一项复杂、细致的思想教育工作。一些后进生由于受不良习惯的影响,毛病多,学习成绩差,同学看不起,老师视为包袱。他们想上进,想学好,但没有勇气去冲破受歧视、被冷落的氛围,只能面对现实,心灰意冷,任其自然。这时,他们比一般同学更敏感,他们更需要别人,尤其是教师给他以真诚的关怀、尊重和信任,教师若能用爱的钥匙开启后进生的心扉,给予他们爱的激励,令后进生感到温暖,他们往往能体谅教师的苦衷和期待,以实际行动报答老师,听从师长的教诲,改正缺点,奋发向上。说起美国盲人女作家海伦・凯勒可谓家喻户晓,七岁之前她一直生活在悄无声息,没有光明的混沌里,直到遇到了她生命中的天使――沙利文老师,正是沙利文老师用她那伟大的师爱,才使得海伦・凯勒由一个无知、粗鲁、暴躁的小家伙蜕变成一个勇敢博爱的伟大作家。试想一下,如果没有爱,黑暗如何迎来光明,残缺的身体又如何驻守健康的灵魂,如果没有爱,这么巨大的奇迹又怎能出现?所以转化后进生,教师必须真正热爱他们,充分的了解他们,真心和他们交朋友,取得他们的信任,然后再进行教育,任何时候都不要伤害他们的自尊心,使他们把好的品德,好的行为,好的学习成绩保持下去,不断向更好的方向转化。
  在教书育人的实践中,师爱有时该如“润物细无声”的春雨,点滴渗透,沁人心脾;有时该如当头棒喝,振聋发聩,令人幡然悔悟,痛改前非。师爱施于优秀生,应是锦上添花,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师爱惠及后进生,应是雪中送炭,暖人心扉,催人奋进。若教师抱着“恨铁不成钢”的急躁心理做后进生的工作,动辄对他们进行挖苦、讽刺、辱骂、歧视、体罚或变相体罚,急于求成,缺乏耐心的教导,结果常常是欲速不达,事与愿违。
  爱是人心的要点,爱是教师最美丽的语言,不管时空如何改变,爱是教师永不过时的语言。教育的成功离不开爱,作为一个教师,必须用爱心来铸就自己的灵魂,把爱的幸福带给每一个学生,愿师魂永远充满爱。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570123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