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儒家五常思想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教育意义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秦兴华 岑灿

  摘要:五常思想是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学派提出的维系社会关系的行为规范与道德准则,在当代社会仍具有合理的思想内涵。对五常思想进行合理吸收与重新诠释,对当代大学生德育工作的开展有着积极的借鉴意义。高校应重视儒家五常思想对当代大学生教育的合理性,努力将五常思想融入大学生德育建设所确立的行为准则与道德范式。
  关键词:儒家;五常;大学生;教育意义
  中图分类号】:B222【文献标识码】:A
  *郑州大学研究生科学研究资助项目12R01902
  董仲舒的“三纲五常”思想在中国封建社会历来被奉为经典的政治伦理范式与价值观念。进入现代化社会,带有强烈政治功利色彩的三纲思想因其彻底的封建糟粕性而被人们所批判与摒弃,而五常是深植于人性而概括出的伦理道德观念,具有高度的抽象性与永久的合理内质。当代大学生所面临的社会环境复杂,高校德育工作的开展困难重重,儒家五常思想对大学生德育工作有着积极的借鉴意义。本文意在挖掘传统儒家优秀文化,以解决当代大学生的德育问题,培养大学生理性、积极、健康、充满人文关怀的道德价值取向。
  一、儒家五常思想的核心内涵
  五常即仁、义、礼、智、信,是儒家文化的核心内容。作为单个的思想道德范畴,五常在孔孟的思想体系中早已得到十分详尽的阐释,而真正将这五种道德规范提取并进行整合的是董仲舒。《汉书・董仲舒传》记载,他在贤良对策中提到:“夫仁、宜(义)、礼、知(智)、信,五常之道,王者所当修饬也。”至此,五常思想逐渐成为后世共同遵循的行为规范与道德准则。
  仁是儒家所遵循的最高道德操守,也是其他道德规范得以衍生的思想根基,孔子倡导“仁者爱人”。要求人们要像爱自己一样爱别人,肯定别人的价值,促成别人的幸福,建立一种平等、无私、博爱的人际关系,从而达到社会的真正和谐。君子不仅要爱人,还要推己及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卫灵公》),自己所厌恶的,不愿做的事就不要强加于别人身上,这包含着朴素的辩证关系。如果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都像爱自己一样爱别人,忧别人之所忧,乐别人之所乐,那么和谐的人际关系便自然形成。儒家始终重视对仁爱之心的培养,倡导对自我修养的提升,从修身直至齐家、治国、平天下,达到自我身心与社会理想的高度融合与统一。
  “义者,宜也。”(《礼记・中庸》)义是人们在人际关系中思想与行为的恰到好处、得体适宜,是人们对善恶好坏的评价标准。“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利是人们自然而共同的内在要求,但如果只想得一己之利,便会损害到别人的利益,这便为义所不容。义并不排斥对自我利益的追求,它所寻求的只是人类在社会活动中普遍适宜的度,一旦利与义发生冲突,那么“重义轻利”便为君子的必然选择。儒家将义置于相当高的地位,经常仁义并称。中国自古以来就被称为仁义之邦,孟子说:“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告子(上)》因此,自古以来,“杀身成仁”、“舍身取义”便成为儒家君子的最高道德准则。
  如果说仁与义还是从内在价值评判的角度约束人们的思想的话,那么礼则更注重从具体的外在行为规范层面规定人们去做符合自身身份与地位的事情。仁义作为儒家最高的道德理想有着高度的浓缩与抽象性,这就需要把内在的价值准则转化为外在具体的行为规范。以礼的行为方式规定人们什么应该去做,什么不能去做,理其序、正其位,从而形成稳定健康的人际关系,达到社会的融洽和谐。
  智作为五常之一具有深浅两层涵义,浅显层面的智有着智慧、知识的意思,是通过长期的学习而达到的一种丰富的知识积累。而深层意义上的智则是理性的象征,是人们明辨是非好恶的道德观念。“知者知人……知者自知。”(《荀子・子道》)智要求人们不仅要知人而且要自知。知人即知道别人的优点、缺点,“见贤而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理解别人的悲欢愁苦从而原谅别人的无心之过。自知则要求对自己有一个冷静清醒的认识与衡量,并能经常进行自我反省,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学而》)只有知人知己,明辨是非,才能在人际交往中保持崇高的道德操守,从而达到“智者不惑”的境地。
  信,即信用、诚信,是由“允”、“孚”发展起来的一个道德范畴。儒家十分重视信在维系正常社会秩序中的重要作用,要求人们重守承诺、言行一致,使言行与自己所处的社会地位、所承担的社会责任和道德义务相符合。重守承诺作为最起码的道德要求在现代化的今天更是具有维系和谐社会关系的重要意义,只要社会的每个成员都以诚待人,不欺诈,一诺千金,那么良好的人际关系便自然形成。
  二、儒家五常思想对大学生的教育意义
  1.有助于培养大学生健全的人格
  “健全人格指人格的生理、心理、社会、道德和审美各要素完美统一、平衡、协调。”[1]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物质水平有了极大的提高,但另一方面,在精神文化领域,现代人却面临着普遍的困境。西方享乐主义人生观与唯利是图的价值观渗透到当代大众生活,一掷千金、花天酒地的生活方式为不少人钦羡与认同。这些错误的人生价值观又借助互联网的传播与散布对当代大学生造成了极为不良的影响,养成了他们虚荣、攀比、追求物质享受的不良人格,对高校德育工作的开展造成了重重困难。当代大学生迫切需要确立起新的道德范式以培养其健全的人格。在五常的指导下对大学生进行义的教育有助于匡正他们唯利是图且愤世嫉俗的人生价值观;对大学生进行信的培养有助于扭转他们考试作弊、论文造假的不正之风;对大学生进行智的指导有助于培养他们的理性意识,懂得时时反省自己的缺陷与过失,在慎独中体察自己的言行。五常思想着眼于人们的内在修为与提升,提出了完善而可行的道德规范,避免了人们思想的偏颇与独断,有助于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养成。
  2.有助于构建良好的同学与师生关系   高校是大学生进入社会前的最后一站,大学生对社会人际关系的处理能力是在学校中逐渐培养起来的。校园中的人际关系相对单纯简单,主要为同学与师生关系。而近年来,随着社会不正之风的入侵,原本单纯和谐的校园人际关系正日益受到威胁,出现了诸多影响同学、师生关系的不良因素,甚至酿造了一出出令人痛惜的校园悲剧,校园同学与师生关系迫切需要合理的道德规范加以匡正。儒家五常思想致力于和谐人际关系的构建,对高校同学、师生关系的构建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指导。仁的提倡有助于师生之间相互谦让,相互爱戴,原谅别人的无心之过,避免相互的矛盾与冲突;礼的倡导有利于师生恪守其职,自觉遵循符合自身身份的行为规范,学生从业于师,对老师敬爱有加,不冒犯师尊。老师学高为师,德高为范,不仅在学问,更在道德方面对学生起到引领与示范作用;信的推崇有助于同学、师生之间重守承诺且相互信任,避免了违约猜忌造成不和谐举动。只要学生与老师都能积极落实五常所倡导的道德准则,那么和谐健康的师生关系便自然建立。
  三、儒家五常思想在高校德育工作的实施对策
  1.增设国学课程,加强对儒家五常思想的学习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且源远流长,经过几千年的推延与沉淀逐渐形成了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对后世影响深远的思想文化体系。由于社会与政治环境的影响,儒家思想固然不可避免地带有很强的封建糟粕性,但是,作为人类文明精华的积淀与传承,其中蕴含的永久的深邃合理性却不容忽视。毛泽东同志早在上个世纪30年代就提出对于传统文化的历史唯物主义态度:“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予总结,继承这份宝贵的遗产。”[2]在社会文化环境极其复杂的今天,我们要加强对传统文化的认识与学习,去粗存精、明辨好恶,在传统文化中汲取有利的精神资源。在高校德育建设方面,要重视儒家五常思想的借鉴意义,增设国学课程,对大学生普及五常所规定的社会道德要求,将仁义礼智信与现代社会环境相融合,用儒家五常思想武装大学生头脑,自觉对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
  2.加强以五常思想为核心的校园文化建设
  有人的地方即有文化,多人形成的集体则存在着文化场。文化场是人共同构建的,也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个体。“高校校园文化作为学校精神、传统、作风的综合体现,无时无地不以环境和氛围熏陶人、教育人,体现出‘无意识教育’的特征。”[3]因此,高校应重视校园文化对学生德育工作的影响作用,努力加强以五常思想为核心的校园文化建设,让五常思想深入人心。例如,高校可以积极开展儒家五常思想学习的讲座,普及传统文化知识。举办国学知识竞赛,激发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热情。努力号召大学生走出校门,在社会实践中落实五常思想的道德要求。
  3.改革与完善学生评价体系
  传统应试教育的体制极力强调学生对知识的学习与把握,因此,学生的评价制度一味向学习成绩靠拢。这种单一的学生评价固然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与竞争意识,但却在另一方面忽略了学生健全人格的发展与道德情操的养成。正如爱因斯坦所说:“学校的目的始终应该是,青年人在离开学校时,是作为一个和谐的人,而不是作为一个专家……要使学生对价值有所理解并产生热诚的感情,这是最重要的。”[4]因此,高校应进一步改革以学习成绩论英雄的评价体系,更多地将学生道德的考量纳入到德智体美劳综合的评价体系上来,应建立一套以儒家五常思想为指导的完善、合理的道德评价准则,将学生的人生价值观引导到正确的轨道上来。
  【参考文献】
  [1]胡瑞,李忠云.大学生健全人格培养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高教研究.2004年第10期
  [2]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857页.
  [3]肖谦,陈艳飞.论校园文化建设与大学生道德内化[J].思想教育研究.2009年5月.第5期.
  [4]眭依凡.大学的理想主义与人才培养[J]教育研究.2006年第八期.第17页.
  作者简介:
  秦兴华(1988年-),女,四川广安人,现为郑州大学文学院2011级艺术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文化艺术批评。
  岑灿(1989年-),男,河南信阳人,现为郑州大学文学院2012级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当代文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577456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