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基于印象管理的大学生社交网络(SNS)行为引导策略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高立军

  摘 要:文章在厘清大学生社交网络(SNS,以下省略英文简称)行为的特征基础上,旨在将印象管理导入新型社交网络大学生行为引导策略的研究之中,建构出大学生社交网络行为的动力运行机制模型,提出基于印象管理的大学生社交网络行为引导策略模型。
  关键词:社交网络 印象管理 引导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2(a)-0242-02
  1 社交网络环境下大学生网络行为的特征分析
  社交网络,简称SNS,全称为Social Networking Service,即真实社会关系的网络化。目前,国内应用比较广的是人人网(原校内网)和开心网,其中尤以人人网在90后大学生中的影响力最大。以人人网为例,目前全国3000万在校大学生有95%注册使用人人网,约有2850万左右。社交网络根据“六度空间理论”设计的形式,以实名制为基础,以个人主页和本人的好友网络为基本架构,使应用者能够方便快捷地维系老朋友,认识更多的新朋友。区别传统网络其有五个鲜明的特性。
  (1)发散性。社交网络的应用基础是以好友和熟人社交网络为基础,通过发散型的网络构架来建构自己的网上社区。如人人网中的好友推荐功能、好友搜索功能等,通过认识的人找到需要的人,从而与朋友的朋友建立起新的连带关系;通过“分享”功能,扩大交流与互动,扩展交际范围,既以实现原朋友关系的维系,又可以满足90后大学生渴望结识更多“熟悉陌生人”的需求。
  (2)真实性。在Web1.0时代,互联网一直被人们认为是虚拟世界的代名词。但社交网络实行的是前台实名制,能够将真实朋友的信息作为第三方来验证,确保网络交往行为的真实性。同时,社交网络的真实交互性也为用户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印象管理提供了一个有效的镜面平台。
  (3)及时性。随着移动智能手机客户端在社交网络中的广泛使用,学生们能够第一时间将他们的所见、所感传到网络平台,使基于网络的交互更加迅捷。加之RSS订阅机制和分享功能的推动,一个网络话题往往能够以非常快的速度传播,热点很容易形成。
  (4)平等性。社交网络改变以往网络发布-观看的二维模式。在这个舞台里,每个用户既是演员,又是观众,年龄、相貌、社会地位等外在的个体因素对交往的影响不再明显,更多的是兴趣、爱好、性格、学识等内化的个性因素决定着参与者的网络人际吸引力。
  (5)内生性。社交网络由于其发散性和平等性特点,网络上的主要内容都是由用户自己提供的。社交网络终端就像一个个强大的知识探头和传播器,大学生可以在任何终端随时有针对性地获取所需知识,更快捷地获得国内外正在发生的各方面信息。
  2 社交网络环境下大学生网络行为的动力机制
  国内对于大学生社交网络行为所特有的动力机制和引导策略的研究还处在探索阶段。大学生社交网络行为动力机制,是指推动网络行为变化运行所必须的动力产生机理和运行机制。
  (1)内容动力:网络内容是大学生网络行为变化的首要原因,尤其是那些大学生普遍关心的、触动实质利益的普遍性事件和内容。在社交网络中,是由所有参与者提供的,因此其存在的普遍性和不可控性就显得十分突出,也为网络行为的有效引导带来了较大的难度。
  (2)筛选动力:社交网络由于其真实性的网络黏性和分组功能使其呈现出“网内群体同质化”的倾向。由不同条件诸如地域、兴趣而形成的筛选动力,使得某一网络群体具有很强的同质性。因此,看似个性化的网络信息经过过滤,社交网络行为成为一种典型的“回音壁”式互动,大学生网络行为变化的概率也大大提高。
  (3)人际动力:如果说“内容动力”提升了社交网络参与者兴趣的话,那么“人际动力”就是这些内容得以快速传播的动力引擎。在社交网络中,人与人之间可以达到即使处于不同的物理空间、不同的时间点也能相互交流的状态。加之移动智能手机客户端的广泛应用,大学生网络行为变化便以“超常规”的网络形式出现,且具有很强的隐蔽性。
  (4)协同动力:社会心理学研究表明,进入群体的个体,在集体潜意识机制的作用下,会不由自主地失去自我意识。群体中个体的个性因为受到不同程度的挤压,即使没有任何外力的强制,个体也会让群体的精神代替自己的精神。这种网络群体压力导致个体的“沉默的螺旋”,极其容易引发群体性网络行为的压倒性激化。
  (5)行为动力机制模型:综合以上四个动力源,形成网络行为的动力机制模型―― 社交网络环境下大学生网络行为变化以内容动力为源发动力,在筛选动力(选择动力)、人际动力(传播动力)、协同动力(形成动力)三个“辅轮动力”的推动下,各个要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且规模越触发越大,最终形成群体性网络行为事件。
  3 基于印象管理的大学生社交网络行为引导策略
  当代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正处在探索人生、认知社会、掌握知识,进而形成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关键阶段。为了进行高品质的互际沟通,主体必须从大量将要呈现的信息中,筛选出与其自身预期印象相一致的特质,从而进行自我呈现的剪辑、包装,并以其惯常的形式呈现给第三方。这种通过策略来控制他人对自己印象的表演,欧文・戈夫曼(Erving Goffman)称之为印象管理。印象管理对于维持大学生人际关系和社会人际交往是十分必要的。
  3.1 印象管理的基本内涵
  3.1.1 印象管理的理论沿革
  对社会信息和个体信息的调节与控制可以追溯到早期的符号互动理论。在此理论中,W.James(1893)提出了“社会自我”的概念。从美国互动符号理论发轫,戈夫曼(1958)提出的自我呈现理论为印象管理的诞出提供了可能。个体对自我呈现的控制其实就印象管理的端倪。然而,戈夫曼的理论更加关心个体在社会现实中扮演的角色,而忽略了个体内部的心理作用因素。Jones等人(1964)则把自我表现扩大到了包含企图控制他人对其个体特征的印象。这一思想引起了心理学家对印象管理的兴趣,改变了印象管理的社会学范畴。Leary和Kowalski(1990)归纳了有关印象管理的观点,他们认为那些观点都包含了大量的印象管理影响因素。为了简化以往研究者给出的印象管理的定义,以得到有理论意义的因素,他们对这些定义做了进一步分析,最终他们提出,这些不同的定义都包含了三个不同的要素:印象监控、印象动机和印象建构。   3.1.2 印象管理的定义
  刘娟娟(2006)在概述了前人的研究之后将印象管理总结为:人们试图控制他人对自己形成的印象的过程;人们留给他人的印象表明了他人对自己的知觉评价,甚至会使他人形成对自己的特定的应对方式;所以,为了给别人留下好的印象,得到别人好的评价与对待,人们会用一种给他人造成特定印象的方式产生行为。回归到戈夫曼的分析,本文把印象管理定义为:个体基于自我呈现的需要,为了达到自我在他人心目中的预期印象,通过自我呈现反思测得印象误差,进而不断控制自我呈现过程而最终修正印象误差的行为过程。
  3.2 大学生社交网络行为的引导策略
  广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主动运用自身优势,帮助学生树立印象管理的主体意识,以普通学生、学生干部、学生党员等工作对象为圈子,通过新鲜事、RSS定制、分享、小组、特殊关注等手段,第一时间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为做到及时性,可以通过安装人人桌面和手机客户端等手段,随时随地了解学生的即时信息,在必要时进行主动的引导与调控,做好印象管理的镜面反,形成主动的网络行为引导策略。
  3.2.1 积极引导策略
  (1)培育积极的内容动力:思想政治教育者要真正懂得学生喜欢什么、厌恶什么,要学会以知识性的内容为突破,成为学生信赖的全科素质教育内容提供商和信息源。
  (2)引导主流的筛选动力:思想政治教育者要善于在小群体的亚文化圈层里制造主流话题,使这些正面的观点、话题和信息在群体中重构、发酵,产生话语权和影响力。
  (3)建立可控的协同动力:注意培养可控的学生意见领袖和协同动力群体,善于利用90后大学生主体意识强的特点,精心挑选一些思想觉悟好、组织能力强、网络威信高的同学在社交网络中发挥话题引导作用,帮助广大学生接受主流的思想,抛弃错误的观点。
  3.2.2 消极引导策略
  (1)反对错误内容:广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特别是辅导员在进行社交网络(SNS)活动时,要改变过去的监督者为参与者,学会在争论的关键节点上进行积极引导,敢于提出反对意见,同时,要避免过分说教,导致网络失语,或是产生“同质化”现象,使社交网络(SNS)成为一潭死水。
  (2)遏制传播范围:要加强对网络活跃群体的重点关注,在出现群体性网络行为时,及时启动有效的管理和调控措施,对发表者、参与者、转发者要区别对待,因势利导,有针对性的加强教育,要特别加强对重点人群的网下教育引导,帮助他们尽快转变思想观念,逐步瓦解他们的协同动力。
  参考文献
  [1] 张丹.利用校园SNS网络开辟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方式[J].才智,2009(8):276.
  [2] 戈夫曼.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3] 赵艳,尹江华.SNS网站的传播特征及影响[J].传媒,2011(9):59-60.
  [4] 李德才,李凡.网络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方法创新[J].思想政治教育导刊,2011(8):92-95.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6240185.htm